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8420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20,1,第十五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2019/4/20,2,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新药开发过程,药物动力学研究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 - 动物药物动力学实验,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人体药物动力学实验,2019/4/20,3,新药研究开发中药物动力学的作用,1、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 通过动物体内或体外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物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2、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旨在阐明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

2、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2019/4/20,4,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试验药品,质量稳定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研究所用试验药品一致,实验动物,成年健康动物,常用狗、小鼠、大鼠、兔和豚鼠,首选动物应与药效学或毒理学一致;创新药应选用两种动物;尽量在清醒状态下实验,动力学研究最好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口服给药不宜选用兔等食草类动物;速释、缓释、控释制剂药动学研究,原则上采用beagle犬。,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2019/4/20,5,给药途径,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临床用药一致。,给药剂量,应设置至少三个剂量组,主要是要考察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是否属于线性。 高剂量最

3、好接近最大耐受剂量(MTD),中、小剂量根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上下限范围选取。,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6,采样点的确定,若取样点过少或选择不当,得到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能与药物在体内的真实情况产生较大差异由此计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也就失去了意义。,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点 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点 消除相至少需要46个点 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7,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应提供t1/2(消除半衰期)、Vd(表观分布容积)、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4、)、CL(清除率)等参数值。 单次血管外给药, 除提供上述药代参数外, 尚应提供Cmax, Tmax和Ka药动学参数,以反映药物吸收的规律。 多次重复给药:提供稳态tmax,稳态峰浓度,稳态谷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AUCss,DF。,药-时曲线数据处理,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8,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期临床试验药动学研究,目的: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动力学,内容:单次与多次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食物、药物对药物制剂药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药物代谢产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受试对象:健康人,2019/4/20,9,期与期临床试验药动学研究

5、,目 的:了解病理状态对新药体内过程的影响,内 容:目标适应患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受试对象:目标适应患者,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019/4/20,10,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GCP要求,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宗旨:在保护受试者权益的前提下获得科学、真实 完整的试验数据。,课题研究方案经负责该课题单位的伦理委员会批准,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对受试者的保护。,2019/4/20,11,受试药物的要求,中试放大产品,其稳定性、含量、溶出度及安全性 检查均合格。,受试者的要求,期临床试验:正常健康者,男女兼有,年龄18-25岁 期 与 期:患

6、有相应疾病的病人作受试者。,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12,剂量确定,通常选用低、中、高三种剂量。根据期临床试验结果和期临床试验拟采用的治疗剂量确定试验的给药剂量。,药时曲线的数据测定,单剂量试验,12例以上受试者,禁食12小时,次日晨空腹给药,用150200ml温水送服,24小时进统一早餐。,采血点:峰前至少4个点,峰后取6或6个以上的点。 采血时间:持续到35 t1/2,或检测至Cmax的1/10 1/20。,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13,药时曲线数据的处理,一般选用房室模型法或非房室模型法进行处理,估算新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

7、单次给药: t1/2、k、 Vd 、AUC、 CL、 Cmax、 Tmax和Ka 多次重复给药:提供稳态tmax,稳态峰浓度,稳态谷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AUCss,DF。,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14,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报告,各个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及曲线图、平均值(s)及曲线图; 各个受试者的上述药动学参数及其平均值(s)。,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15,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生物样品检测的特点,良好的选择性 足够高的灵敏度 较宽的线形范围 足够的准确度,要求测定方法,需要前处理:分离、纯化、浓集等,药物浓度低 变化范围

8、大 干扰多且不确定 样品不能重复获得,2019/4/20,16,常用测定方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 GC:气相色谱法 TLC:薄层色谱法 LC-MS:液质联用 GC-MS:气质联用,色谱法,免疫测定技术,FPIA:荧光偏振免疫法,生物样品检测方法,ELISA:酶联免疫法,2019/4/20,17,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评价与要求,1、灵敏度: 最低定量限,通常是标准曲线的最低浓度,2、特异性:与内源性物质、代谢产物及外源性杂质,3、精密度: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4、准确度:回收率,5、标准曲线的线形程度与线形范围:加权最小二乘法,6、稳定性:冰冻、室温放置,冻融,生物样品检测方法

