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5732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0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公共服务,主讲人:董晓宇,董晓宇简介,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博士。曾先后到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政府改革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 先后参与深圳市罗湖区、上海浦东新区、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奥组委等单位政府改革或组织设计研究,兼任人民日报副刊人民论坛特邀编审; 同时为清华继教学院、清华人文学院培训中心、清华公管学院培训中心、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清华深圳研究院、清华河北研究院、北大马列学院培训中心、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经管学院培训中心、北大法学院培训中心、人大培训学院、人大经管学院培训中心、人大中国

2、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师。 联系方式: 13910024229 ,主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内容 公共服务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地位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理论视角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视角,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思路,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基础上,把工 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 、综合思考,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 展、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

3、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 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 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一圈为核、31个远郊区县城为区域中心), 小城镇为纽带( 500个现代化小城镇)、乡村为基础(8580个建制村), 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与一体化:手段、过程与目标、结果的关系,(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一体化,(1)城乡空间融合: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 、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一圈两翼”的统筹发展战略平

4、台) (2)城乡功能互补:一体化不等于中心-外围经济的消失,仅意味着二者相互依赖(以“ 三个集中”带动“三化”的统筹发展体系) (3)基础设施共享:快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联系方便密切(畅通 重庆的统筹发展规划) (4)生产自由流动:城乡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高度自由通畅(“户改” 、“土改”、“房改”、城市资源上山下乡、以城带乡的金融体制等的统筹发展制度改革) (5)城乡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共同提高(森林重 庆、 10大民生与12条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与圈翼发展差距的协调发展目标),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跳出三

5、农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跳出农村,通过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反哺来繁荣农村; 跳出传统农业,通过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和发展非农产业来发展农业; 跳出农民身份的束缚,通过减少农民以及农民的公民化来塑造现代农民。 (1)政策措施在城乡之间平等一致 (2)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3)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 (4)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平等共享,与印度相比较,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80年以来有了大幅提高。到2010年时已经达到了475%。 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政府的推动+市场化的进程”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扩大。 集中城市化带来各种严重问题。,印度 中国,中国快速的城市化:牺牲三农的过程,中

6、国快速集中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各种大城市病的日益突出:城市功能超载 农村的凋零、农业的萎缩、传统弱势农民的艰难:谁来种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毛驴怎么也跑不过汽车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扩大:生存状态进一步拉大 半城市化加剧:2亿多民工歧视待遇,制约工业化进程 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近1亿留守儿童、妇女、老弱病残 农村公共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环境问题重灾区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贫民窟:城市管理问题区 近年城市发展受限农村腾出资源、空间农民被迫转型 (房地产经济与征地拆迁的矛盾影响政权稳定),近年为解决三农问题的8个1号文件,2004:增加农民收入“两免三补” 2005: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三个补贴强化

7、” 2006:推进新农村建设“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 2007:发展现代农业“三个增量” 2008: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四免四补” 和“三个增量”明 显高于上年 2009: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10: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2011:加大水利改革发展,解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孤立的“三农”方案,解决不了“三农”问题; 简单的欠账与还账思维,解决不了全局问题; 单方面寄希望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反馈农村并非发展的良方,高 速发展的城 市反而成了吸收农村资源的黑洞,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统筹城乡与实现城乡一体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道

8、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二元:农民和城市两种户籍制度及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 政策二元:从传统工农剪刀差到行政与市场并存的资源配置政策 (最典型的是土地收益分配与农民工的就业及待遇歧视) 经济二元:现代化的城市大工业与分散的农村小农经济 收入二元: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 待遇二元: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巨大差距 发展二元: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明显感受 素质与心理二元:城乡、工农、贫富之间差距与隔阂,农民工尴尬身份是二元结构的典型体现 (城市化进程的核心议题是解决农民转为市民的问题: 畸形城市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最终阻断现代化进程),由于农民工的身份歧视、户籍制度难突

9、破,一直难以寻求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 由于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范围,成为被忽略的苦难人群:“进得来、留不下、回不去”。 13多亿人口生存现状:少数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病、广大农村的凋零与荒芜 城乡人群的利益对立与心理隔阂:客观社会结构紧张到主观社会结构紧张 (今年广东增城611事件;2亿多失地人群是悬在中国上空的不定时炸弹) “十二五”5年内要让500万农民进城的历史壮举 (2020年户籍城镇化率达60%,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 土改、户改、房改是解放农民与解放生产力的历史创举,城市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半城市化,城市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难:歧视政策与心理

