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722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9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男科病-前列腺增生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概述:,前列腺为男性附性腺中最大的不对称的实质性器官,临近膀胱颈,形似板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简称前列腺增生,俗称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年人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病。BPH的发病率随着老年男性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前列腺的解剖,前列腺是男性一个管腔状腺体,位于膀胱和泌尿生殖膈之间,成年男性的前列腺形态似倒置的栗子,可分为底部、体部和尖部3部分,前列腺的纵径为3cm,横径为4cm,前后径为2cm;底部与尖部之间为体部,体部的前面较隆凸,后面较平坦,正中央有一行浅沟,称为前列腺中央沟,此沟将前列腺后面分为左右2叶,可经直肠指诊隔着直肠前壁触及前列腺左右叶的后面及前列腺中央沟,以

2、了解前列腺的情况,成年人前列腺的重量20g左右。,BPH,病 因,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 列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因素,二者缺 一不可。,逼尿肌增强收缩力,逐渐代偿性肥大,肌束形成粗糙的网状结构,加上长期膀胱高内压,膀胱壁出现小梁小室或假性憩室。 梗阻长期未排除,逼尿肌萎缩,失去代偿能力,收缩力减弱导致膀胱不能排空出现残余尿。,随着残余尿的增加,膀胱壁变薄,膀胱无张力扩大,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尿液返流引起上尿路积水及肾功能损害。梗阻引起尿潴留,还可引起继发感染和结石形成。,前列腺增生的分度及分期,正常前列腺为栗子大; 第一度肥大为鸽蛋大;患者排尿困难,尿频夜尿增多、排尿无力

3、,膀胱壁因排尿费力而出现小梁,但是没有残余尿;,第二度肥大为鸡蛋大;膀胱逼尿肌开始代偿不全,不能将尿液完全排出而出现残余尿,常常易合并发生慢性细菌性膀胱炎 第三度肥大为鹅蛋大:由于长期排尿费力,引起膀胱排空机能减退发生尿潴留、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梗阻的程度、病变发展的速度以及是否兼并感染和结石,而不在于前列腺本身的增生程度,临床表现,1、夜尿增多、尿频: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早期因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随梗阻加重尿量增多,膀胱有效容量减少,尿频更加明显。 2、排尿困难: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主要的症状,但发展缓慢。轻度梗阻时排尿迟缓、断续、尿后滴沥。严重

4、梗阻时排尿费力、射程缩短、尿线细而无力,终成滴沥状。 3、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4、血尿 前列腺增生时因局部充血可发生无痛性血尿。 5、尿潴留 严重梗阻者膀胱残余尿增多,长期可导致膀胱无力,发生尿潴留或充溢性尿失禁。 6、肾功能损害 梗阻严重膀胱内压力过高时造成尿液逆流,引起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1.尿频 病人最初出现的症状,2.进行性排尿困难 病人最重要的症状,常见诊断,直肠指诊 B超,直肠指检(DRE),大小,表面是否光滑,质地(软、硬),有无弹性,中央沟,有无结节及触痛,直肠指检(DRE),B超,B超,前列腺对于年轻人主要是炎症的困扰,而对于老年人是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多种风险!,鉴

5、别 诊 断,膀胱颈挛缩 前列腺癌 尿道狭窄 神经元膀胱功能障碍,治 疗,1 等待观察 2 药物 3 手术治疗 4 其他 钬激光 经尿道球囊扩张 记忆支架 经尿道热疗,中医治疗,中医文献中没有前列腺增生这一病名,根据前列腺增生所表现的主要症状, 如排尿不畅,甚至点滴难出等, 前列腺增生当属中医学“壅闭”、 “尿频”、“精壅”等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年老体衰、肾气亏虚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基础,瘀血、痰浊、湿热、败精是基本病理因素。 劳累过度、情志刺激、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是常见的发病条件。 本虚标实、肾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特点。,老年人肾气渐衰,阴阳易于失调,气血容易瘀滞,肾虚则气化不利,血瘀则渐成癓结

