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826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盐城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主要问题,1、教学目标的基本概念 2、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体系 3、教学目标的内容 4、为什么要制定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的要求 6、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 7、教学目标的制定 8、案例,1、教学目标的基本概念,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通常是指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应用是以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为依据的。,1.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的规定和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指导一各类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

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阶段教育目的:“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任务:深造、走向社会。 普通高中:主要是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1.2.1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钟启泉现代课程论)。其实质是教材。 课程指在学校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 (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内容、形式、技术等。,1.2.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

3、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学习结果的预期。 高中数学课程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1.2.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中介行为的具体描述,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具有导向性与调控性的功能。 行为主义认为: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教学目标是一

4、个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成: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的层次。 必须以教学大纲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总目标。,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

5、高教学效率。,1.3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控制功能。教学目标预先就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一一落实的过程。一切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进行。,激励作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6、 评价功能。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进行科学的测试、确定客观评价标准的基础。,1.4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主要区别,教育目的是对人的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是由国家制定的。 课程目标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要达到的要求,是由国家和专家制定的。 教学目标是有不同学科的、不同层次的。是由专家和教师制定的。,2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体系,数学教学总体目标,数学教学模块目标,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课程教学具体目标,2.1高中数学课程总目标,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

7、进步的需要” 1、数学素养 2、个人发展、社会需要 3、误区:教师个人利益的需要,2.2高中数学教学具体目标,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 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

8、做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3模块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的内容,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陈述性、程序性(运算)。 过程与方法:程序性(思维)、策略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4为什么要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具体说来主要有四种功能: 第一,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

9、选择提供依据。 第二,为课程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第三,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第四,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5教学目标的要求,整体性:即一方面教学目标的各级水平划分和制定要保持课时教学目标整体要求,另一方面每课时教学目标要保持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要求。 一致性: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与教学大纲中提到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保持一致。 层次性:就教学目标本身而言,教学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到。,针对性 :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在制定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为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要如何调整的问题。 可测性 :教学目标中各级水平的表述要选择外显、可测的

10、行为动词。 时间性:教学目标通常是指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 此外,要力求目标简明、具体、易于接受。,6.1教学目标的表达形式,知识包括三类: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指知识的内容,程序性知识主要指技能;策略主要体现为能力,涵盖了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种:行为性目标(也称结果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也称体验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6.2三种目标表达形式的适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三种表述方式来表达,即从三个方面来规范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1、适合于用行为目标来表述,强调的是每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适合于用生成性目的表述,注重的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适合用表现性目标表述,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6.3.1.1行为性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如:刻画、理解、归纳、抽象、比较、判定、会求、会画、能、运用等行为动词。,6.3.1.2行为性

12、目标的优点,行为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6.3.1.2行为性目标的缺点,第一,如果教学目标都采取行为目标的形式,那么教学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难以测评、很难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被忽视而消失; 第二,行为目标将学习分解成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认为各个部分是可以分别对待的,这就破坏了学习的整体性,不利于通过整体性学习来陶冶学生的个性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发展; 第三,事先明确规定教学目标的做法也存在问题,因为这些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很可能成为不适合实际情况、强加给教师和学生的东西。,6.3.2.1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

13、成的教学目标。形成性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过程性、逐渐形成性,这克服了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可以带来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开放性,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切合教学的实际情境。如经历、观察、体验、操作、模仿、尝试等行为动词。,生成性目标认为:“最初的目的不过是一个试验性的草图。努力实现这个目的的行动才能检测它的价值”。他反对把某种外在的目的强加于教育,认为课程目标非但不是对教育经验的预先具体化,反而是教育经验的结果。 生成性目标依赖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 认为“教师即研究者”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6.3.2.2生成性目标的优

14、点,生成性目标则从目的的内在性出发,认为课程目标是内在于课程实施过程的,不是预设的、外在的,它重点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变化、能力形成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而不象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6.3.2.3生成性目标的缺点,第一,采用生成性目标,就要求教师不仅熟悉各门学科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而且要求教师有相当强的研究能力,能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而教师实际上是难于满足这些要求的,因为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即使教师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也不一定愿意采用形成性目标,因为这需要大量额外的工作; 第三,采用形成性目标,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教学目标

15、的导向,这将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知识对自己最有价值,致使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盲目性。,6.2.3.1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注重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首创性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表现性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如领悟、获得、形成、内化、发展等行为动词。,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遭遇中每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艾斯纳区分了教育的两种目的,一个是使学生掌握现成的文化工具,另一个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反应。表现性目标旨在成为一个主题,学生围绕

16、它可以运用原来学到的技能和理解了的意义,通过它扩展和拓深那些技能与理解,并使其具有个人特点。应用一种表现性目标,人们期望的不是学生反应的一致性,而是反应的多样性。 艾斯纳基于自己从事的艺术教育领域,批判了行为目标的僵化,提出表现性目标作为补充。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摆脱行为目标的束缚,可鼓励学生有机会探索、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6.3.3.2表现性目标的优缺点,其优点在于能够使教学目标适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实现教育价值的多元性。 其缺点是,难以起到行为目标所能起到的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难以保证学生掌握他们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7教学目标的制定,三维目标不是独立达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种目标表达形式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对三维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教育目的为指导,以课程目标为基础,以教材为内容,以行为目标为主要表达形式,三种表达方式共同表达课堂教学目标。,7.1行为目标的设计步骤,目标分解是教学目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