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8399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地理-山东教育版(共67张ppt)(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件编辑说明,本课件是用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第12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 环境,返回目录,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概览,1.以能源供应紧张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分布、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及跨区域

2、调配问题。 2.以某区域图为背景,以某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3.以近年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结合图表材料,考查全球或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影响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返回目录,考向定位,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 是指人类可以_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_。 2分类 (1)可再生资源:包括_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2)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_资源。,返回目录,基础自主梳理,直接,矿产,物质与能量,土地,技巧点拨

3、 充分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中包含着三重属性,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人们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经过人们加工而来的物质和能量不能称其为自然资源(如汽油、电能)。 (2)时代属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的内容、类型、划分和经济价值往往不同,如铁矿。 (3)经济属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可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称为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人们还不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如雷电、台风等)。,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2)资源间的联系性:_资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

4、 (3)_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_和利用_将进一步拓展。,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途径,不平衡性,水热,地质作用,可再生,数量,范围,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蒸汽机的使用,较大,不大,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多样化,高,土地退化,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背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

5、的恶化。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 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再生能力,长远,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特别说明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 图111,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依据上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

6、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四、认识洪水和洪灾 1自然灾害概况 (1)概念:在 _发生的,对 _构成危害的事件。 (2)分类 a气象灾害:如 _ (飓风)、 _、 _、寒潮、冰雹等。 b地质灾害:如 _、火山、 _、泥石流等。 c生物灾害:如虫灾、鼠灾等。,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自然界,洪涝,人类生命和财产,台风,干旱,地震,滑坡,2洪水与洪灾 (1)概念:洪水是河流 _超过 _地面出现的 _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

7、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 _,就形成洪灾。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a直接损失: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 _的暴发。 b间接损失:造成供水、电力、交通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 _秩序的紊乱等。 特别提示 洪水不一定形成洪灾。,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水位,瘟疫和传染病,河滩,溢流,损害,生活,五、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1)气象因素:强降雨、冰雪 _。 (2)河湖因素: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_溃决。 (3)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

8、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 _,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4)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快速融化,低,堤坝,2人为原因 (1)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 _,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2)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3)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 _的速度。,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加快,河道排水,六、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1)兴建水库, _,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2)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3) _,

9、加快泄洪速度; (4)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退耕还湖,疏浚河道,2非工程措施 (1)提高 _意识; (2)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3)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4)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5)设置 _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6)加大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返回目录,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基础自主梳理,防灾减灾,防洪保险基金, 探究点一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

10、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3.我国的能源利用 (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使得我国污染物排放量大,控制难;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耗能高;能源需求增长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石油供应紧张,能源安全受到威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2)解决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

11、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和调配工作;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例1 2011江苏卷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12,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1)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12、(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解析 (1)D (2)C 第(1)题,本题考查我国能源消费与GDP的关系。读图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量和GDP总量都呈上升趋势,GDP增速大于能源消费量增速,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第(2)题,在单位GDP能源消费不断下降背景下,GDP的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能源不能满足本国

13、需求,需大量进口。,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探究点二 洪灾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1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 洪水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特别提醒 我国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其中尤以暴雨洪涝最严重,原因如下: (1)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

14、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2洪水成因及治理分析模型,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洪水治理分析模型: 图113,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例2 2012北京海淀模拟 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14,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1)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 C湿润地区 D外流区 (2)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 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解析 (1)D (2)B 第(1)题,根据图中水灾多发地区的分布,结合选项中各区域的范围,只有D项能够和图中水灾多发区相符合。第(2)题,西北地区降水少,其水灾的发生应主要和全球变暖、春季雪灾增多有关;黄土高原水灾主要和该地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多发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