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6334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筹划——第九章ppt幻灯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收筹划,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9.1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及基本计算方法 9.2 个月工资收入不平衡时的税收筹划 9.3 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 9.4 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9.5 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 9.6 合理选着兼职收入形势 9.7 职工集资利息与工资的统筹安排 9.8 高工资者可以通过注册公司实现税收筹划 9.9 个人转让房产的税收筹划 9.10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 9.11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纳税中的税收筹划,学习目标,9.1.1工资、薪金所得,1)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 对以下几类纳税人,可以适用附加减除费用,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2800元: 一是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国人员; 二是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的外籍专家; 三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的个人。 华侨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 2)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见表9-1。P211 3)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20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9.1.2 个体工商户

3、的生产经营所得,1)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额。其中,“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同时,根据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2000元/月)。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从业人员的工资扣除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2)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

4、5%35%,见表9-2,。P212 3)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9.1.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1)应纳税所得额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指按月减除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税率 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相同的超额累进税率。 3)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扣除有关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的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以每次收入额扣除80

5、0元后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可以减除20%的费用,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加征五成(该部分收入实际适用的税率为30%);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该部分收入实际适用税率为40%)。 3)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照收入总额的不同,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9.1.4 劳务报酬所

6、得,9.1.5 稿酬所得,1)应纳税所得额 稿酬所得以每次的收入额扣除有关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额。“有关费用”的扣除标准与”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相同。 2)税率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因此实际适用税率为14% 3)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照收入总额的不同,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14%,9.1.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1)应纳税所得额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的收入额扣除有关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额。“有关费用”的扣除标准与”劳务报酬所得

7、“项目相同。 2)税率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3)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照收入总额的不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20% 9.1.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全部收入额为应纳所得额。 2)税率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3)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9.1.8 财产租赁所得,1)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租赁所得以每次的收入额扣除有关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额。“有关费用”

8、的扣除标准与”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相同。“每次收入额”指一个月内取得收入。 2)税率 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3)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照收入总额的不同,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20%,9.1.9 财产转让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转让所得以财产转让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税率 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3)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9.1.10 偶然所得 偶然所

9、得以全部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应纳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应纳说所得额20% 9.1.11 其他所得 对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应征税的其他所得,应以全部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即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9.2 个月工资收入不平衡时的税收筹划 【案例9-1】某医药设备公司实行效益工资,每月的工资额按照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在每月发工资时为员工代扣个人所得税。某销售人员李先生在2009纳税年度里,1-12月的工资情况,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如下表。,李先生全年收入为623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6320元。,【筹划方案】

10、该公式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设计税收筹划方案: 全年应纳所得额=62300-200012=38300(元) 最佳月应纳所得额标准=3830024=1595.83(元) 最佳年终奖金标准=383002412=19150(元) 可见,最佳税收筹划方案就是,每月工资为3959.83元(1595.83+2000),年终奖金为19150元。这时李先生的年收入总额与原来持平,但税负明显减少。 一是每月工资应纳税额: 每月工资应纳税额=1595.8310%-25=134.58(元) 二是年终奖金应纳税额: 年终奖金应纳税额=1915010%-25=1890(元) 李先生全年应纳税额=134.5812+1890=3

11、504.96(元) 这项税收筹划的最终结果就是,李先生的全年应纳税额比原来降低了2815.04元(6320-3504.96),超过原应纳税额的40% (2815.046320=44.54%)。,9.3 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 【案例9-2】马教授经常应邀到外地讲学,并获得一定的劳务报酬。某月,一外地机构邀请马教授讲学。对方提出,本次马教授讲学的报酬为6000元,交通、食宿等费用由马教授自理。经估算,这些费用约为2000元。按照以上情况,马教授应就6000元的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为: 应纳税额=6000(1-20%)20%=960(元) 其中,括号中的20%是马教授该项所得

12、的费用扣除标准,后面20%是马教授该项所得适用的税率。 【筹划】马教授应与对方协商,争取有对方支付有关的交通、食宿费用,以降低自己的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以上2000元费用有对方支付,那么马教授的全部收入就只有40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4000(1-20%)20%=640(元) 与筹划前相比,马教授的税所负担降低了320元,占原应纳税额的1/3。,9.4 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9.4.1 尽量将劳务报酬所得分次计算 【案例9-3】演员王某与一演出经纪公司签订一项合约,由该经纪公司安排王某分别在2010年9月30日和10月5日参加两场晚会的演出,每场演出支付劳务费200

13、00元,共计40000元。该经纪公司在10月5日全部支付以上劳务费用时,按照40000元收入为王某代扣了个人所得税,即: 王某应缴纳所得额=40000(1-20%)=32000(元) 王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32000-20000)30%=7600(元) 【筹划】王某承担税负较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其使用了劳务报酬所得中的加成征收规定。但如果能将两场演出分别签订合约,每次演出报酬任为20000元,则王某的税收负担变为: 每次演出的应纳税所得额=20000(1-20%)=16000(元) 每次演出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600020%=3200(元) 王某共需缴纳个人所得税=32002

14、=6400(元) 与原来相比,王某的税收负担降低了1200元,占原应纳税额的16%。,9.4.2 将不同劳务报酬项目分别计算 【案例9-4】大学英语教师张某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人提供劳务并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10年2月,张老师参加了一个估计学术会议的同声翻译工作,取得5000元收入,另外还应邀为另一高校作大学英语六级串讲,收入2000元。 将以上两项收入合并计算纳税,那么其税收负担为: 应纳税所得额=(5000+2000)(1-20%)=56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560020%=1120(元) 【筹划】如果张老师将以上两项收入分别计算,税收负担为: 翻译劳务应交税=5000(1-20%)2

15、0%=800(元) 讲学劳务应交税=(2000-800)20%=240(元) 张老师2006年11月总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040元(800+240)。 将两项收入分别计税后,张老师少缴纳了80元(1120-1040)个人所得税。,9.5 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 9.5.1 个人收入捐赠的免税规定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另外国税发2000第024号文件规定,个人所得用于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

16、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经批准,可以全额在下月或下次或当年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扣;不得结转抵扣。 9.5.3 捐赠超过扣除限额时可以分期捐赠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捐赠超过扣除限额部分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当个人进行较大数目捐赠时,可能会面临即要捐赠又要纳税的尴尬。对此,纳税人可以选择捐赠款分期到账的方法。 9.5.4 所得项目与扣除限额的统筹规划 同样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捐赠超过扣除限额部分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纳税人为了避免面临即要捐赠又要纳税的尴尬,还可以采用在不同的个人所得项目之间进行筹划。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计税的方法,相应地,当个人进行捐赠时,捐赠限额也应当分项计算。,9.6 合理选着兼职收入形势 【案例9-8】王某事某国有企业员工,但由于企业停产,每月只有300元的基本工资收入。同时王某经朋友介绍在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