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相关知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344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囊相关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胆囊相关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胆囊相关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胆囊相关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胆囊相关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囊相关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囊相关知识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胆囊的解剖,胆囊位于腹部的右侧,肝脏的下面。胆囊储存和浓缩肝脏产生的胆汁,并把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帮助脂肪消化。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及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内 。,胆囊炎的定义,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胆囊位于肝脏下面,正常胆囊长约812cm,宽35cm,容量约为3060ml。有人说胆与胆量有关,胆切除后,胆量就变小,这是完全无科学依据的,胆囊通过胆管与总胆管相连,胆囊有什么功能呢?,胆囊作用,(1)储存胆汁:一个饥饿的人(即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消化需要的时候,再由胆囊排出,所以胆囊被称为“胆汁仓库”。同时又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

2、作用。 (2)浓缩胆汁:金黄色碱性肝胆汁中的大部分水和电解质,由胆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胆汁中有效成分储存在胆囊内,变成棕黄色或墨绿色呈弱酸性的胆囊胆汁。 (3)分泌粘液:胆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护胆道黏膜,不受浓缩胆汁的侵蚀和溶解。 (4)排空: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一般讲,进食脂肪半小时,胆囊即可排空。,胆囊生理功能,浓缩和储存胆汁 排出胆汁:胆囊收缩素 分泌粘液:20ml/d,保护润滑胆囊粘膜,特殊检查,B超:首选,适用于胆道结石、肿瘤、黄疸的鉴别诊断,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胆囊结石的准

3、确率为9298%。 CT和MRI,1、急性胆囊炎 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2、慢性胆囊炎 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流行病学,女性,40

4、岁,肥胖或多次妊娠多见 近年来,胆囊结石多于胆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多于胆色素结石,病因,胆结石病因,胆道感染 胆管异物 胆道梗阻 代谢因素:主要与脂类代谢有关。 胆囊功能异常 其他因素,胆囊炎病因,梗阻因素 感染因素:主要为大肠杆菌。 化学性因素: 高浓度胆盐,胰液返流进入胆囊。 其他因素: 如胆囊动脉血栓形成,致胆囊缺血坏死、穿孔; 创伤、手术等。,急性胆囊炎病理分类,单纯性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 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临床表现,胆绞痛: 脂餐诱发、睡眠时、阵发性、向肩背放射 胃肠道症状: 腹胀、恶心、呕吐、嗳气 继发性病变: Mirizzi综合征:胆囊炎、胆管炎、梗阻性黄疸 胆囊积液、胆

5、管结石、胰腺炎、胆囊癌 感染中毒症状: 寒战高热、中毒性休克。 T、P、WBC 胆囊坏疽、穿孔,WBC20000/mm3,体征,Murphy征阳性: 在右肋缘下胆囊区触诊时,嘱病人深吸气,至胆囊被触及时,病人因疼痛而停止呼吸。 腹膜刺激征。 可扪及肿大胆囊。 黄疸。,如果胆囊严重感染、发炎,或有巨型的胆石,则要开腹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切口就在右腹部、肋弓下。术中推开肝脏暴露胆囊,切断连接肝脏与胆囊的血管和胆管,取出胆囊,并检查胆总管是否被石头阻塞。如果合并有感染,则需要留置一条小的管道引流数天。,胆囊结石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 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

6、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 慢性胆囊炎: 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多饮开水和果汁(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胆囊炎、胆石症,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 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 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LC: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腹腔引流管,1.及时妥善固定

7、引流管, 2.防止各类引流管的扭曲、受压、堵塞,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3.顺向挤压引流管,避免被血凝块阻塞 4.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引流的速度 5.胆漏的发生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无异常,23 d可拔除引流管。,*,20,T管一般置于胆总管下段,由戳口穿出后缝于腹壁。 T管为乳胶制品,全长约40cm,有双臂伸出,形似T字。 凡施行总胆管切开取石或探查时,均需放一根T管引流,把胆管内的残余泥沙样结石及含毒素的胆汁排出体外,其目的是支撑胆道,引流胆汁,以减轻胆道因手术创伤而造成的水肿、炎症,并防止胆汁外流。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折叠。引流袋的位置在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

8、口的高度,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但也不能过低以免胆汁流失过度。注意无菌技术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接头处以0.5%碘伏擦拭 观察记录胆汁的量、色、质及有无沉淀物。胆汁正常为金黄色或墨绿色,清亮而无杂质,术后初期, 每天引流量维持在150-200ml左右,随着炎症的消退,可达300-600ml,T型引流管,术后12天胆汁显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显黄色。若呈褐色,混浊,则可能有出血,感染,应报告医生。 术后10-14天,患者无腹痛,黄疸等,可先夹管,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下段是否通畅,若通畅考虑拔管, 拔管前在餐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观察有无饱胀,腹痛,发热,黄疸等出现,1-2日后拔管,T管拔除后,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24-48小时会自行封闭,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体温变化,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腹痛等情况。如造影发现结石残留,则需要保留T管6周以上,患者需要带管出院,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和示范T管的护理,并让患者及家属操作,直到掌握为止,并强调带管者要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脱出,拉扯伤口。拔管后定时复查,不适随诊,*,22,T型引流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