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4822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58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增考点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新增考点 命题预测及备考策略,河北张家口一中 尤立增,2017年语文学科的考试大纲在多年稳定之后出现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与教育发展的大背景紧密相关。考试大纲的变化,势必为“按部就班”的备考带来一些冲击,特别是考核能力目标表述学科化的变化,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了新考点,古代诗歌题型会变化,也会带来备考的新的困惑:新增考点会怎样命题?如何充分利用二轮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训练? 第一,2017年考试大纲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的变化及解读。 第二,基于能力等级变化(考点变化)的可能性题型变化 。 第三,国家考试中心关于语文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第一,2017年考试大纲“说明”中的“题

2、型示例”的变化及解读,一、论述类文本。 没有变化。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 二、文言文阅读。 没有变化。韩文传(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和韦凑传(2014年高等考全国大纲卷)。 有些教育机构预测,文言文第1题会恢复考查实词,预测依据就是韩文传韦凑传的第1题都考查实词,我认为可能性较小。,三、诗歌鉴赏。,两道例题。其中第一道发生较大变化。 2012年国卷大纲卷(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改编而成。 【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3、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改为“五选二”的选择题型)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保留),第(1)题改变如下:,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 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 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 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 二不与君同。,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关键词语理解)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某联艺术手法分析) C.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的“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4、(炼字)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情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情感分析) E.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全诗手法分析),考题变化: 1.原5分的主观题目改为“五选二”(选误)。 2.选项包括理解和鉴赏两个能力点。 二轮备考策略: 理解是鉴赏的基础。考试变化是形式上的,考点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可将原高考试题改变为“五选二”题目,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四、名句名篇默写。 没有变化。仍为理解性默写。且附录中背诵篇目仍为64篇。,五、文学类文本。,选了5道例题。新增3道,保留原有林冲见差拨和孕妇和牛。 新增3道分别是2016全国卷贾平凹玻璃(小说阅

5、读)、2009年全国卷岳桦(散文阅读)和2016全国卷迈尔尼(美)战争(小说阅读)。但命题有所变化。,2016全国卷贾平凹玻璃(小说阅读)原题及变化,(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此处改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小说细节描写,保留)(原0分题。)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人物形象,保留)(原0分题。)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

6、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删除)(原2分题。) D. “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改为“说明”)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修改)(原1分题。)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小说主题,保留)(原3分题,保留后成为答案项),(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保留)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人物形象,删除)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

7、全文,谈谈你的观点。(探究类题目,保留),2009年全国卷岳桦(散文)原题及变化,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查插叙用法的作用,保留,成为第(2)题) 15.解释下列在文中的含意。(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删除)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16.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保留,

8、成为第(3)题)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手法及作用,删除),新增第(1)题,四选一,选正确项。,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开头,主要是为了呼应下文,暗示那时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值得记忆的景点不多。(结构) B.文章始终以岳桦与白桦的对比为主线,通过白桦养尊处优、风流傲慢与岳桦身处绝境、倔强不屈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褒贬态度。(手法及情感态度) C.文章最后写到,“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并非是指岳桦发生了基因上的改变,而是指它们在精神上、性格上完成

9、了自身的超越。(理解句子) D.文章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岳桦这样一个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艺术形象,赞叹了自然界生命力量的伟大与神奇。(手法及主题),2016全国卷迈尔尼(美)战争(小说阅读)原题及变化,(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此处改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小说情节,保留)(原0分题) B.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人

10、物语言,修改)(原1分题。) 改为:“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这句话不仅直接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也为为两人进一步交往做了充分铺垫。 C. 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人物语言的作用,保留)(原2分题) D. 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小说构思的特点,删除)(原3分题)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

11、念。(小说主题,保留)(原0分题),(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人物形象,保留)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作用类题目,删除)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探究类题目,保留),文学类文本考题变化的几个特点:,1.新增散文阅读示例。扣合的济南会议“不一定考小说”的说法,因此,二轮复习需注重散文阅读训练。 2.原五选二的题目(最恰当的两项)改为四选一(最恰当的一项)。保留原3分题或2分题作为答案项;原两道0分题分别为两个错误选择项;

12、原1分题修改变成错误选项之一。预估分数3分。 3.原(2)(3)题分别为人物性格题和“作用好处”题,现保留其一。预估分数6分。 4.原(4)题的探究类题目,保留。预估分数5分。 5.变化后的考题紧扣小说或散文的文体特征命题。,六、实用类文本,选了4道例题。新增1道;保留原有叶圣陶在四川和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传);修改一道题,原四则新闻材料比较阅读。 新增1道是2016全国卷吴文俊的数学世界(人物传记阅读)。但命题有所变化。,2016全国卷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原题及变化,(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成为第(2)题)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

13、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保留)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修改) 修改为:吴文俊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变化句子顺序)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保留)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

14、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保留)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任何与评价。(保留),(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删除)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删除)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保留,成为第(1)题,即唯一一道主观题),新增一道四选一题目(第(1)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新加) A.吴文俊大学毕业后,曾当过六年中

15、学数学教师,是恩师陈省身帮他走上数学研究的到路,从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至关重要。 B.吴文俊从事数学研究,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认为要创新就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若只参考借鉴前人的成果而不能独辟蹊径,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C.在吴文俊看来,我国的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而不是追求海量题目训练和竞赛获奖。 D.吴文俊不仅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而且学术视野广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独辟蹊径,因而他能够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创造性成果。 本题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概括分析为主。,考试大纲试题示

16、例中的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原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压缩文字量(删除原题目中的第一则材料),修改题目。 以下为2016年考试大纲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新闻材料阅读题目。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新华社记者与中华读书报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浅阅读”有哪些表现与危害。 (4)材料四对“指责浅阅读”一事提出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浅阅读的?,非连续性新闻材料修改后的三道题目为:,(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新加) 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B.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和网络浅阅读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C.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