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7830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标-准解读郑芝芬2014.1.3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卫生行业标准编写解读,浙江省人民医院 郑芝芬,首次制定护理行业标准,1、护理分护理分级标准.pdf级 编号( WS/T431 2013) 2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编号(WS/T4332013 ) 属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编制遵循的原则,适用性:最低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等) 指导性:条款简练 把握大原则,不宜过细 科学性:遵循标准制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科学依据、用词精准、符合国情 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助动词对程度解释,可(may)、不必(need not) 宜(should)、不宜(should not) 应(shall)、不应(sh

2、all not),本标准主要内容,范围 规范化应用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基本要求 操作程序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职业防护,第一章 范围,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解读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条款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解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 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第二章 规范化引用文件,条款 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2009年3月2日发布,2009年9月1日实施 条款

3、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2009年4月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第三章 术语与定义,药物渗出infiltration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 of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解读 按药物的理化性质分为腐蚀性药物和非腐蚀性药物 强酸强碱属于腐蚀性药物 常见腐蚀性药物有: 化疗药发疱剂:如蒽环类化疗药(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酰胺、长春花碱等) 其他腐蚀性药:去甲肾上腺素、

4、万古霉素等,第三章 术语与定义,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第三章 术语与定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

5、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第四章缩略语,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

6、ous catheter),第五章 基本要求,条款 5.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解读 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的环境,应在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的医疗环境内进行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10cfu/m3 参照2002版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五章 基本要求,条款 5.2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条 款 5.3PICC置管操作应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 PICC知识培训:1、血管解剖 2、血

7、栓原因、预防及处理 3、CRBSI预防及诊断 4、置管风险因素评估等 PICC技能培训:1、PICC置管操作 2、置管中问题分析 3、PICC维护流程 4、各种并发症处理等,第五章 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条款 6.1.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解读 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识别患者 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名字”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史,基本原则,条款 6.1.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

8、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条 款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解读 如:肝病病区、艾滋病病区等,条 款 6.1.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解读 最大无菌屏障包括:置管操作(CVC、PICC、PORT),应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用可以覆盖整个身体的无菌铺巾,基本原则,条 款 6.1.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解读 专用护理包内含:无菌铺巾、75%酒精棉棒、碘伏棉棒、无菌手套、透明敷料、免缝胶

9、带、小方纱,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条 款 6.1.8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解读 2%葡萄糖酸氯已定复合75%酒精溶液的优势:快速起效、省时快干、增强敷料粘贴、持久抑菌、便于观察,第六章 基本原则,条款 6.1.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解读 1、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 2、消毒后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条 款 6.1.10 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

10、油膏 解读 丙酮和乙醚是危险化学品,不应接触,影响消毒效果 局部使用抗菌油膏,可促发霉菌感染和细菌耐药,基本原则,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6.2.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宜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解读 钢针的适用范围: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输液量小,输液治疗小于4h/单次抽血检查患者 腐蚀性药物如:阿霉素、氮芥、西艾克、柔红霉素等,避免使用钢针以免造成外渗,第六章 穿刺,条款 6.3.1.2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静脉 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接受乳房

11、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解读 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因为穿刺头皮静脉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局部会出现疤痕,影响头发生长,影响美观,第六章 P N,条款 6.4.3.3 宜现用现配,应在24h内输注完毕 6.4.3.4 如需存放,应置于4冰箱内,并应复温后再输注 6.4.3.5 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 解读

12、 PN放置时间及离子浓度直接影响其稳定性,应在24h内输注完毕 配方内容:10%CHO 1000ml/5%GNS 500mlL/8.5%AA 250ml/15% KCL30ml/V-C(2.5mlL/g) 2g/安达美10ml,条 款 6.4.3.6 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6.4.3.7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 6.4.3.8 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 解读 PN输注应使用单独输注器、保证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第六章 P N,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6.4.4.1 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6.4.4.2 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

13、,无误后才可输注。 解读 输血前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输血时核对:有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名称、床号、血型等 6.4.4.3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min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6.4.4.4 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物。 6.4.4.5 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 ,6.4.4.6 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 6.4.4.7 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

14、24h。,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 6.5.1.1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解读 PVC可推注NS,PICC、CVC、PORT通过抽回血判断 NS量:PVC35ml/次,PICC、CVC、PORT520ml/次,条 款 6.5.1.2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解读 注射器容量 产生的压力(psi) 1ml 150-180 3ml 120 5ml 90 10ml 60 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以产生较大的压力,易损伤导管,第六章

15、 静脉导管维护,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 6.5.1.3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解读 给药前后建议用NS冲管,药物与NS存在配伍禁忌时可改用5%GS 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涡流,有利于把导管内各个方面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扭曲,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 6.5.1.5 肝素盐水的浓度:输液港可用100U/mL,PICC及CVC可用010U/mL。,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 款 6.5.1.6 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7d更换一次 6

16、.5.1.7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 6.5.1.8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条 款 6.5.2.2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d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贴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条款 6.6.1输注需避光药物时,应使用避光装置 解读 机理:药物对光敏感,导致药物降解、氧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使药效降低或失效 条款 6.6.2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条 款 6.6.4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及导管、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输液器应每24h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