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820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lh53子课题基于mrcdl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结题汇报材料-甘肃公司(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移动联合研发项目结题汇报报告 项目名称: TD MR技术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项目编号:2010_LH_53,2010年11月2日,联合项目课题组,一.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现有网络优化方法和手段中的不足及后续发展趋势,DT和CQT测试的局限性,统计指标发展趋势,仅能对有限的点和线测试,结果较片面;基于抽样样本,评估结果有一定偶然性;需保证测试样本数量足够大,费时费力;无法完全还原用户真实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尚未成熟,很多优化关键指标没有相应Counter;不同厂商对各话务统计项的计数器计数机制不一致,同一指标在不同厂商之间不具备可比

2、性;最小指标分析单位仅为小区或载频。,了解用户行为、有效支撑市场,基于现网用户的分析为客户体验管理CEM提供了依据,通过了解用户行为、使用习惯和话务分布,挖掘不同类型客户的潜力,进而创造差异化的客户体验营销,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客户忠诚度,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满足客户需求、达到客户预期,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网络规模不断壮大,用户对通信网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网络发展及客户对通信质量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及IT支撑手段才能保证网络质量达到客户的预期。,现有网管统计缺陷,网络规划优化的数据源正从宏观的性能统计Counter数据转变为用户级和时间级的DR(Detail

3、Record)数据,如测量报告MR,语音业务Call Detail Record和数据业务Session Detail Record; MR是真实的用户通过过程的测量,反映了网络的实际覆盖情况和用户业务分布情况; 海量的MR数据具有统计特性,宏观的反映了网络的特征。,基于用户感知的地理化呈现,通过收集MR数据,结合定位技术,实现地理化的呈现,将用户回放到使用的具体位置,真实还原用户感知,丰富了优化测试手段,全面、客观反映网络质量情况和用户感知。,实现各类业务有效评估,定期采集分析可掌握全网话务变化和业务发展的趋势,指导优化网络资源与拓扑结构,规划与话务量动态变化相匹配、并与未来网络扩容相结合的

4、TD网络,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最优的网络覆盖,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满意度。,一套可以全面衡量TD网络质量、性能以及充分反应客户感知的质量指标评估体系对TD网络建设、优化乃至市场决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意义,背景,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分工,TD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评估系统的建立,网规模型:网络结构评估、LAC区合理性;容量预测; 网优模型:覆盖评估;质量评估、导频污染、干扰等; 业务模型:话务模型、用户行为模型、业务热点区域; 模型修正,结果验证(弱覆盖、干扰、话务热点区域)。,总结MR分析规则及经验; 总结利用MR发现隐性问题的处理经验; 编写技术论文,系统阐述分析规则、分析过程、应

5、用案例及处理经验。,将所有小区的公共测量和专用测量报告按比例采集并存储到文件中; 处理所采集的测量报告,用于全网无线环境的评价; 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用户行为模式、用户分布等信息,为运维优化提供依据 。,信令采集和分析系统的建立,数据建模及模型分析,通过对采集指标进行分析,以及地理化的栅格呈现,可以直观的对网络情况进行掌握; 以覆盖指标为例:通过TA、AOA对测量报告的UE发射功率、ISCP、BLER进行均值和峰值的统计,可对小区的覆盖进行评价,统计全网所有小区的分布比例,可获得全网覆盖比例。,指标分析和地理化呈现,经验总结,1,2,3,4,1.3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第四阶段,汇总和总

6、结,第一阶段,数据收集和理论研究,第二阶段,解决方案制定,论证和完善TD定位技术 MR数据完备采集 栅格化地理呈现最佳实现方案,现网MR开启的性能评估,验证数据采集、定位精度、网络负荷变化等 研究网规、网优和业务模型 在专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MR工具需求定义、开发、测试,选取网元现网测试验证,根据输出成果,实施优化方案。 对优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前期的研究进行修订和补充,闭环反馈完善系统,收集整理以上各阶段成果,对设备实现方案、网优专题研究、软件工具开发、专项网优操作方法进行总结 形成一套成熟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高效优化方案,便于全网快速推广,2010年11月,第三阶段,实施及效果验证,20

7、10年1月-3月,第一阶段,数据收集和理论研究,2010年6-8月,第二阶段,项目实施,2010年7月-10月,第三阶段,应用及效果验证,一.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目 录,二、主要研究成果(整合后),2.1 项目主要内容,软件采用领先的B/S结构,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软件,无论是外场的DT工程师,还是机房的系统优化工程师,都可以实时分析MR各个指标统计值以及地理化结果,领先软件B/S结构,系统作为OMC-R增强功能进行部署,采用B/S架构,用户在PC终端(可复用OMT)上用IE浏览器即可访问系统服务,无需新增RNC板卡,系统直接连接RNC,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分析,极大的提高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同