10、,重庆探索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典型性、普遍性、示范性,条件复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 人口众多:全世界最大的城市(3200万)-1200万城市人口、 2000万农村人口 基础薄弱:经济综合实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位于中西部地区、对 内对外开放度偏低、公共服务能力较低。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和西部的城乡 落差;市域的都市区、渝西、三峡库区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为31.61,大于全国东 、中、西三大地带的落差;最高和最低区县人均GDP相差10.5倍,大于上海和贵州落差。 中国的缩影:重庆作为直辖市,具有中等省

11、份的人口和国土规模,而产业状况、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城乡现状又有典型的西部特征。 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14”总体部署、 明确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和四大任务,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与思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推进发展布局一体化 统筹城乡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生产要素,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推进城乡治理一体化 以“三个集中”带动“三化”联动:经济基础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区域集中、农民向城镇

12、和新型社区(新村)集中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 加速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两个基本抓手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的体制政策创新 以“共同富裕”为尺度:统筹发展的检验标准,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与思路:四个方面,以“五个重庆”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统领 (“宜居” -吸引力;“畅通” -辐射力; “平安”-保障力;“森林” 生态经济; “健康”-生活质量) 以“一圈两翼”格局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 (“一圈”带“两翼”、“两翼”促“一圈”、市财政向“两翼”倾斜 、“一圈”对“两翼”区县结对帮扶机制) 以“土改”、“户改”、“房改”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地票交易农民增收、农

13、民创业原始资金、增加耕地量、解决建设用地瓶颈、农业集约化、城镇化 新户政使农民转户后可享受市民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同等权益待遇,同时保留他们宅基地、林权、 承包地的权益;相当长时间后,再由他们自愿取舍城、乡一头的权益; 大建公租房的房改(20102012三年建4000万平米),解决进城农民及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以“解决民生、缩小三大差别、促进共同富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归宿 (财政支出的50%要用于民生,40%要用于中低收入群体,“民生10条”和“缩差距促共富12条”,争取到2015年, 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总体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

14、5左右) 涉及城乡一体的行政体制、财政投入机制、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 社会保障体制、投融资体制、基层治理体制等破除“二元结构”方面的改革创新。,二、公共服务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地位,公共服务的供求矛盾在三农方面体现更明显 公共服务缺失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重要因素 当下政府有责任有能力为城乡提供公共服务 统筹发展的根本宗旨:共享城乡改革与发展成果 普惠的公共服务是现代化与城市化转型的稳定器,1、公共服务的供求矛盾在三农方面体现更明显,教育支出居高不下 百姓看病又难又贵 就业压力就业困难 社会保障仍不健全 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基本权益受到侵犯 环境污染日趋恶化 食品安全令人

15、忧心 犯罪上升治安欠佳 垄断价格难以下调 房价飞涨安居不易 在三农、农民工、弱势人群、西部地区体现的更加突出和集中 统筹公共服务是统筹发展的最基本、最直接任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原因 (有历史和发展因素,但政策、管理体制即政府责任更主要),财政支出的“城乡倒挂”,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转移支付的分散化,农村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社会保障体系分散分割,缺乏城乡统筹衔接平台; 小农经济与居住分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效益差; 社会参与弱和权力监督难,农村基层政府服务动力弱。,2、公共服务的缺失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发展失衡的三个方面表现: 经济发展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 公共服

16、务差距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 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直接作用 (返哺三农、共享发展成果和统筹城乡的最直接、最现实方式:再分配) 对推动“三个集中”和“三化”,提供根本保障 对扩大内需意义重大,改变“三驾马车”比例 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功能 (解决主流群体弱势化、弱势群体边缘化、边缘群体极端化) 是改革以户籍为核心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 (逐渐归还户籍的身份信息功能),“咋赶都赶不上”,2007年,农村人均收入/城市人均收入= 4140/13786= 1/3.33,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 (CASS): 中国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在17年内增长了12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2008年) : 在1990-2007年的17年,中国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绝对数增长了将近12倍。 在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5-2.6倍;到了上世纪80年代,约在1.8-2.3倍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