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院前急救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645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院前急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绪论院前急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绪论院前急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绪论院前急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绪论院前急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院前急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院前急救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 危重症护 理 学,Emergency Nursing,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如何学习急危重症护理学,1.培养应急、应救能力 2.熟悉掌握急救技能 3.具有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 4.良好的职业道德 5.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6.掌握急诊护理新信息 7.不断总结经验,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 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3.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教学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院前急救、危重病救 护、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学的概念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3.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急救指 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急救用品的配备。,突发事件,海啸.地

2、震.泥石流 恐怖事件 SARS事件 禽流感 矿难 火灾 车祸,录象,汶川地震,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健康,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概念,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和抢救治疗的专业。 急救护理学 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急、危、重,急症 紧急情况下发生的,可轻可重 危症 有生命危险,若能及时、有效处理,则可转危为安 重症 疾病晚期,积重难返

3、急危重症是急救的主要内容,占90以上,急救工作的内容,急救护理的要点 处理发病的最初阶段,为以后的诊治创造良好的条件 治病救人 救人治病 急救护理的重点 争分夺秒、因地制宜 时间就是生命,20世纪50年代:出现最早监护病房。 60年代:急救护理技术具有抢救设备的阶段。 60年代后期:ICU建立。 70年代中期:急救事业国际化、互助、标准化。 急救车必备装备、统一呼救电话。,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我国的发展 早期:危重病人在护士站、急救病房或复苏室。 70年代:成立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 80年代:北京、上海正式成立急救中心。,急危重症护理学,急救走向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4、救护 危重病救护 灾难救护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护理教育、科研和人才的培养,急诊医疗体系,定义 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ICU病房三部分组成,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 ICU或CCU救治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 急诊室、ICU负责院内救护,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入院前阶段(院前急救) 现场救护 途中救护 医院急诊室 急诊室和急诊观察室 重症监护病(ICU) 各种ICU病房,如SICU、PICU、EICU、CCU、RCU,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的关键所在 迅速、准确、及时、高效 美

5、国平均5min以内 中国平均10min以上 各国各地模式不同 法国SAMU 美国911 中国香港、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各有特色,EMSS 一体化,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救治,。,EMSS系统,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 现场急救; 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 高水平急诊服务; 强化治疗(ICU)。,EMSS发展主题,教育、规范、法制,专业化EMSS的发展方向,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体系是EMSS建设重点,政府重视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 紧急救援中心 医疗救治机构 医疗救治信息系统 医疗救援专业技术,温家宝海啸峰会:同舟共济建美好家园,现代国际救援医学理念,急救社会化 结构网络化 抢救

6、现代化 知识普及化,第二章 院前急救,教学内容 1、概述 2、院前急救的组织体系 3、院前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4、转运及途中救护,教学目标 1、掌握危重病人、重病人的概念、院前急救的原则、方式、院前急救常用的护理措施、院前急救护理的主要内容、转运和进行途中监护; 2、熟悉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判断、急救的标志,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横尸遍地,死亡人数2月25报告 印尼234271斯里兰卡30957 印度10749泰国5393 马尔代夫82马来西亚68 缅甸61法国250 德国60瑞典59 英国51美国17 挪威16韩国12 中国15,第二章 院外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 me

7、dical care: 广义/狭义定义,完整的院前急救的环节: 包括伤病员或目击者 “120”电话呼救急救中心受理急救电话救护人员快速出动指定地点与接车人会合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现场救治安全搬运确定转送医院途中监护及治疗抵达接收医院对伤病员进行交接费用收取急救人员及救护车返回待命。,美国心脏协会( AHA)在1992年提出“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 早期识别,求救; 及早心肺复苏(CPR); 及早电除颤; 及早高级生命支持(ACLS)。,院外急救的重要性,1.医疗角度:是整个EMSS的一个子系统,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2.社会救灾角度: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

8、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院外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随机性大: 2、时间紧急: 3 、流动性大: 4、环境差: 5、以维持生命、对症治疗为主。 6、强度大:,涉及社会各界, 发生的时间、 地点、专科性无法预料。,接到命令后,白天出车1分钟内, 夜间3分钟,救护车1015分钟内 到达20公里内现场。,狭窄、拥挤、险情。,路途颠簸、抢救物品、 环境恶劣、持时长、思想紧张, 体力与脑力消耗巨大。,病种多样化: (1)包括各专科、各系统的疾病 (2)病种及数量季节规律,春夏 : 心脑血管病多 夏秋: 洪水灾害及各种传染病多 冬季: 呼吸道疾病多 阴、雨、雾、雪 创伤骨折多,据统计(北京急救中心)

9、院前急救站万份病例 内科 53.5%(心脑血管病42.7%) 外科 32.3%(创伤69.4%) 妇产科 4.6% 急性中毒 2.7%,院外急救的任务,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重、处于生 死关头,甚至有猝死危险的 病人,现代护理学将每天 需要医护管理时间 18 24小时者。 重病人:需要816小时医护管理的病 人。,1.平时一般急救病人: 区分类型 危重病人或急救病人、急诊病人 区分急救目的,2.灾害、战争时遇难者 3.特殊任务时 4.通讯网络中心的枢纽 5.急救知识的普及,院外急救的原则,总的目的: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致残率,减少病死率,为医院抢救打好

