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347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代谢综合症和心血管病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健 康 是 什 么 ?,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2,健 康 的 标 准,1.充沛的精力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变化。 5.能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无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3,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服务 生物遗传因素,4,亚 健 康 医学家把健康称为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人体第二状态,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又称慢性

2、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 WHO(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发现,世界70的人正处于一种“似病非病”的状态 亚健康的常见表现有:易疲劳、常生病、胃口差、头痛、失眠、焦虑等 该状态“自感不爽”,但在医院检查、化验,却又找不到具体的病因,5,亚 健 康 亚健康常见人群多为脑力劳动者:白领、办公室人员和知识分子 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有自身原因,如长时间工作疲劳,睡眠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酗酒、吸烟、偏食等),体质虚弱,缺乏锻炼等,也有外界原因,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其中营养不平衡,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是导致亚健康的一个直接成因,6,亚 健 康 的 原 因,超负荷作业 睡眠不足 营养不到位(脂肪,食盐

3、摄入过多,维生素摄入不足) 运动不得当 心理不健康 环境因素 雌激素缺乏,7,压力之下,8,典型生活方式,9,走 出 亚 健 康,生活节奏要有规律 全面均衡适量营养 适当进补 适度运动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心理健康 定期检查(测体重身高,测血糖 血脂血压),10,代谢综合症,Reaven GM. Annu Rev Med 1993; 44:12131,肥 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 素,胰岛素抵 抗,糖尿 病,脂代谢紊 乱,高血 压,11,中华糖尿病学会(CDS)建议,超重或肥胖 BMI25.0(kg/m2) 高血糖 FPG6.1mmol/L(110mg/dL)及(或) 2hPG7.8mmo

4、l/L(140mg/dL)及(或) 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高血压 SBP/DBP140/90mmHg及(或)已确认 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血脂紊乱 空腹血TG1.7mmol/L(150mg/dL)及(或) 空 腹HDLC0.9mmol/L(35mg/dL)(男) 或1.0mmol/L(39mg/dL)(女)。,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 4项组成部分中的三项或全部者:,(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156-161),12,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一、与心血管病有关的组成成分 1、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 2、胰岛素抵抗,可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3、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 4、血脂紊乱

5、(高TG血症,低HDL血症) 5、高血压 6、高尿酸血症 7、血管内皮功能缺陷,低度炎症状态及凝溶异常(微量 白蛋白尿,CRP及PAI-1增高等),13,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二、可伴代谢综合征的疾病 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发展至非酒精性 脂肪肝炎 2、多囊卵巢综合征 3、痛风 4、遗传性或获得性脂肪萎缩症,14,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病、 糖尿病的关系,代谢综合征各有5个组成成分,其组成成分越多,CVD和DM发病率越高. 美国WISCONSIN州年龄43-84岁4423人中,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等于或大于4个者,比没有者,CVD危险增加5.86倍, DM危险增加33.67倍.,(Diabete

6、s Care 2002;25:1790-1794),15,WHO成年人BMI分级标准,16,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2000,分类 体重指数(kg/m2) 相关疾病危险度 正常范围 18.5-22.9 平均水平 超重 2324.9 轻度增高 肥胖 25-29.9 中度增高 严重肥胖 30.0 严重增高,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诊断建议,17,三个不同的超重、肥胖诊断标准,超重 肥胖 WHO 25kg/m 30kg/m 亚太 23kg/m 25kg/m 中国 24kg/m 28kg/m (周北凡 肥胖工作组),18,诊断,女性,2尺4寸(80cm) = 危险度增加1,男性,2尺7寸(90cm) = 危

7、险度增加1,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2000,诊断腰围:腹腔内脂肪量的代表性指标,19,四个不同的腰围诊断的标准,男 女 ATP 102cm 88cm 亚太地区 90cm 80cm 中国(周北凡) 85cm 80cm WHO(腰臀比) 0.9 0.85,20,肥胖(尤其腹部肥胖)增加 冠心病,卒中危险,21,肥胖的后果,22,常见肥胖相关性疾病的相对危险度,23,腰围增大与CHD危险性增加相关,Lean MEJ et al. Lancet 1998; 351: 853-6,24,肥胖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0,10,20,30,40,25,25-26,27-29,30,BMI,女性,男性,发病率%,

