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546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代谢动力学_10 (2)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iagnosis & Drug Selection,Toxicity &/OR Efficacy,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药物的治疗过程,第2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药物的体内过程,效果/局部浓度/血浆游离浓度/血浆总浓度/生物利用度/服药剂量,吸 收 Absorption A 分 布 Distribution D 代 谢 Metabolism M 排 泄 Excretion E,药物在体内运动环节,消除(Elimination)=代谢+排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

2、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药动学概念,预测血药水平,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剂量和给药频度 生物等效性、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药物监测等,指导合理用药 设计新药、改进药物剂型,研究PK的意义,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转运是药物ADME过程的生物基础 细胞膜(生物膜)是药物转运的基本屏障,被动转运:扩散性转运,顺浓度梯度,不耗能,通常无饱和性,无竞争性 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及能量,逆浓度差,有饱和性,存在竞争性,药物的跨膜转运,基本分类,药物跨膜转运方式图示,按照跨膜转运的媒介进行分类!,滤过 , 又称水溶扩散,直径小于膜孔的小分子(分子量小于1

3、00)水溶性药物经由水性通道的顺差(流体静压或渗透压)跨膜转运 如水、尿素、乙醇、甘油、乳酸等 毛细血管滤过:细胞间空隙大(药物由血液向组织分布);肾小球滤过(几乎所有游离药物均可通过),依靠脂溶性,顺浓度差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跨膜转运,pKa (pH),非解离型药物 解离型药物 脂溶性 脂溶性 (油水分配系数) (油水分配系数) 易扩散 不易扩散,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 pHA- pHBH+ 解离度脂溶性 解离度脂溶性 脂溶扩散 脂溶扩散,HA (弱酸性),B (弱碱性),A- BH+ 10 pHpKa 10 pKapH HA B,低PH使酸性药物向分子型转变 低PH使碱性药物向离子型转变,

4、体液pH对药物解离及扩散能力的影响,pH-pKa,-3 -2 -1 0 1 2 3,药物扩散能力/分子型比例,弱碱性药物,弱酸性药物,pH,碱性碱透 酸性酸透,酸性 碱性, 碱化胃液(持续洗胃) 解离度脂溶性脂溶扩散吸收, 碱化血液(静脉滴注) 解离度脂溶扩散通过血脑屏障,举例: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中毒解救? 碳酸氢钠:持续洗胃静脉滴注, 碱化体液 细胞外液:解离度脂溶扩散 细胞内液:解离度脂溶扩散,drug,drug,drug A-,尿液 pH ,pH pH A- A- ,血液,cell, 碱化尿液 解离度脂溶扩散肾小管重吸收排泄,药物从细胞内 扩散到细胞外,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被动转运)

5、,药物借助细胞膜上转运载体的快速扩散;不耗能,顺浓度梯度 高效性;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铁的转运,主动转运,通过转运载体(生物泵)的逆差、耗能转运 高效性;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离子泵 质子泵:胃酸分泌 胺泵:儿茶酚胺再摄取 有机酸碱转运:青霉素和丙磺舒分泌,生 物 泵,钠泵(Na+, K+-ATP酶) 钙泵(Ca2+, Mg2+-ATP酶),药物转运方式的比较,通透速度=(C1-C2)*面积*通透系数/厚度,药物达到病患组织才能发挥作用 指药物未经化学变化而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只有吸收的药物,才能发挥疗效;药物吸收的多少与难易,决定药物作用 局部用药和胃肠道疾

6、病用药的吸收作用并非所需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系统作用,一、吸 收,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1口服,药物因素: 脂溶性、离解度、剂型、DDI 机体因素: 胃肠道的酸和酶:青霉素、胰岛素 胃排空与肠蠕动:蠕动促进崩解与溶解 胃肠内容物:内容物胃排空速率;食物稀释、吸附药物 肠道菌群 首关效应:硝酸甘油,特点:方便、吸收面积大、拌和作用、pH适中、大多数药物适用,胃肠道吸收-门静脉-肝脏 肝脏的代谢和胆汁大量排泄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细胞被代谢 又称首过消除、首过效应、首过代谢等,首关效应,如何克服首过效应,改变给药途径 增加给药剂量 前药设计,代谢物毒性,新药设计原理,舌下给药 血流丰富、无首关

7、效应 硝酸甘油、异丙肾等 直肠给药 减少胃肠刺激 减少首关效应 液体少,pH高 吸收慢,不规则,吸入:气体、挥发性液体、气雾剂,面积达,血流丰富,吸收快(沙丁胺醇,色甘酸钠) 局部给药:皮肤、眼、鼻、咽喉、生殖器等;局部给药,意在全身(皮肤,直肠,肺部) 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直接入血,快但危险 肌肉注射,简单扩散、滤过,吸收快;油溶制剂可达到缓释效果 皮下注射吸收慢,疼痛 动脉内注射和鞘内注射,消化道外给药,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 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给药途径与药物吸收,二、分 布,吸收后从系统循环向各脏器和组织转运 药效:药物向靶器官的分布 消除:药物向代谢和排泄器官的分布

8、,血浆蛋白结合率 靶器官的血流量 组织细胞结合 体液pH和药物溶解度 体内屏障,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蛋白结合率 大于0.9,高度结合;低于0.2,低结合 酸性药物主要与白蛋白(60%)结合 碱性药物与1酸性糖蛋白或脂蛋白结合,蛋白质,药物,蛋白质,药物,+,无活性 贮存型 难通透,Free drug,Bound drug,结合可逆,暂时储存,药效平稳而持续 饱和性:高结合率的药物,饱和时再增加给药量,血药浓度骤增 血浆蛋白过少,药效增强或中毒 药物结合蛋白的特异性差 竞争性:高蛋白结合药物相互竞争,蛋白结合率临床意义,差异性暂时失活 暂时贮存 可逆性饱和性及竞争性,高蛋白结

