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8412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散文表达特色人教新课标版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鉴赏表达特色 体验与探究 真题体验 1.(2008福建)吟风(文章见第1节) 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 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解析 本文是借风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要找出 风具有的特点,即风有怀柔、激越、狂放、悲 壮等特点。作者赞美了那种大风的一泻千里的 豪迈和义无反顾的铮铮风骨。,答案 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阖捭。例:“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保持生命之树不衰”,通过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写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例:“风是大自然的雕

2、塑家。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2.(2009江苏)上善若水(文章见第1节)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 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从大处着眼,显然 是托物言志,古今对比。还可以从议论、抒情 等表达方式角度考虑。答题时不要只说概念术 语,要结合内容分析说明,即说对比要说明谁 与谁对比,说托物言志要说托何物言何志。,答案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真题探究 对表达特色(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技巧等)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考试说明一直不变的要求是: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在鉴赏评价中还要求“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纵观三年命题实践,发现在这一考点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2.鉴赏要求侧重于多角度切入,分析要求既 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对其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具体解释。 3.考查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整合与点拨 知识整合 对于这个高考必考点的

4、复习,要做好“一、 二、三、五”项工作: “一”,指必须构建一套关于各类表达技巧 的名称、特征和表达效果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 “二”,指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 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第二个结 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技巧具体 解释简述好处。 “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 中大致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达方 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表达。,阅读点拨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有: (一)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 情 1.记叙 (1)记叙详略。记叙应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进行,详写不是漫不经心地多写,它往往突出细 节

5、,注意渲染烘托,多用铺陈手法;略写也不是 可有可无地硬凑,而应一丝不苟。,(2)记叙人称。 散文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有时交错使用。第三人称也用,但很少。 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第一人 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 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 称: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 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造成拟人效果。 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 映生活。 高考散文特别注意对人称的考查,2000年全 国卷、2005年湖北卷、2006年辽宁卷均有设题考 查。,(3)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好处是眉目清晰。

6、倒叙的好处是设置 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的好处是丰富 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三种叙述方法很可 能成为高考新考点。,2.描写 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那么,考查描写的什 么呢? 主要是关于描写景物方法的考查。描写方法 主要有: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 绘;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 c.动静结合;d.正侧描写;e.虚实结合;f.细节 描写。 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 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 考查重点。,3.议论 散文里的议论很讲究艺术性。它是在记叙过 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故形成了夹叙 夹议、叙议水乳交融的特色。考试中也

7、会涉及的。,4.抒情 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 点。尤其是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 接抒情往往是借景、物抒情,显得很含蓄,这是常考点。 议论、抒情在散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 的作用。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材料的精神,把 握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意图。 实际过程中,作者对这三种表达方式地运用 常常是综合的、灵活的,所以分析时应全面考虑。,(二)常见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三)修辞手法 它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的 重要方面。因为技巧、特色均依附于语言,鉴赏 时特别要与揣摩、品析语言相结合。平时应储备 考试说明规定的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方面的知

8、识。 (1)比喻: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 感。 (2)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 (3)排比:增加文章气势。用来状物,景象 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紊;用来说理,充分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 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恻。 (4)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 想,具体生动。 (5)夸张: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 特征。 (6)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句 意。 (7)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 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 衬,或两两补充。,(四)谋篇布局技巧 如铺垫、伏笔、悬念等,在“分析结构”考 点考查。 (

9、五)语言表达,上述五个角度在具体题目切入时,一般先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考虑,其次是表达方式。而从“结构技巧”和“语言表达”两个角度切入时一般会在题干中有提示。,现场批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4分)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 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 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 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 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 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 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 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

10、柱子吧,顶天立 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 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 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 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 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 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 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 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 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 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 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 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

11、 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 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 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 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 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 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 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 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 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 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 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 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 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

12、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 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 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 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 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 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 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 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 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 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 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 “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

13、” 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有山,有水,有 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 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 远溢,宿鸟幽鸣。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 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 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 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 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 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1.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 用。(5分) 【现场答案】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较短,且较整 齐,表达了燕国胜地的美好。 【评分分析】

14、 该题答案仅得2分,答出了两种特色,漏掉了 两个特色,且说明其作用有误。,【正确答案】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描写生 动(2分),欲抑先扬(反衬)(2分),突出了 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1分)。 【增分提示】 虽说该题为局部鉴赏题,但仍需联系上下文 语境。如注意到了下段文字,则反衬及其作用就 能答出。 对表达特色的鉴赏要求多角度切入,即分别 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和 语言表达五个角度看它的表达特色,这样方可得 满分。,2.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请对 此作具体探究。(9分) 【现场答案】 (1)将许许多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对比,表现出对故乡月亮的

15、喜爱,从侧面表现了思乡之情。 (2)直接抒情,吐露了对故乡的惆怅、留恋、热爱之情。 【评分分析】 该题为整体鉴赏题。该答案能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分析判断,故可得6分,但还是漏掉了一个答题要点。,【正确答案】 (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拿在济南、北 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 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3)直抒胸臆,表达 对故乡的无限怀念。(每点3分。关键词“描 述”“对比”“直抒胸臆”要答出来,并有具 体分析) 【增分提示】 回答表达特色鉴赏题时一定准(准确判断手法)而全(说足说全所用的表达特色)。实际上考生多在“全”字上失误

16、。因此,一定要多角度思考,仔细排查其众多手法、技巧。,训练与总结 考点针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核心提示:艺乞者的梦与现实 艺 乞 陈 夫 站在趋近北大的天桥下,我总不免想到某影 片中的一个场景,手抚吉他的流浪艺人在高歌艺 乞:“前方啊没有了方向,身上啊没有了衣裳, 鲜血啊渗出了翅膀,我的眼泪湿透了胸膛” 而如今,不知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北漂艺 人,是坐在北京三里屯的某个酒吧享受成名的快 乐,还是仓皇地走了麦城?,或许朋友们已经嗅到,我此刻所指的艺乞, 决非我们日常所见的那些以艺谋生的酷似在拣食 吃的家伙们,而是一群真正为自己的某种艺术信 仰而甘为乞客的奋斗者。 正是胸腔中的这股难以安分的艺术信仰,促 使如云的各类艺者勇于以乞客的膜拜姿态置身于 心中的大乘之都北京“取经论道”。事实 上,这一被常人认定为艺觉发达导致“神经质” 的人群,所表现的一种虔诚却令他们身陷泥沼, 如乞丐般残喘过活。所以,这一群犹如修行的僧侣尼道之士,在皈依艺术之教后,苦心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