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409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ppt幻灯片:词语(64页)(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地使用词语。 2.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3.辨析常用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及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4.虚词主要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近几年的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已成为定势,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成为中考的热点。对成语运用的考查是中考的一个典型考点,平时一定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在实践中提高成语运用的能力。,1.分类整理识记:对教材中已学过的成语分类整理,如描写人物神态的(神采奕奕、满面春风、目瞪口呆等),描写人物说话情态的(低声细语、语重心长、娓娓动

2、听等),对这些成语整理运用,反复识记。 2.学会辨析词语:复习中指导学生学会从构词成分、词义轻重、词义范围、词语搭配、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3.关注新鲜词语:对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词、新流行语、新外来语注意搜集、理解与运用。 4.注重答题方法:针对具体考点,给学生讲解一些具体可行的答题方法,如排除法、迁移法、比较法、辨析解答法、整体感知法等。,近几年的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已成为定势,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分值一般在4分左右,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其题型的考查角度如下:,1.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有固定的结构,特定

3、的含义,不能随便拆开或改变说法。 2.成语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成语多数为四个字,其来源有以下几种:(1)神话寓言,如女娲补天;(2)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3)诗文语句,如扑朔迷离;(4)口头俗语,如大惊小怪。,3.这类题目一般提供含有不同成语的几组句子或一个语段,考查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的能力。,【典例1】(2011金华中考)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 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 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B我们走到红军当年干革命的前线阵地、抗日报国的指挥 前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些革命志士是在

4、怎样的环境下 如何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 C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 “妈妈安安也要进城去买书”,D良妃娘娘刚走进辛者库,众奴便向良妃娘娘请安。良妃 娘娘对众奴说:“都起来吧,不要因为本宫的到来而打扰了 你们的天伦之乐。” 【分析】A项望文生义,“势如破竹”指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C项用词不当,“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多指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D项语境不合,“天伦之乐”指家庭的乐趣。 【答案】B。,【典例2】(2011眉山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恰当的一项是( ) A眉山多风光,绿树葱茏的

5、瓦屋山、神奇美妙的老峨山、 碧波万顷的黑龙滩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B当九级地震来袭时,日本全岛地动山摇,刹时海浪涛 天,来势汹汹的海水沧海桑田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 C当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通过电视媒体向全世界公布 后,美国民众当晚在曾经被撞毁的纽约世贸中心前,有条不 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D利比亚连日来遭受北约多国部队的空袭,反政府军又节 节取利,加上美国等国的推波助澜,利比亚政府军已到了 进退维谷的地步,前景让人堪忧。 【分析】A项望文生义,“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此处宜用“目不暇接”;B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能修饰“摧毁”;C项“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

6、激动,举止失常,不能修饰“聚会”。 【答案】D。,成语误用一般容易出现的几种情况: (1)色彩不当,如: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 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 数市民。(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多指坏事,此处是英雄事迹,感情色彩不当); (2)轻重不分,如: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格格 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3)对象不辨,如【典例1】C项中对“呕心沥血”的运用; (4)前后矛盾,如: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拈轻怕重”与后面“勇挑重担”矛盾); (5)语境

7、不合,如【典例1】D项中对“天伦之乐”的运用; (6)望文生义,如【典例1】A项中对“势如破竹”的运用和【典例2】A项中对“目不窥园”的运用。 (7)搭配不当,如【典例2】B项中对“沧海桑田”的运用;C项中对“歇斯底里”的运用。,解释成语切勿望文生义。生活中,很多人不 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 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 是中考常考的。如: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 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 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首,最先, 最早;当,面对;冲,要冲。而例句中把它理解为

8、“居首要 位置,起关键作用”的意思,与词义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1.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近义词,通常也叫同义词。 2.辨析近义词,必须结合实际语境,根据词语的具体功能,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共性”与“个性”,使“个性”与语境相匹配。 3.这类题目一般是提供一个特定的语境,列举一组或多组近义词,考查近义词辨析运用的能力。,【典例3】(2011东营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以隆重_中国共产党90周年为契机,热情_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 接连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_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从根本_

9、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A.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庆祝 歌颂 警告 铲除 C.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分析】 “祝贺、庆祝”:“祝贺”用于某人取得的成就或喜庆之事。“庆祝”一般用于对某一节日的纪念活动。 “讴歌、歌颂”:“歌颂”指颂扬功德。“讴歌”指歌颂、赞美,用于更正式隆重的场合。“警告、警示”:都有提醒、告知之意。“警告”语意较重,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团体,国家等。警示就是告诫示意,语意较轻。“铲除、剔除”:“铲除”对象可是抽象事物,也可是具体事物。如:铲除杂草。“剔除”重在挑出。如:剔除糟粕。 【答案】C

10、。,【典例4】(2011杭州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_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_到一千年以前。 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词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_。 A.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B.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分析】“优雅”是优美雅致的意思;“幽雅”指幽静雅致,用于音乐演奏应为“优雅”。“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追述” 指述说过去的事情。从句语境看应选“追溯”。“一气呵成”的意思是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比喻

11、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结合第句语境,用于文章的写作应为“一气呵成”。 【答案】A。,如何辨析近义词: (1)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2)从词性不同上进行辨析。如“置疑”与“质疑”:“置疑”:怀疑,词性上多作名词,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不可置疑。“质疑”:提出疑问,词性上多作动词。如:质疑问难。,(3)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如【典例3】中“警告”与“警示”,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4)从范围大小上进行

12、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5)从“具体”与“概括”上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前者是概括性的,后者是具体的。,(6)从对象不同上进行辨析。如【典例3】中的“祝贺”与“庆祝”,前者多用于某人取得的成就或喜庆之事,后者多用于对某一节日的纪念活动。 (7)从语体色彩上进行辨析。如“爸爸”是口语,“父亲”是书面语。,1.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最常用的一种意义称为基本义,由基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多义词的一种固定的比喻意义称为比喻义。 2.中考常见的考点是结合语境考查多义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典例5】(2010梅州中考)奇妙的汉语魅力无穷。读到诗

13、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有色彩却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_ _。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 答:_ _,【分析】此题考查对多义词的语境义的理解。第(1)题中“绿色”的意思显然不是本意,而

14、是引申义,引申为“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第(2)题考查对多义词的积累与运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从生活中的例子选取一个作答即可。 【答案】(1)示例: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能答出两小点,或意思对即可) (2)示例:辞职下海 下海:指经商。被迫下课 下课:指离开职位。被老板炒鱿鱼 炒鱿鱼:指解除工作关系。比赛中闯出黑马 黑马:指出乎意料获胜的竞争者。,理解、辨析多义词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弄清上下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词语的搭配和词语所修饰对象的特征,关键是分清其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典例5】中的“绿色”: 基本义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如“深绿”。 引申义

15、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如“绿色食品”。 比喻义比喻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的事物。如“绿色生活”。,1.关联词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的词语。关联词属于虚词范围,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2.中考考查关联词主要考查关联词的搭配和运用能力。,【典例6】(2010温州中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 000万吨,_可以使万吨的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为西南腹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因为 所以 而且 B.既 又 从而 C.既 所以 从 D.因为 又 而且,【分析】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根据语境可以看出,这句话的内容前半部分表并列关系,后半部分表因果关系。 【答案】B。,1.把握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使用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如【典例6】中的前半部分有两个“可以使”,表示并列关系,选项中表示并列关系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只有B项中的“既又”。,2.常用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一、成语判断题 1.(2011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