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6528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精选(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部分解读,安徽 马鞍山 2007,2007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影响中国25年的风云事件,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5所大学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实验,由此开始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历程。,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来未来。”,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影响中国25年的风云事件,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观看两位少先队员进行电子计算机表演,摸着其中的学生李劲的头说,“计算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当时国家核心领导人,

2、这一句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计算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影响中国25年的风云事件,1994年9月,确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18所第一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教育实验学校,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教育发展中起示范和带头作用,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体系。,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影响中国25年的风云事件,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后还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与通知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

3、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两种观点的论战:“学科论”和“工具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无纲时期,Dwight W.Allen博士的 重新考察中国中小学的计算机课程警告,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纲要发展,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05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势与教学建议,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实施建议,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

4、部分解读,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允许有独立的课时。,课程定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课程定位,中小学信

5、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实施建议,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课程目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课程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

6、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课程目标,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讨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实施建议,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1)与小学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小学阶段规定的内容为基础,初中不再采用“零起点”的内

7、容设置;同时注意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关规定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小学未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初一学生尽快跟上学习进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兴趣与意识,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小学,激发与 保护兴趣,解决常用软件/工具,体验并形成习惯,勇于置疑(问题意识);敢于尝试,巩固兴趣 发现特长,拓展-提升 发展特长,自主选择综合应用,能力:提出改进方案;动手创新,初中,(2)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 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内容设置和选择原

8、则,以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息技术内容。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活动的不同技术要求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必要的软件操作。,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主题 活动一,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络,法律、道德、伦理;相关社会问题,常见设备;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画图,在学习工具、软件之初,活动服务于工具、软件的学习 在综合活动中,工具、软件的应用服务于活动的完成。,(3)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

9、,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应注意从各学科学习任务中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以学科学习任务为载体探究和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价值的理解,推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解决研究性学习问题,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4)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各省在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在内容选择及其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要体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地域特色,鼓励

10、多样化的选题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入地方文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5)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学习内容应丰富多样,要求要分水平,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发展需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讨论确定合适的活动方式,活动空间要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实施建议,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11、,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小学选修:机器人教学;LOGO。,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应注意的问题:,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基于基础理论研究及对有关核心问题的思考: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判断;相关社会问题避免“标准的混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从“素养”出发、结合实践情景,阐述

12、应用软件的素养价值,避免“为软件而软件”。,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应注意的问题:,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引导学生结合应用实践,体验和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计算机基本原理;数字化;联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目标要求体现高水平认知活动和创新实践导向。,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及目标要求”应注意的问题:,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在目标要求中渗透教学方式建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通过举例诠释有关内容及目标,提出最低要求。,(1)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如

13、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1)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

14、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初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通过身边的事

15、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

16、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3)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与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部分解读,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