8、NTFPTO, Arch Intern Med 2000; 160: 898-904,25,不同BMI进展为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0,5,10,15,Colditz GA, et al. Ann Intern Med 1995; 122: 481-86,年龄和体重变化校正RR,22,22-24.9,25-29.9,30-34.5,35,BMI,1.0,2.0,4.4,9.2,13.5,114 281 护士,随访14年,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26,随肥胖病程延长,2型糖尿病 患病率增加,0,10,20,30,40,50,60,70,30,肥 胖 病 程 (年),病 例 数 (%),Pontiroli

9、 AE, Galli L. Acta Diabetol 1998; 35: 130-6,n=760 卡方检验 p0.001,27,肥胖的病因学,28,体重增加的生理机制,29,高脂饮食促使体重增加的机制,脂肪性食物 : 口味好 易咀嚼 不易产生饱食感,脂肪,蛋白质或 碳水化合物,能量 9 千卡/克,能量 4 千卡/克,30,是什么引起中国肥胖人口急剧增加?,由于动物性食品摄入和烹调油用量的增加,引起脂肪摄入增加? 饮酒和高糖饮料? 交通工具由汽车或助动车代自行车或步行? 电梯代替楼梯? 家用电器的普及? 电视收看增加而休闲活动却不断减少?,31,该起来动动了,32,啤酒肚,33,总 结,肥胖是

10、一慢性疾病,必需治疗 与伴发疾病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 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由于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脂肪引起,34,什么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发生异常变化,即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35,什么是胆固醇?,胆固醇是存在于体内的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如维持神经细胞工作,参与合成各种激素等 胆固醇可以由食物吸收,也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脂质成分,与血液中的蛋白结合而转运于全身 包含两种重要成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引起动脉粥样

11、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保护因子,36,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心血管病学会1997年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对没有冠心病也没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遗传史等)的病人,TC6.24mmol/L(240mg/dl), LDL-C4.16mmol/L (160mg/dl)须进行治疗 对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人,TC5.72mmol/L(220mg/dl), LDL-C 3.64mmol/L(200mg/dl), 就应开始治疗 对已有冠心病的病人,TC5.20mmol/L(200mg

12、/dl), LDL-C3.12mmol/L (120mg/dl)就应开始接受治疗,37,高脂血症的分类,高胆固醇血症:TC, LDL-C 混合型高脂血症:TC , LDL-C , TG 高甘油三酯血症:TG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临床上多采用简易分型法,将高脂血症分为 4型,38,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血脂的异常与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相关死亡密切联系 高脂血症已被公认为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大独立的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也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三高症) 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等多种疾病,高脂血症的危害,39,哪些人

13、群必须警惕高脂血症,以下人群应注意定期监测血脂: (1)中老年人 (2)大量吸烟者 (3)缺乏运动者 (4)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 (5)肥胖者 (6)遗传因素 (7)同时伴有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者,40,如何诊断高脂血症?,血液检查:测定血液中TC、LDLC、HDLC和 TG的水平 血脂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3天内避免大量进食动物类食品,特别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奶油、动物内脏等,以免影响血脂水平 检查前要空腹,抽血前要避免剧烈的活动 检查前最好停用降血脂药,41,控制高脂血症的重要性,国内外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已经证实: 全面降低血脂不仅可将血脂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低血液粘稠度,软化血管

14、,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可使患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数据表明,40岁男性中总胆固醇水平降低0.6mmol/l(23.2mg/dl),可使冠心病的风险降低54%,42,血压的定义与分类,43,高血压的危害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冠心病和脑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并发症:心肌梗塞、心脏肥大、心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眼底变化和脑中风等。 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心肌梗塞、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脑中风和猝死。,44,高血压的危害性(续),如果把人群分成不同的年龄组,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死亡率也会相应增高 以男

15、性30-39岁年龄组为例 血压在130/90mmHg时,相应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4倍 血压在140/95mmHg时,相应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5倍 血压在150/100mmHg时,相应死亡的危险性增加5倍。,45,高血压的发病因素,肥胖:身高体重指数25为超重;30为肥胖; 身高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高盐饮食:饮食中盐(钠)的摄入量和血压有显著相关性。高钠饮食是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饮酒 除了以上三大因素之外,高血压的发生还与吸烟、遗传种族、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口服避孕药物有关。,46,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高血压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特别是早期和轻度高血压病人,常常被忽略,不容易引起患者本人和医生的警惕。 高血压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整个头部持续的闷痛、钝痛)。 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至少应每年测量一次血压。,47,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心脏肥大,心功能衰竭、脑中风、肾功能减退以及视网膜病变等等。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 高血压可以引起各种类型的脑中风,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最直接的原因。 高血压可以引起慢性能脏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