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16106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青海、宁夏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精品解析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青宁高三联考文综试题历 史1.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A.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墓葬制度凸显贵族特权,而是强调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A排除;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政权稳定的

2、信息,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乐制度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A.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统治者“无为而治”C. 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D.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汉代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故自耕农经济得以发展,故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属于政策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排除;

3、西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西汉后期至东汉,故B排除;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词“根本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3.春秋学(春秋学的主要特点是“舍传求经”,他们在“舍传求经”时以“明王道”为原则)正统论自北宋庆历年间兴起,至南宋愈来愈盛,“华夷之辨”成为两宋时代的思想主题之一。这一意识的兴起A. 表明传统天下秩序趋向崩溃B. 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C. 反映出中原制度文化的优势D. 阻绝了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两宋之际,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基

4、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了春秋学正统论与“华夷之辨”盛行的局面,故B正确;两宋时期传统天下秩序并没有趋向崩溃,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其它文化与中原制度文化比较,故C排除;两宋时期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频繁,故D排除。4.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出A.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 内阁已经取代六部C. 内阁权力不受制约D. 君权受到内阁制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反映了内阁借皇

5、帝权威获得实际权力,本质上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结果,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内阁已经取代六部,故B排除;内阁权力源于君主,并不是不受制约,故C排除;君权至上,并非受到内阁制约,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明代内阁制度的实质,结合材料信息“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即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排除无关选项。5.洋务派引用中国传统典籍来证明西学之天文算学、化学、重学、气学等均源于中学,认为这些科技不过“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技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洋务派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 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B. 推翻中体西用学说C. 全面学习西

6、方文明D. 坚持文明优越理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学中源”思想,这有利于洋务派缓解与顽固派的矛盾,从而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故A正确;“西学中源”思想为洋务运动减少阻力,并不是推翻中体西用学说,故B排除;洋务派并非全面学习西方文明,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坚持文明优越理论,而是说明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的目的,故D排除。6.1930年5月中旬大公报为陕西某事连续配发了以下社评。这反映出5月12日为陕灾致最后之呼呼5月13日各尽我之救命责任5月14日各竭其力,各尽其心5月15日陕灾之造因及目前之转机A. 众多报纸媒介密切关注灾情B. 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C. 大众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D

7、. 媒体关注政府救灾力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只反映了大公报的社评,并不能说明众多报纸媒介都密切关注灾情,故A排除;仅凭材料也不能体现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故B排除;材料“为陕灾致最后之呼呼各竭其力,各尽其心”反映了大众传媒与社会在陕灾问题上的互动关系,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媒体关注政府的救灾力度,而是呼吁社会各界救灾,故D排除。7.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系息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 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B. 激化了国共

8、两党之间的矛盾C. 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D. 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布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有利于保证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动员体制,不是强化国民党的专制独裁,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故B排除;1942年抗战处于相持阶段,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时间“1942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战的大背景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8.下面为19491952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项目19491950195119

9、52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比重11.8828.8342.7156.04自产自销比重88.1271.1757.2943.96A.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B. 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C. 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 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答案】B【解析】【详解】19491952年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A排除;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当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比重上升,说明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故B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营工业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故C排除;19491952年并未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D排除。9.古希腊学者安提丰从人的生存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

10、行为,自然所确定的利益是一种自由自在不受外力强制的利益。据此可知,安提丰A. 具有人文精神B. 反对奴隶制度C. 反对神灵崇拜D. 注重物质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自然所确定的利益是一种自由自在不受外力强制的利益”反映了重视人的生存和利益的思想,这具有人文精神,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反对奴隶制度的思想,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反对神灵崇拜的信息,故C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注重物质生活,而是重视人的生存和利益,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自然所确定的利益是一种自由自在不受外力强制的利益”,学生可以结

11、合所学知识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0.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A. 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 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 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 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反映了卢梭反对彻底的直接民主,提倡选举实行精英贵族政治,这说明他认识到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消灭社会的不平等的信息,故A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卢梭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故C排除;材料虽未

12、反映“主权在民”的思想,但并不能说明卢梭没有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故D排除。11.18世纪后,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攀升。1700年,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1.7人,至1800年,则上升到2.5人。这一现象的出现A. 缩小了贫富差距B. 维护了人民的权益C. 缓解了阶级矛盾D.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的人数增加,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剩余,1800年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剩余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工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故D正确;材料与缩小贫富差距没有直接联系,故A排除;剩余农业劳动力流向工厂并不能维护人民的权益,故B排除;劳动力流向

13、工厂也没有缓解阶级矛盾,故C排除。12.下图是1953年美国某刊物刊登的一幅有关当时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当时A. 美苏争霸的态势进一步加强B. 美国的冷战言论受到抨击C. 苏联对美国已放弃军事对抗D. 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1953年处于冷战时期,材料漫画以大炮代表美国“自由世界的防御”,以镰刀、铁锤代表苏联的“和平攻势”,这讽刺和抨击了美国的冷战政策,故B正确;漫画主旨并不能体现美苏争霸的态势加强,故A排除;1953年苏联没有放弃对美国的对抗,故C排除;漫画当中苏联的“和平攻势”并不能说明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故D排除。13.阅读材料,完成

14、下列要求。材料一 “嘉靖偿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痴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新、阔、亭、数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壳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摘编自陈高胜隆庆开

15、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材料二 1898年,清廷下话:“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峰(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成成时期的3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摘编自杨天宏近代中国自开商峰研究述论材料三 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令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整理自候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