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7702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论)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概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药 鉴 定 技 术,总论2,第一节 古代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的书籍,其所载药物都以植物(草类)药占大多数,故称为“本草”。,“诸药以草为本”,药食同源,师承口授,文字出现,本草记载,第二章 中药鉴定技术发展(P11;自学),中药鉴定技术发展的六个阶段:,1、萌芽阶段,2、性状记述阶段,3、药图兴起阶段,4、鉴别知识的条理化与系统化,5、现代中药鉴定技术的形成,6、鉴定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第一阶段 萌芽阶段,代表作:神农本草经汉代,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是诗经,该书中叙述了葛、苓、芍药、蒿、芩等50多种药用植物的采集、性状及产地等知识。 五十

2、二病方(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载方300个左右,涉及药物247种,并有丸、散、汤剂的记载。,特点1:全书共3卷,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39种,动物药65种,矿物药43 种,重复18种,实际收载347种药物。,特点2:按药物的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如石灰、巴豆、半夏。,“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如干姜、当归、芍药。,“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如人参、麦冬、

3、甘草。,特点3:该书为我国现知最早的本草,原书早已失传,但原文已载于后代的本草中。现有明代和清代孙星衍的辑本。,清 孙星衍辑本,药名与经验鉴别: 辨形人参、牛膝 辨色丹参、黄连 辨气麝香、木香 辨味甘草、苦参,更注重药物的鉴别,提出“医不识药,唯听市人,市人又不辨究,皆委采送之人,采送之家传习造作,真伪好恶,并皆莫测以荠尼乱人参。” 记载了火烧试验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第二阶段 性状记述阶段,代表作:神农本草经集注南北朝陶弘景,特点1:该书共收载药物730种。,特点2:首创了自然分类的方法(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7类),群联出版社影映敦煌六朝抄本,第三阶段

4、 药图兴起阶段,代表作1:新修本草唐代 苏敬等22人,特点1:该书共收载药物850种。,特点2: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世界上最早的药典。,由朝廷颁行(显庆4年,即公元659年),比欧美国家认为最早的考斯德的纽伦堡药典(1542年)早883年。,特点3:首次出现图文对照的方法(附图经7卷,药图25卷),特点4: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玉、石、人、草、木、禽兽、虫鱼、果、菜、谷米及有名未用共11类。,唐代个人编著的本草: 孟诜的食疗本草药食两用的药物138种及补养方。 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以性能来分类,载药692种。 李珣的海药本草收载进口药物124种,以芳香的药物为主。 韩保昇的蜀本草主要记录四

5、川的植物药。,宋代本草著作: 刘翰、马志的开宝本草,载药983种。 掌禹锡的嘉佑补注神农本草,载药1032种。 苏颂的图经本草,为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药图。,代表作2: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 唐慎微,特点1:该书共收载药物1746种。,特点2: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李时珍评价其为“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在大观、政和、绍兴年间,由政府派人修订,书名上冠以年号,作为官书来刊行,称大观本草(1744种),政和本草(1748种)。,特点3:图经合一,图文并茂。,特点4:出现方药对照(各药之后附列方剂相印证),第四阶段 鉴别知识的条理化与系统化,特点1:该书共收载药物

6、1892种。,特点2:按药物的自然属性来分类,名称统一,结构严谨。,代表作1: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特点3:超出本草学范畴,综合了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冶金学等的知识。,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 其分类法比林奈的植物分类学命名法早了近200年,为中药来源鉴定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达尔文称赞为 “中国十六世纪的百科全书”,明代其它的本草著作有:,朱肃的救荒本草载药414种,选择可供灾荒时期食用之物,并有附图。,兰茂的滇南本草载药400余种,为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刘文泰的本草品汇精要载药1815种,附彩色绘图。分别以苗、用、色、味等逐条记述与鉴别有关的内容,具备现代形、色、气、味

7、鉴定雏形。,陈嘉谟的本草蒙筌载药742种,注重药材的道地性,并记录了五倍子制百药煎(没食子酸),早于欧洲200余年。“荠尼乱人参,木通混防己。”,特点:该书共收载药物921种,新增716种。,来源于群众实践资料详实、可靠。,代表作2:本草纲目拾遗清代 赵学敏,清代其它的本草著作有:,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1714种)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838种)为植物学名著,其中有很多药用植物,附有较精确的插图。 德国人评价其绘图精美,可以分辨其科属。,第二节 近、现代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一、国内近、现代中药鉴定技术发展概况,20世纪30年代赵燏黄、徐伯鋆合编现代本草学生药学上编,叶三多编生药学下编,该书以外

8、国书中收载的或是西医应用的天然药物为主(如洋地黄叶)。,(一)中医学院的成立和中药鉴定技术的诞生,1956年成立四所中医学院(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1959年开设中药专业。1964年开设中药材鉴定学课程。中药鉴定技术出版教材(1977年,1980年,1986年,1996年,2003年),第五阶段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的形成,(二)国家为中药鉴定技术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4年成立药材公司。 1955年成立中药研究所。逐渐建立从中央到各省区的药检所。 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版)和局(部)

9、颁标准。,(三)中药鉴定技术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2、 20世纪8090年代,许多现代分析仪器成为中药理化鉴定工作的热点。如光谱法,色谱法,蛋白电泳法等。,3、 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使中药鉴定达到分子水平。尤其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成为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鉴别及质量分析的共性关键技术。,1、 20世纪80年代,在性状鉴定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显微鉴别。尤其是电镜的使用,从平面拓展到三维立体结构。,第六阶段 鉴定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4、 应用电子计算机检索中药显微特征。,“七五”期间(1986年1990年)楼之岑教授和徐国钧教授带领课题组完成国家重点攻关课题123种类“常用中药品种整理

10、和质量研究”。 “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对另外100种类常用中药的品种和质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九五”期间“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建立了61种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标准。,(四)中药鉴定研究成果累累,1、国家组织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药鉴定技术推动了中药研究的科技进步。,2、本草学研究成为中药品质评价研究的基础,出版本草学,辑复新修本草、出版本草纲目和滇南本草校点本,3、有关中药鉴定知识的专著不断问世,给中药鉴定工作带来勃勃生机。,中药鉴定参考资料、中药材鉴别手册、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新华本草纲要、中药彩色图谱、中华本草、中国本草全书等。,二、国外生药学科的发

11、展概况,1838年德国学者Schleiden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构造的基本单位,并利用显微镜观察生药的显微构造,使显微鉴定逐渐成为生药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生药是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还包括淀粉、粘液质、挥发油、油脂、蜡类及一些医用敷料(棉、毛、滤材)。,生药学(Pharmacognosie,Pharmacognosy)一词为德国人C. A. Seydler 1815年在其论文中提出,为希腊语Pharmakon(药物)Gnosis (知识)二词合成。,1916年英国生物学家Wallis首创显微定量的方法石松孢子法,并出现了显微常数测定法。,20世纪30年代,

12、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的生物测定法得到迅速发展,为生药的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新方法和新仪器的使用,使生药成分的研究更加快速、准确、高效。,4、中药材资源开发研究,3、中药材GAP标准研究,2、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1、 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1)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有效成分定性和定量); 质量评价标准(商品规格、内在质量标准、生物活性评价) (2)中成药:组成药物品质控制; 与功效有关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三、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方向,制药工业 “永不衰落”的行业 国际十五大产业之一,全球销量,1951年29亿美元,1995年2818亿美元,2000年3170亿美元,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生药、本草? 2、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具体阶段? 3、 本草学时期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