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380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7 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 学 目 的,1.掌握胰岛素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2. 熟悉磺酰脲类的作用、作用机制、应用与不良 反应。 3. 了解其他类降血糖药的作用及应用。,糖尿病概述,胰岛素绝对或相对 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为 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性 疾病。 持续的高血糖会引 起多器官的损害、功能 异常或衰竭。,急性并发症: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酮症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脑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皮肤及其它:皮肤溃疡、皮肤真菌感染、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型糖尿病 -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nsulin dependen

2、t diabetes mellitus,IDDM) 自身免疫机制引起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 型糖尿病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B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分型,治疗的药物 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与遗传因素有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依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口服降血糖药,第一节 胰岛素(insulin) 胰岛 A()细胞 占25%,分泌胰高血糖素 B( )细胞 占60%,分泌胰岛素 D()细胞 数量较少,分泌生长抑素,胰 岛

3、素(insulin) 来源: 由胰岛B细胞分泌、为51个AA的小分子蛋白质。 多由猪、牛胰岛提取,也可通过DNA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获得,优点: 减少过敏反应; 减少胰岛素抵抗; 局部注射脂肪萎缩少。,为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吸收快,尤以前臂外侧和腹壁明显。 T1/2 9-10分钟,作用可持续数小时。 主要在肝、肾灭活 肝:经谷胱甘肽转氨酶还原二硫键,再由蛋白水解酶 水解成短肽或氨基酸; 肾:被肾胰岛素酶直接水解 为延长时间,用碱性蛋白(精蛋白或珠蛋白)与之结合,再用少量锌使之稳定,注射后沉淀缓慢释放吸收,常用胰岛素制剂作用比较,药理作用: 1. 糖代谢: 血糖 1

4、)促进组织对糖的转运与摄取 2)加速糖的氧化 3)加速糖元合成 4)抑制糖元异生和分解,2、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合成; 抑制分解;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 3、蛋白代谢: 促进蛋白质合成 ,抑制分解 ; 增加氨基酸的转运。 4、促进细胞外K+内流 5、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肾血流,胰岛素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1、糖尿病 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1)I型糖尿病 2)II型糖尿病 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血糖药不能控制的 3)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 4)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2、纠正细胞内缺钾(GIK极化液),【不良反应】,1低血糖反应 多为胰岛素

5、过量或未按时进食所致。表现为饥饿、 虚弱、出汗、心悸、苍白、头痛、震颤、情绪不稳等。 严重时出现低血糖休克,表现为惊厥、昏迷 甚至死亡。 轻者可饮糖水或进食,重者需立即静注高渗 (50%)葡萄糖。,2过敏反应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极个别发生过敏性 休克。 原因:动物来源胰岛素为异体蛋白,有抗原性; 胰岛素原或其碎片的杂质有免疫原性; 预防与治疗: H1受体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用人胰岛素和提高制剂纯度来预防反应。,3胰岛素抵抗,急性抵抗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创伤、 感染、情绪激动 等)所致。办法是消除诱因并加大用量。 慢性抵抗 产生了抗受体的抗体; 受体数目减少; 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

6、统失常。,胰岛素抵抗经常伴随着较多的其它异常,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及高尿酸血症,此外胰岛素抵抗还多伴随着久坐的生活方式。 分子生物学上的异常可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表达的降低; 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 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突变也将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少见),4皮下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和皮下脂肪 萎缩等 女性多于男性 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一、胰岛素增效剂 二、磺酰脲类 三、双胍类 四、-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一、胰岛素增敏药 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环格列酮 pioglitazone 吡格列酮 ciglitazone,恩格列酮 englitazone,胰

7、岛素增敏药-噻唑烷酮类化合物,罗格列酮 ( rosiglitazone) 环格列酮 ( pioglitazone) 吡格列酮 ( ciglitazone) 恩格列酮 ( englitazone),能改善B细胞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相关的代谢紊乱,对型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疗效明显,【 药理作用】,1、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浆胰岛素及游离 脂肪酸水平明显降低,2、改善脂肪代谢紊乱,显著降低NIDDM患者的甘油三酯,增加总 胆固醇和HDL-C的水平。,3、对NIDDM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抑制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增 生,抗动脉粥样硬化。,4、改善胰岛B细胞功

8、能,增加胰腺胰岛面积、密度和胰岛中胰岛素 的含量,而对分泌本身无影响。,减少细胞死亡来阻止B细胞衰退。,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等。 曲格列酮对极少数高敏人群具有明显的肝毒性。,【临床应用】,胰岛素增敏药,二、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 (D860, 甲糖宁) 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 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 格列吡嗪(gliqridone,灭糖灵、瑞怡宁) 格列美脲(glimepiride) 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 格列喹酮(糖适平、糖肾平),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药理作用: 1.

9、 降血糖作用:对正常人和胰岛功能尚存者 1)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2)降低血清糖原水平; 3)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 4)减少胰岛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减慢肝的消除; 5) 促进生长抑素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2.抗利尿作用: 格列本脲和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分 泌,对尿崩症有效。 3.抑制凝血功能 使血小板粘附力减弱,刺激纤溶酶原的合 成。,临 床 应 用: 1、糖尿病:II型糖尿病 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2、尿崩症: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释放,不 良 反 应: 1、消化道反应: 2、C.N.S:氯磺丙脲大剂量时镇静、嗜睡 3、肝损害: 4、粒C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溶血性贫血;

10、 5、持久性低血糖:氯磺丙脲多见,【药物相互作用】,1. 血浆蛋白结合: 水杨酸类、磺胺类、保泰松、双香豆素和甲氨喋呤等。 2. 肝药酶抑制剂: 如氯霉素、异烟肼等 3. 噻嗪类、皮质激素等合用使药效降低,三、双 胍 类 甲 福 明 (二甲双胍) metformin 降糖片 苯乙福明 (苯乙双胍) phenformin 降糖灵,【作用和用途】,抑制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 2. 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肌肉无氧酵解; 3.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4. 抑制糖异生; 5. 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抑制胰岛素拮 抗物的作用; 6. 降低血浆LDL和VLDL的水平(二甲双胍),对正常人不影响

11、,对胰岛功能无要求,临床应用: 轻、中度型糖尿病,尤为有胰岛素耐受的肥胖者。与磺酰胺类合用于中、重度病人。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 2)乳酸性酸血症、酮血症(美国等国家已禁止使用),四、-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阿卡波糖 作用: 抑制小肠中-G.S苷酶的活性淀粉分解为G.S的速度减慢,葡萄糖吸收。 应用: 1)轻型糖尿病(单用); 2)采用磺脲类治疗餐后高血糖控制不理想的II型者。,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 (repalinide),促胰岛素分泌药,可以模仿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 作用机制 ,与磺脲类相同, 临床应用 ,二型糖尿病患者,适用于糖尿病肾病者,IDDM,胰岛素抵抗,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明显升高者,胰岛素,罗格列酮,格列苯脲,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该用什么药?,思 考 题,1、胰岛素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2、口服降血糖有哪几类?比较他们的作用与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