8、时结合软件的B/S架构,极大限度的提升了网络优化效率,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系统架构,MR报告实时采集,问题小区详情显示: 上下行时隙干扰、UPPTS干扰、覆盖、上下行BLER,TD系统特有的TA+AOA方式进行定位,定位精度在200米以内,2.1 项目主要内容,指标分析以及地理化呈现,2.1 项目主要内容,RNC940的PCCPCH RSCP高于-95dBm的覆盖率为98.45%。 有1.55%的采样点低于-95dBm,说明这些呼叫的采样是在弱覆盖环境下进行的。,网络覆盖评估,2.1 项目主要内容,弱覆盖区域分析,地图和统计2种方式直观呈现覆盖弱场分布,覆盖弱场,覆盖弱场TOP统计,RNC940

9、下覆盖Cell id为6991,7641,1623等小区弱覆盖点高比例特征。 6991小区经过地理化展现,发现6991覆盖明显异常,需要排查该路段是否有阻挡。,网络覆盖评估,2.1 项目主要内容,质差区域分析,发现Cell id为7401小区误块率大于0.05%的采样点85.95%严重影响通话质量,质差TOP10,关联SIR,SIR异常分布,网络质量评估,2.1 项目主要内容,场景自动识别,越区覆盖,基站隐形故障,导频污染,根据MR数据来判断问题区域接入导频个数,在做出调整建议,较少干扰,提高用户感知度。,利用时间提前量(TA)与PCCPCH RSCP的二维统计数据,找出越区覆盖小区,根据MR

10、数据来判断,为提供分析室外小区覆盖室内的情况,来判断这些室外覆盖室内的区域是否需要增加室分覆盖以提高终端用户的感知度,专题应用,利用设备周期性内上报的MR数量来判断基站是否存在隐性故障,专题分析,2.2 主要创新点,Innovation Point 1 全程全网质量评估 突破传统DT、CQT测试抽样偶然性,由点线扩展到面,通过海量MR报告采集分析建立覆盖网络所有用户点的网络质量评估体系,Innovation Point 5 传承发扬现场优化经验 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固化现场优化经验,自动生成优化策略,高效完成优化定位,Innovation Point 4 创新二维MR指标体系 通过二维MR指标分

11、析,实现anyone、anywhere、anytime网络质量评估,Innovation Point 3 逆向优化思维革新 转变传统网优被动思路,通过系统发现设备隐形故障,在影响用户感知之前实现主动优化,Innovation Point 2 无线环境地理化呈现 通过MR与TD专用TA+AOA定位算法结合,辅以特有模型校正,回放用户地理轨迹,完全还原全网用户真实无线环境,基于MR和定位技术的 TD网络质量评估系统,2.3 项目应用,MMR系统在TD网络优化工作中发挥其评估结果准确、分析效率高和节省人力、物力的优势,大幅提升网优效率,实现覆盖、指标、质量、感知四大提升,成为TD网络质量分析的利器。

12、,TD覆盖 弱场分布,2.4 经济效益,200%效率提升,节约网优测试成本 二万元/月,2.5 社会效益,网络质量提升:,建立一套基于信令消息的采集和分析系统,主动发现网络覆盖漏洞、话音质量差、设备隐性故障,降低网络的整体干扰水平。,资源利用率提升:,控制覆盖范围,实现话务均衡,提升网络容量;迅速定位问题,加快解决进度。,工作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节约成本人工支出 减少优化维护成本 提升用户实际感知 巩固移动核心优势,基于MR和定位技术的TD网络质量评估系统,对现有网管统计进行有益补充和改进;提高网优工作的效率、缩短覆盖、质量问题的处理时间,促进网优分析日常化。,对小区、载频的覆盖和信号质量进行精细化提升网络质量,提高用户感知;主动在问题更加恶劣影响前将问题解决,巩固中国移动核心竞争力。,2.6 推广及技术演进,联合CDL数据综合分析,推广&演进,总结编制 TD MR对网络负荷的评估分析报告、TD MR对网络覆盖的评估分析报告、TD MR对网络覆盖的评估分析报告以及TD MR优化指导手册, 标准化、规范化 MR评估优化工作,感谢各位评委与专家的聆听,敬请提出宝贵指导意见,TD MR技术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