6、,致使肾虚血瘀,水道受阻,发为前列腺增生,加之劳累过度、情志刺激、外感六淫、饮食不节等的影响,呈现出排尿困难、小便频数等症状。,分型,肾阳虚衰 肾阴亏虚 气滞血瘀 肺热气壅 湿热壅盛 脾虚气陷,(1)肾阳虚衰: 症因脉治中说:“肾之真阳虚,则关门不利,此聚水生病,而小便不利之因也。” 年老体弱,房劳过度,久病体虚,致使肾气不充,肾阳衰微,膀胱失于温煦,气化不利,则小便排出困难。,主要表现,排尿困难,淋漓不尽,尿频、夜间尤甚,甚或小便自溢而失禁,兼见神疲倦怠,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阴囊或阴茎冷缩,性功能减退,舌质淡、体胖嫩,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济

7、生肾气丸,【组成】 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牛膝,车前子,【主要功效】 温肾化水,利水消肿。 【主治】 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用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心源性水肿、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病症。,【方解】 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取六味地黄汤之意 地黄滋补肾阴,少加肉桂、附子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牛膝滋阴益肾;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肝泄热,车前子清热利湿,四药补中寓泻。 诸药共奏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

8、注意】 肾阳虚衰型是前列腺增生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 此类患者以肾阳虚衰为发病机制,以排尿困难、淋滴不尽为主要症状, 其治疗应从摄补肾阳、化气行水上下工夫,缓图以功。,(2)肾阴亏虚: 症因脉治中有“肾主关门,肾阴不足,则水竭于下而小便不利”的论述。 老年人肾阴亏损,或久病及肾,热病暗耗真阴,致使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无阴则阳无以化,出现小便短涩不利。,主要表现,小便频数不爽,涓滴淋漓,甚至无尿,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午后颧红,五心烦热,舌质红少津,苔薄少,脉细数。,冶法:滋阴补肾,清利水源。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组成】 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

9、泽泻 【功效主治】 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3)气滞血瘀: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日久,癓结渐成,水道受阻,小便虽通而不爽,甚至溺窍闭而涓滴不出。,主要表现,小便努挣难出,尿细如线,甚至小便闭塞,点滴全无,兼见尿道涩痛,会阴、少腹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少,脉沉弦或涩。,治法:活血祛瘀,通关利水。 方药:代抵当丸加减(无其中成药)。 大黄9克,当归12克,穿山甲15克,生地黄12克,肉桂6克,川牛膝10克,益母草18克,石韦12克,王不留行10克,萆薢15克,车前子12克,甘草6克。(参考),【方解】 大黄、当归、生地黄

10、、穿山甲、肉桂取代抵当丸之意,以活血祛瘀;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补益肝肾,引药下行,利水通淋,益母草活血化瘀兼可利尿;石韦、车前子利水通淋,疏利水道;萆薢利水湿,降湿浊,使清升而浊降;王不留行通经脉,化瘀浊;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具有活血祛瘀通关利水之功效。 代抵当丸:大黄、芒、桃仁、当归尾、生地黄、穿山甲(蛤粉炒)、肉桂,(4)肺热气壅: 外感风寒,郁久化热,或外感风热、燥热,肺热壅滞,失其调节,肃降失常,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致便上、下焦均为热气闭阻,排尿困难。,主要表现,小便不利或点滴不通,兼见咳嗽气促,咽干口燥,烦渴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

