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834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政策工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货币政策工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货币政策工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货币政策工具.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货币政策工具.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工具.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工具.课件(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学教程,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习目标:,掌握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涵义、特点及作用 掌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涵义及作用 了解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涵义 了解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情况,掌握我国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原理,本章目录,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其他政策工具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二、再贴现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 四、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2019

2、/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量,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措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1)实施对象 2)存款准备金率 3)计提基础 4)计算方法 5)存款准备金构成 6)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执行 7)存款准备金法则,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法定存款准备金

3、政策的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都保持一定的现金准备。但是,保持现金准备没有利息收入,还要为此支付保管费用、存款利息和员工的工资等,所以对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来说,理性的行动是尽量减少现金准备。 因此,各国普遍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制存款货币机构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保证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和清偿能力。,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强制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将所吸收存款中的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可以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以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办理银行

4、同业间的清算,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贷款和再贴现贷款,以调剂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间短期资金的余缺。,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一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所能用于投资和放款的超额准备金的变动; 二是影响货币乘数,改变信用创造能力。,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之优点 首先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 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

5、。这不像公开市场业务或再贴现政策,只对参与市场业务或申请中央银行贷款的银行才发生作用。 再次,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 由于整个银行存款规模巨大,加上乘数的多倍扩张和收缩作用,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将会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巨大波动,同时,中央银行难以确定调整准备金率的时机和调整的幅度,从而可能会对经济产生难以预期的冲击,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随时调整,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

6、出版社,(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只能影响一般利率水平,无法影响利率结构。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被迫出售其流动性资产,或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 为了减少这种冲击力,中央银行将被迫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急需流动性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导致各类金融机构竞争基础的不平等。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仅适用于存款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 (5)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超额准备金并不是等额地分布在各家银行,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7、不同,银行规模大小有差异,所以各家银行在某一时点上所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也参差不齐。,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现金管理和财务计划。 (7)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及货币供给量均有较强烈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不利于金融稳定,因而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了固定化倾向。,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趋势 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的降低或取消,已成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改革方向。 首先,由于20世纪80年代

8、中期后,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得货币定义变得模糊不清,难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准确计量;因此,以控制货币供给为己任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失去了意义。 其次,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问题,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开始弱化。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等都大幅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再贴现政策,(一)再贴现政策的含义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 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给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

9、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临时资金短缺困难。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再贴现政策,(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1)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放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2)再贴现政策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不仅能够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增减,而且还可以调整信贷结构,使之与产业政策相适应。,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再贴现政策,(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3)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宣示作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和社会公众

10、的预期。因为贴现率的变动会向全社会宣示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因此它的提高表明中央银行采取的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4)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进一步蔓延。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而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再贴现政策,(三)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再贴现政策最大的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这样做既可以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另外,再贴现政策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因此,再贴现政策成为中央银行最早和最基本的调控手段,而且实践证明这项政策在大多数情况下

11、是有效的。,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再贴现政策,(三)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从控制货币供给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控制工具。 首先,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手里, 同时, 难以控制经过贴现柜台所产生的货币数量; 其次, 贴现额的变动很难预测,由此而影响到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更难预测,从而影响了政策的效果。,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些波动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乃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 (3)再

12、贴现率政策受到银行对利率的预期的影响。在银行对市场利率的预期与再贴现率出现反向变动时,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如银行预期市场利率进一步提高,尽管再贴现率很低,银行也不会马上增加贷款。,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调整再贴现率的宣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取向。 如果市场利率相对于再贴现率正在上升,则再贴现贷款将增加,这时即使中央银行并无紧缩银根的意图,但为了控制再贴现贷款规模和调节基础货币的结构,它也会提高再贴现率但这可能被公众误认为是中央银行正在转向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信号。,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13、社,(5)从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现率的利差不足以弥补上述费用时,商业银行就会从市场上收回放款,偿还其中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才能支配市场利率。 (6)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一方面,再贴现率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就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利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货币供给量。,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公开市场业务,(一)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模式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为公开市场政策或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

14、卖出有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调控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货币政策最有力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工具。 根据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的差异,可分为广义的公开市场和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公开市场业务,(一)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模式 广义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公债和短期国债的数量有限,中央银行除了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之外,还买卖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的证券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等,以达到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公债和短期国债的数量多

15、,且流通的范围广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需要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短期国债,就可以达到调节信用、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公开市场业务,(一)公开市场业务模式 根据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又可将公开市场业务分为: 主动性的公开市场业务 防御性的公开市场业务 混合性的公开市场业务,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公开市场业务,(二)公开市场业务的内容 第一,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通常,各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交易本国中央政府债券为主。 第二,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长期性是为了保证存款货币银行的流动性,临

16、时性则是为了消除比如季节性的原因导致的突然大量提现或存款增加,造成存款货币银行流动性不足或过剩的波动。,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公开市场业务,第三,选取操作机构。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往往是通过中介商进行的,选取中介商的依据是:资金实力、业务规模和管理能力。 第四,确定交易方式。交易方式主要有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两种。回购交易是指卖(买)方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与买(卖)方约定在某个时间、按照某个价格、买入(卖出)相同数量的同品种证券的交易。,2019/4/2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公开市场业务,(三)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1.调控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实际上是向经济体系注入基础货币,增加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创造信用的能力; 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使证券需求发生变化,首先引起证券价格和证券市场利率的变化。其次,引起存款货币机构准备金数量的变化。再次,中央银行通过买卖不同期限的证券,也可以改变市场对不同期限证券的需求,使利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