10、基础。,原则: 1立即协助患者脱离险区,并快速评估。 2坚持对症治疗(deal with symptoms)的原则,先救命后救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救治后运送。 3急救与呼救并行,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4分类检送,迅速安全转运。 5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护并及时做好记录。,方式,建立有效的循环、呼吸首要关键 输液、止痛、包扎、固定、解毒救治措施 急救中心、医院联络呼救 连续监护 途中工作,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一、现场伤员分类的意义 总目标提高其效率,保障有力 措施得力 指挥有序,二、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 1.边抢救边分类 2.优秀人员承担 3.遵循先危后重原则 4.快速、准确

11、、无误,现场伤员分类的判断:1-2min,呼吸是否停止:看、听、感 脉搏是否停止:触、看、摸、量 SOAP程序:主述(S)观察(O)估计(A)计划(P) 创伤评估CRAMS评分:循环(Circulation)、呼吸(Respiration)、腹部(Abdomen)、运动(Motor)、语言(Speech)每项2分,总分10分,8分为重度创伤,9分为轻度创伤。,3、快速评估病情(12分钟完成) 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心跳停止*,轻拍、轻摇或大声呼叫, 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胸部无起伏、手或面颊感受鼻 部气流、棉花丝被呼气吹动。,大动脉搏动消失。多选颈动脉,一手 将病人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中示

12、指放在 气管外侧沟内触颈动脉搏动510秒。,三、评估顺序:进一步评估,A询问病史和损伤机制; B头面部:有无出血、脑脊液漏、挫伤、防止颅高压; C颈部:有无压痛、畸形、肿胀、气管移位,必要时予以颈托固定、制动; D胸部: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压痛、畸形、肿胀、血气胸表现,可予以加压包扎固定、胸膜腔穿刺或闭式引流减压; E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浊,肠鸣是否消失,判断有无出血、穿孔; F骨盆:有无压痛,要注意骨盆骨折可伴有多量的失血 G四肢:有无畸形肿胀、骨擦感,否则予夹板固定。,4、 现场伤员分类 (1)病情分类 轻(绿色*) 中(黄色*) 重(红色*) 死亡(黑色*) (2)急救分

13、类卡:,神清,能配合检查、反应灵活、可行走。,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活,有轻度意识 障碍,病情虽重,但暂时无生命危险。,检查无反应,意识丧失,随时有生命危险,四、现场伤员急救的标志,红色:第1急救区。病伤危重、危及生命者。 ( 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 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 体重要脏器),黄色:第2急救区。严重、无危及生命者。 (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 积软组织损伤、严重挤压伤),绿色:第3急救区。受伤较轻、可行走者。 (软组织损伤、轻度烧伤、烫伤、 扭伤、关节脱位等) 黑色:第4急救区。死亡伤病员。,五、现场急救区的划分,收容区 急救区 后送区 太平区,(3)现场急救区

14、的划分: 收容区 伤员集中区,挂分类标志,提供必要的抢救。 急救区 接受红、黄标志的伤员,进一步的抢救。 后送区 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病员。 太平区 停发已死亡的者。,六、院前急救常用的护理措施 1、取合理体位 2、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维持循环功能 4、充分暴露患者身体,处理外伤 5、建立静脉通道 6、对症治疗 7、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8、心理护理 9、防止差错事故,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自学为主、需了解 1.训练院外急救人员的基本要求。 2.院外急救人员应该掌握的主要知 识和技术。 3.电话呼救时应注意做好哪些事情。,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卫星

15、定位GPS,上海,青岛,天津,武汉,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 我国大多城市采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外貌,北京急救中心,急救指挥系统,急救指挥系统科学化 平时任务、紧急任务 群众急救普及化 设立、训练急救员 急救系统网络化 设置急救网络 电话呼救 计算机显示救护车动态、自动记录呼救、资料存贮与咨询 医院急救专业化,成 都 市 急 救 指 挥 中 心 成都市人民南路一段122号,急救指挥系统,1、平时任务: 完善指挥机构 制定总体方案 健全急救网络 筹措急救装备 组织培训、研究和交流 加强卫生防疫系统工作的落实 2、紧急情况时的任务: 指挥、派遣、协调、护送、联络,群众急救系统普及化,1、急救

16、员的设立:1名急救员/60100人 2、急救员的培训: (1)基本要求:徒手操作、简单有效、全心全意 (2)主要知识和技术: 病情、伤势判断;心肺脑复苏术;止血;固定;清创与包扎;搬运;脱险;心理治疗; 催吐、灌肠、注射、给氧、搬运、体 位摆放及生命体征监测,急救系统网络化,2、电话呼救: 先抢救再呼救 拔打120或附近医疗单位电话 问清对方姓名 告知对方病伤者情况、数量,急症者的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如果是儿童,还应将家长姓名、电话 告知对方 直接运送的注意事项,急救系统网络化,3、计算机在院外急救中的运用: (1)显示救护车的动态变化 (2)自动启示呼救电话号码、地址和呼救者与调度员的对话录音 (3)指导放车 (4)急救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