11、加减(枇杷清肺饮加减)。 黄芩12克,桑白皮12克,麦冬15克,车前子12克,木通6克,桅子12克,茯苓15克,桔梗12克,法半夏12克,杏仁12克,枸杞子15克,川牛膝12克,三七(冲服)3克,甘草6克。,方解,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麦冬滋养肺阴;车前子、木通、桅子、茯苓清热而通利小便;桔梗、法半夏、杏仁清热宜肺化痰;枸杞子补肾填精;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补益肝肾,引药下行,利水通淋;三七活血化瘀消癓;甘草调和诸药。上药配合,具有清肺热,利水道,益肾精,化癓积之功效。,【注意】 气滞血瘀、癓结阻滞水道存在于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全过程,所以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应注意适当配合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癓

12、之药,以使气血畅行,癓结祛,水道自畅。,(5)湿热壅盛: 外感湿热之邪,阻滞膀胱,或肾移热于膀胱,或嗜酒、过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流注下焦,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致使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主要表现,尿频尿急。尿少而黄,茎中灼热涩痛,兼见大便秘结,口苦黏腻,渴不欲饮,胸闷脘痞,少腹拘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加减。 木通6克,车前子12克,滑石12克,瞿麦12克,桅子9克,枸杞子12克,大黄15克,萆薢15克,川牛膝15克,石韦12克,王不留行10克,三七冲服)3克,甘草6克。,方解,车前子、瞿麦、滑石、桅子、大黄、木通、甘草取八正散之意,以清

13、热泻火,利水通淋;枸杞子补肾填精;萆薢清泄下焦,利湿化浊;石韦利尿通淋;王不留行善通经脉,活血祛瘀;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补益肝肾,引药下行,利水通淋;三七活血化瘀消癓;甘草兼能调和诸药。 上药合用,具有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之功效,切中湿热蕴结型前列腺增生之发病机制。,八正片,【组成】 瞿麦、车前子(炒)、萹蓄、 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 甘草、灯心草,方解,本方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其证因湿热下注膀胱所致。 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 湿热蕴蒸,故尿色浑赤;湿热郁遏,气机不畅,则少腹急满;津液不布,则口燥咽干。 治宜清热利水通淋。,1.滑石、木通为君

14、药。 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药品化义谓之:“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 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2.篇蓄、瞿麦、车前子为臣,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常用品。,3.山栀子为佐药,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 4.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5.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使之用。 6.煎加灯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配伍特点】 本方集大队寒凉降泄之品,泻火与利湿合法,利尿与通腑并行,诸药合用,既可直入膀胱清利而除邪, 又兼通利大肠导浊以分消,务使湿热之邪尽从二便而去, 共成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剂。,(6)脾虚气陷:

15、老年人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中气不足,甚或中气下陷,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小便难以排出而成壅闭。,主要表现,时欲小便而不利出,或量少而不爽利,兼见面色萎黄,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小腹坠胀,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治法: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化气利尿。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补中益气丸+五苓散+参) 党参15克,黄芪18克,白术12克,桂枝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肉苁蓉12克,陈皮12克,三七3克,当归12克,王不留行10克,甘草6克。,方解,黄芪、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甘草取补中益气汤之意,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16、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党参取春泽汤之意,以温阳化气,利水除饮;肉苁蓉补肾益精;三七活血化瘀消疲;王不留行善通经脉,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 上药合用,具有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化气利尿之功效。,补中益气丸,【组成】 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功效主治】 补中益气。 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注意】 前列腺增生不仅与年老肾虚有关,还与房事不节、饮食失调等密不可分,平时注意节制房事,适当控制饮酒,避免过食辛辣肥甘之品,不仅可减少其发病,也有利于其治疗和康复。,其他中成药,前列康,【别名】普乐安片 【组成】油菜花粉 【功效主治】 补肾固本 用于肾气不固,腰膝酸软,尿后余沥或失禁,及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癃闭舒,【组成】 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海金沙,琥珀,山慈菇,【功效主治】 益肾活血,清热通淋。 用于肾气不足,湿热瘀阻所致的癃闭,症见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痛,尿线细,伴小腹拘急疼痛;前列腺增生。,【方解】 补骨脂补肾助阳;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