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586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蛇的危害与防控-gmsp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蛇的危害与防控,人力资源及行政部编制,南方包装有限公司高明分公司,夏天正是蛇频繁出没的季节,高明分公司厂区 周围拥有茂密的杂草堆,这对蛇的栖息与活动 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内容,一、简介 二、分类 三、应急处理与防控,一、简介,全世界 蛇类2500种 毒蛇:约650余种 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我国 蛇类约150种 毒蛇目前已知有49种,能致人命的剧毒蛇有十几种 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一、简介,世界十大毒蛇变色蛇&北美洲的葡萄树蛇,剧毒。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种叫“拉塔那”的蛇,其颜色能随时变化。这种蛇头小身肥,样子虽丑,但喜欢捕食各种

2、害虫和老鼠.,剧毒。生活在北美洲的葡萄树上,颜色形状和树叶很相似。如果碰到它会发动攻击!速度很快,难以躲避!且毒素为神经毒素。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一、简介,世界十大毒蛇赤尾青竹丝&魔鬼蛇,台湾地区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毒蛇。中小型蛇,属于蝮蛇科的毒蛇。头部为典型三角形,其上密布著细小之圆鳞,全身为草绿色、翠绿色或深绿色,尾巴末端为砖红色或暗红色。,生活在亚玛逊丛林里。喜欢栖息在树上。身体非常鲜艳!红黑黄相间。体长1米到2米左右。行动速度较快!如人类不去招惹它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一、简介,世界十大毒蛇澳洲幽灵蛇&太攀蛇,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蛇类之一,它一次可以分泌出60毫克的毒素,足以使数人

3、毙命。,一、简介,世界十大毒蛇树眼镜蛇&巨环海蛇,非洲相当罕见的蛇种,行动敏捷,即使在地面上也可快速行动,体型细长,尾巴呈针状、并有亮黑色的背面、黄色的腹面及唇部,舌呈紫黑色,而最明显的特征是其短头部及超大的眼睛。,毒牙细小,一次分泌的毒液量少,也捕食鳗鱼等。它的右肺几乎占据了身体的右半部分。它可以潜入10丈深的水里,它那象桨一样的尾巴有利于迅速游动到达目的地。 它属于水陆两栖蛇类。,一、简介,世界十大毒蛇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喜玛拉雅白头蛇,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是我国27种毒蛇中最毒的一种,在青藏高原一带曾经出现过,蝰科,白头

4、蝰亚科,白头蝰属 。,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竹叶青,通身绿色为主。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状相对较轻。咬伤症状常看到两个较小的针尖样牙痕,被伤后数分钟伤口即见红肿,伤口灼痛难忍,其附近可见血性水泡,较重者患肢上端可见瘀斑。伤者有头痛头晕、眼花、嗜睡、恶心、呕吐、胸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反应。 (血循毒型),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眼镜蛇,通身黑色为主,头竖起,扁颈。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咬伤症状:被眼镜蛇咬伤后,伤口即感疼痛且渐加重,范围迅速扩大。局部常见两个牙痕,伤口流血不多,而且很快闭合变黑,周围皮肤呈现红肿。伤口中心有麻木感,

5、并向近心端蔓延。局部常有水泡及组织坏死并难愈合。一般在咬伤后约2至6小时,病人感困倦、胸部闷胀、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畏寒、发热。 (混合毒型),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眼镜王蛇,通身黑褐色为主,头竖起,扁颈。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会主动袭击人,紧咬不放。咬伤症状能看到较大而深的两个牙痕,牙痕间距常大于1.8cm。首先局部感到剧痛,并逐渐发生红肿等急性炎症,中毒发展迅速,局部症状尚未充分表现以前就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被咬伤后半小时内即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困倦思睡,继而流涎、呕吐,出现言语障碍。 (混合毒型),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烙铁头蛇,通身褐色为主,其间杂以黄绿

6、或铁锈色斑。头呈三角形,短尾。主要分布在南方。 咬伤症状:有两个牙痕,并有渗血。其局部症状、全身症状与青竹蛇咬伤基本相似,但较为严重一些。 (血循毒型),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银环蛇,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离它太近时会张口咬人。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银环蛇咬伤症状:一般情况下,被咬伤部位30分钟内可见两个较小的如针尖样大小的牙痕,极少有出血。伤口不痛或微痛和麻木感,并向近心端逐渐蔓延。伤口局部不红不肿,任何人不介意就易贻误诊治。全身症状一般在伤后1至4小时才出现。有头晕眼花、头痛、胸闷气促、恶心、腹痛、咽喉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四肢乏力、舌头活

7、动不灵、张口困难。如延误处理,多数人病势会迅速恶化。(神经毒型),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金环蛇,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离它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咬伤多见。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金环蛇咬伤局部症状与银环蛇伤相似。但金环蛇咬伤的伤口可出现局限性轻微红肿,呈“荔枝皮”样。全身症状与银环蛇咬伤基本相同,但病情发展较银环蛇咬伤稍慢。 (神经毒型),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腹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咬伤后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咬伤症状:有两个深而清晰的牙

8、痕,伤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围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则加剧,肿痛于24天为甚。伤口出血不多,但常见有黄色粘液渗出,局部能看到瘀斑及水、血泡。全身症状多出现在伤后16小时,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是蝮蛇伤早期中毒的特征之一。(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蝰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呈略长的三角形。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咬伤症状类似尖吻蝮蛇。咬伤症状:有两个大的牙痕。伤口肿痛,出血,皮下出血形成瘀斑。部份患者伤口有血、水泡,常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溃烂甚至累及骨质。被咬伤后发病急、症状严重、来势凶,始初阶段使血液大量快促凝固,血液中大量消耗凝血因子,之后,血液失凝。 (血循毒型