9、,2019/4/20,18,第十四章 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第二节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2019/4/20,19,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的分类: 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 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的概念,2019/4/20,20,绝对生物利用度(Fabs): 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血管外给药制剂AUC与静脉注射制剂AUC的比值。,T:受试制剂 R :参比制剂-iv:静脉注射给药制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的概念,2019/4/20,21,相对生物利用度(Frel): 同

10、一药物不同血管外给药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T:受试制剂 R :参比制剂-非静脉给药制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的概念,2019/4/20,22,药学等效性,是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制成同一剂型,其质量指标符合同一规定标准时所具有的质量性质;是药物制剂生产、流通与使用时的最低要求,体外指标。,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的概念,2019/4/20,23,生物等效性,药物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毒性的一致性; 同一药物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以药物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

11、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是国内外对仿制药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的概念,2019/4/20,24,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1、临床比较试验 受试者例数100例,药物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影响因素众多,试验方法不易克服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2、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 药物临床效应 给药后的血药浓度 药物吸收速度Cmax 、Tmax与程度 AUC 药时曲线的特征,制剂间生物等效性评价的药动学参数: Tmax、 Cmax 、AUC,2019/4/20,25,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血药浓度法 受试者分别给予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测定血药浓度,估算生物利用度。 尿药浓度法:只有当血

12、药浓度法应用受限制时才考虑。 药理效应法: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有困难时用。,2019/4/20,26,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1、研究单位的基本条件 符合GCP的要求:有良好的医疗监护条件、分析测试条件及数据处理分析条件。,2、受试制剂:应为符合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中试/生产规模的产品。 参比制剂:在我国已获得上市许可的原创药,或相同药物相同剂型的主导产品。,2019/4/20,27,3、对受试对象的要求 1840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受试者例数1824。 试验前两周内未服用其它药物,受试期间忌烟、酒、含咖啡因的饮料。 自愿签署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28,4

13、、试验设计-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随机:受试者来源、分组、服药顺序 交叉:同一个体身上作对比,两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的试验安排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29,5、洗净期(wash period) 不小于7个半衰期,以使受试药物体内消除99% 通常为1周或2周,6、给药剂量与方法 服药剂量:为临床常用量 服药方法:受试者禁食12h,早晨空服给药,以200ml温水送服,服药后24小时进食同一餐,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2019/4/20,30,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8、检测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选灵敏度高、专属性、精密度好、准确高的测定方法 检测方法的确证。,7、采样点的确

14、定 吸收相取23个点,峰浓度附近取3点,消除相取35个点,总时间点不少于11点 采样时间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持续至Cmax的1/101/20,2019/4/20,31,9、结果处理方法 生物利用度评价所需参数:,实测值,F,提供生物等效性统计检验结果(对AUC, Cmax ,tmax经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即可获得制剂间是否等效的结论。),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提供各个受试者的原始血药浓度数据、平均值(s)及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2019/4/20,32,制剂间生物等效标准: 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对数比值的90%可信限在0.81.25置信区间内;Cmax对数比值的90%可信限在0.

15、701.43置信区间内 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Cmax双单侧t检验均得 P0.05;tmax经非参数检验无差异,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2019/4/20,33,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方法: 方差分析 常用的组间差异检验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其他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 用于评价受试制剂组与参比制剂组的组内、组间差异,即个体间、试验周期间、制剂间的差异; AUC,Cmax为非正态分布,经对数转换为正态分布,可进行方差分析; tmax不宜进行方差分析,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2019/4/20,34,双单侧t检验-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方法 进行可信限检验,判断制剂间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Cmax平均值的差异是

16、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r1与r2 为管理部门定出的生物等效性的低侧界限与高侧界限 AUC: 0.81.25;Cmax: 0.71.43,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2019/4/20,35,非参数检验法的秩和检验 tmax是一种离散的计数资料,符合单参数泊松分布,宜采用非参数检验法的秩和检验。 非参数检验法的秩和检验是一种差异性检验,而非等效性检验;只能作出两制剂tmax有无差异的统计学判断,尚不能作出等效性的统计结论。,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2019/4/20,38,以下情况需进行多次给药试验 受试者不能耐受单次给药剂量 受试药的生物利用度有较大个体差异 受试药单次服用后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浓度很低,不易测定 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2019/4/20,39,基本要求: 试验方法中,受试者选择、受试者例数、受试制剂的要求与参比制剂的选择、取样时间点的确定、检测方法的要求等均可参照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内容。,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