9、合率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大,药物/结合率/游离%/3%/游离增加/药效增加 B 50% 50% 53% 6% 6% C 97% 3% 6% 100% 1倍,A药蛋白结合率99%,能够置换B药和C药,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置换华法林,血流量:肝 肾 脑 肺等血流丰富,分布快而多,可发生再分布;而肌肉皮肤等慢而少 组织结合:药物与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酶及粘多糖发生可逆的非特异结合,使组织中浓度高于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碘、钙、氯喹等) 体液pH与药物解离度:内液7.0、外液7.4,碱化血液尿液等减毒 膜的通透性:肝静脉窦缺乏完整的内皮 药物分子量:200800容易透过血管微孔,影响药物分布的因

10、素,血脑屏障: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不具小孔和吞饮小泡,且外表面被星形胶质细胞包围 脂溶扩散为主:取决于脂溶性和解离度,如乙醚、硫喷妥等,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胎儿与母体循环系统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s ) 水溶性和解离型药物不易通过,脂溶性高的药物能通过,胎盘屏障,血眼屏障,血-视网膜屏障 血-房水屏障 角膜屏障,定义:药物进入体内后,发生化学结构上的变化,也称为生物转化,机体自身保护机制 临床意义 药效活性增加或减少 毒性增加或减少 极性的增加或减少,因此代谢过程并不完全等同于解毒过程,药物代谢定义与作用,生物转化分为两相,肝脏、胃肠道

11、、肺、肾脏、皮肤 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或水解,引入或脱去功能基团,主要P450执行 相反应:为结合反应,增加极性,UGT常见,年龄:胎儿和新生儿肝微粒体中药物代谢酶活性很低;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功能降低 遗传差异:种族和个体间遗传因素影响(异烟肼);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分布 病理状态,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物毒性发生过程,对乙酰氨基酚,葡萄糖醛酸化 硫酸化,N-乙酰对苯醌亚胺 +谷胱甘肽巯基尿酸盐,95% UGT,5% P450,剂量 UGT饱和 P450通路 谷胱甘肽消耗 N-乙酰对苯醌亚胺 ,P450药物代谢酶的种族差异,CYP与P450:分别从基因型和蛋白的角度 常见P450家

12、族:1A 2C 2D 2E 3A,诱导剂: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水合氯醛、保泰松、灰黄霉素 本质:药物增加酶的产量 抑制剂:包括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西米替丁、双香豆素 本质:药物直接抑制酶的代谢活性,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底物特异性和代谢谱有交叉性,定义:药物原形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药物可通过肾、粪便排泄、肺、胆囊、唾液、乳腺、汗腺等排泄,排 泄,肾脏: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消化道排泄:被动扩散和P-gp主动外排;吸收的和未吸收的;胆汁排泄,肾排泄 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肾单位-肾小管,药物浓度增加,药物被浓缩,逆流倍增,药物

13、在肾脏的排泄,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膜孔大,原型及代谢物滤过;受分子量、药物浓度、蛋白结合率影响 分泌:近曲小官,非特异性主动转运系统,弱酸性药物载体,弱碱性药物载体;均为非特异性,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重吸收:远曲小管,肾小管是脂类屏障,重吸收主要是简单扩散 脂溶性大的药物易被再吸收 代谢物极性通常大于原形,易被排泄 受尿液pH影响,碱性酸排、酸性碱排,药物肾排泄过程,肝脏至少有三个独立的载体主动转运系统: 阴离子转运系统:有机酸类如对氨基马尿酸、磺溴酞、青霉素等 阳离子转运系统:有机碱奎宁、红霉素 中性化合物转运系统:如强心苷等 肝脏排泌有机酸和有机碱至胆汁的机制也存在同类药物相互竞争的现象,

14、胆汁排泄,胆汁排泄-肝肠循环:地高辛,药物原型,或其二相代谢物 排入胆汁 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 游离药物被吸收,ADME过程同时进行、体内药量变化 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一个房室 假想空间:房室的划分与解剖部位或生理功能无关 药物可进入该房室,又可流出房室,称为开放房室系统 常见:开放一室模型,开放二室模型,第三节 房室模型,一室模型 (one-compartment model) 假定身体为一同质单元,给药后药物瞬时分布到全身,血液和各组织器官达到平衡 是最简单的房室模型:单指数衰减,二室模型 (two-compartment model) 中央室:血流丰富、分布快;包括血液

15、、细胞外液以及心、肝、肾等 周边室:血流少、分不慢;脂肪 皮肤 肌肉等 双指数衰减(分布相、消除相);大多数药物适用,log,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消除=代谢+排泄 药物的吸收、转运等都存在动力学 药物消除动力学更具有临床价值 通常按药物消除速度与药物量或浓度之间的关系,将药物的转运过程分为一级、零级和米曼速率过程,一级速率过程,大多数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转运,速率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或浓度成正比,称一级速率过程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属定比消除 又称线性动力学,X为体内可转运的药量,k为一级速率常数,C-T logC-T,零级速率过程,药物的消除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恒定,与浓度无关 等量转运、饱和限速 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双香豆素及丙磺舒的消除存在零级过程,式中k为零级速率常数,米曼氏速率过程,定义:药物体内的消除速率受酶活力限制,在低浓度时表现为一级速率过程,而在高浓度时由于酶系统饱和,表现为零级过程 特点:当药物浓度远小于Km时,可用一级速率过程近似计算;当药物浓度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