9、),一、简介,我国常见毒蛇尖吻蝮(五步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像叼了个烟头),凶狠,主动袭击人。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咬伤症状 较蝮蛇咬伤严重。牙痕较大、深,间距宽。常伴有出血。伤口剧烈灼痛和局部胀为该蛇伤一大特点,伤口红肿胀而向外蔓延,可扩展至躯干部。伤口附近有较大的水、血泡形成,而且有较大较深的局部组织溃烂与坏死。较快出现且来势凶猛。常见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心悸,胸闷,气促,视力模糊。(血循毒型),二、毒蛇的分类,根据毒蛇毒理特点,神经毒 作用部位:神经系统 主要反应: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毒蛇种类: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血液毒 作

10、用部位:血液及循环 主要反应: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毒蛇种类:竹叶青、蝰蛇和龟壳花蛇等,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 作用部位: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毒蛇种类:蝮蛇,眼镜王蛇和眼镜蛇等,二、毒蛇的分类,根据毒蛇结构特点,眼镜蛇科 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等,海蛇科 海蛇等,蝰蛇科 蝰蛇等,蝮蛇科: 蝮蛇、尖吻蝮(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等。,二、毒蛇的分类,有毒无毒蛇的区别,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毒蛇的毒器是由毒腺,毒牙和毒腺导管三部分构成。毒腺是毒蛇分泌毒液的器官;毒牙是它对被咬对象体内注入毒液的工具。,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诊断牙痕

11、,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 4毒牙痕迹。,有毒蛇,无毒蛇,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诊断症状,神经毒 局部症状 伤口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 全身症状 伤后半小时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 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伤合的第1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过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诊断症状,血液毒 局

12、部症状 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及尿血等。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 全身症状 病人可伴头晕 、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 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诊断症状,混合毒 局部症状 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 全

13、身症状 类似神经毒。 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现场急救,(一)阻止毒液吸收 绑扎法 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 做法 立即就地取材,立即用布条类、手巾或绷带等物,于伤口近心端缚扎(在伤肢近侧510公分处或在伤指(趾)根部予以绑扎),以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 举例 如伤在手指可缚扎手指根部;伤在手掌可缚扎于肘关节下部;伤在足踝部则于膝关节上部或下部缚扎,同时将患肢下垂,不要剧烈奔跑,以免加速血流和毒素的吸收。 注意事项 缚扎时间可持续810小时,每隔1530分钟放松l2分钟,一般在伤口排毒和服药后13小时解除缚扎。咬伤超过12小时后不宜缚扎。,三、蛇咬伤的应急

14、处理与预防,现场急救,(二)排毒,针刺法 经扩创处理后,患部肿胀明显时,可于手指蹼间(八邪穴)或足趾蹼间(八风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头与皮肤平行刺人lcm后迅速拨出,再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以排除毒液。,烧灼法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可立即用火柴头57个,放在伤口中点燃,烧灼1-2次,以破坏蛇毒,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野外急救方法。,吮吸法 用口吮、拨火罐或抽吸器抽吸等方法,将伤口毒血吸出,此法可先于扩创法应用。如吮吸者的口腔粘膜有破损,则不宜作吮吸,以免引起中毒。,扩创法 常规消毒后,沿牙痕作纵行切口,长约15cm,深达皮下,或作“十”切口,如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并用手由近心端向伤口附近反

15、复挤压,以排出毒血。同时以l:5000高锰酸钾溶液及双氧水反复冲洗,使蛇毒在伤口破坏,减少播散,减轻中毒。血循毒蛇咬伤后,若伤口流血不止,且全身有出血现象者,则不应扩创。,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现场急救,(一)阻止毒液吸收 冰敷法 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 做法 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于伤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将伤肢或伤指浸入47C的冷水中,34小时后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续2436小时即可,但局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全身的保暖。,伤肢制动: 受伤后静卧休息,切忌惊慌乱跑,走动要缓慢,不能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后放于低位,送往医院。,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

16、预防,(三)抑制蛇毒作用,血清治疗 抗蛇毒血清对毒蛇咬伤有一定的疗效,单价血清疗效可高达90%,但多价血清疗效仅为50%。目前已试用成功的血清有抗腹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等,有的已精制成粉剂,便于保存。使用抗蛇毒血清之前应先作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可注射。,中草药单方 新鲜半边莲(全草)3060克,捣烂后取其汁内服,有解毒和利尿排毒作用。 新鲜鸟桕嫩芽30克,捣烂取汁内服,药渣外敷,可预防蛇毒攻心。,蛇药片: 目前用于临床的蛇药片已有十余种,使用时首先要弄清所用的药片对哪种毒蛇有效,其次是用药要早,剂量要大,疗程要长。最后,必须有针对性地采用其它中西医的辅助治疗。临床上用得最广的是南通蛇药片(又称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和外敷有效的中草药和蛇药片,达到解毒、消炎、止血、强心和利尿作用 。,三、蛇咬伤的应急处理与预防,防控,4、遇见毒蛇不要惊慌,应远道绕行,通知身边的同事,不要轻易下手;若遇毒蛇追赶 ,要采取忽左忽右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3、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