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398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干预3-行为和认知治疗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干预 行为和认知治疗,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 杨雪岭,主要内容,一、行为治疗 1.理论基础 2.经典条件反射 3.操作条件反射 4.阳性强化法工作程序 5.满灌疗法和逐级暴露 6.行为治疗的一般原则,二、认知治疗 1.简介 2.认知的概念 3.认知的特点 4.理论假设 5.认知歪曲的形式 6.认知治疗基本技术 7.认知治疗的特点,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 人们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如果对问题的反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也可以通过对更适当反应的再学习来改变前一种反应。,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Theory of classic co

2、nditioned reflex),又叫反应性条件反射 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Pavlov IP(1849-1936),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非条件反射 建立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条件作用过程: 1.强化(reinforcement)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消退(extinction) 如果US长期不与CS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泛化(generalization) 某些与CS相近的刺激也产生条件反应(CR)的效果。,经典条

3、件反射理论,经典的条件反射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 不管是正常或病态的行为,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 华生,J. B. Watson(1878-1954),著名的白色恐怖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 F. Skinner (1904-1990),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斯金纳箱中,安放有一个食物盘。把一只饥饿的鸽子放入箱中,它在寻找食物时可能啄红灯的窗户而获得了食物。如果这种操作偶

4、然重复若干次,鸽子就会主动啄红灯的窗户。也就是说它学会了获得食物的行为,食物是对啄红灯的窗户的奖励,因此也称为“奖励性的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的事件。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消极刺激的减少和解除时的事件。 惩罚(punishment):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的事件为惩罚。,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影响行为强化的因素:,1.直接性 当刺激物在行为配合直接发生,强化刺激效果更大; 2.一致性 刺激与行为发生的一致性越大,强化效果越大; 3.结果特征

5、强化刺激,因人而异。,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社会学习理论,Albert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进行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宣称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四个具体过程 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是基础; 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 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 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某种动机力量的支

6、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打倒你!,打倒你!,友善,静静的玩,儿童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行为治疗的概念,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 过程 首先要对病人的病理心理及其有关功能障碍(即问题行为)进行行为方面的确认、检查以及对有关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然后确定操作化目标和制定干预的措施 目的是改善病人适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行为分析,行为分析过程 使用记日记或用评定量表的方式来记录何时出现症状和行为类型(B),有何诱因和可能的促发因素(A),会出现何种后果及可能的强化因素(C) 行为分析的意义 明确治疗的问题和目标; 了解与问题相关的环境

7、因素; 选择有效的干预技术; 测量和监察治疗过程。,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通过行为分析确立病人的靶症状或靶行为 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帮助病人解决其主要问题; 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给予一系列的练习作业,使得病人在处理比较简单的问题中获得信心,最后处理较严重问题 强调实践或练习 将行为作业看成实验来实践完成,如果达到目的,则意味成功;但没有达到目的并不意味是失败,而是有一个机会更多地了解和认识问题,系统脱敏疗法,建立在交互抑制原理上 沃尔普(Wolpe)所创立 用一种情绪状态去阻断另一种 学会放松,则焦虑和恐惧反应将被抑制 等级脱敏表 放松训练 脱敏 对接触每一组情景所致焦虑从轻到重地去条件化

8、 让病人实际进入一些在想象中已克服恐惧的现实场合 不应该强迫病人过早地进入高焦虑的场景,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治疗程序:,(1)设计和评定主观不适等级表,表13-1 考试恐怖者的不适等级表,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治疗程序:,()松弛训练,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治疗程序:,()系统脱敏,脱敏过程需要8 10次,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30 40分钟。,冲击疗法,又称漫灌疗法 其基本原则与系统脱敏疗法相反 让病人一下子面对最高等级惧怕的情况 原理:消退性抑制 由于惧怕刺激的“泛滥性”来临,个体面对过分的

9、惧怕刺激,恐怖反应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最终消失。 即使没有放松的过程,只要持久地让病人暴露在惊恐刺激面前,恐惧反应也终究会自行耗尽。 实施之前检查患者的躯体基本情况,严重心脑血管病病人、心理素质过于脆弱和妊娠的妇女是漫灌疗法的禁忌症,厌恶治疗,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治疗要点 厌恶刺激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 刺激要产生足够的痛苦水平(尤其是心理上的痛苦) 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随时进行鼓励强化,并以病人自我控制为主 适应症:露阴癖、恋物癖、酒精依赖、强迫症等 争议 技术方面的问题惩罚有一定的危险性 伦理问题,行为疗法的应用

10、,适用于各种存在行为异常的个体 着眼点在于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或可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 焦虑障碍恐怖症、强迫症及焦虑症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 依赖障碍(成瘾行为) 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性交疼痛等 性定向障碍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 冲动控制障碍纵火癖、偷窃癖、拔毛癖等 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多动症、品行障碍、口吃等,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19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 国外 1976年认知疗法与情绪障碍( Beck) 1979年抑郁症的认知治疗 ( Beck) 国内 1989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介绍认知治疗; 19911993年上海举办中美认知治疗讲习班; 19

11、971999年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班.,认知的概念,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过程; 产生应对和处理问题方法的过程; 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 与大脑信息加工过程理论密切相关,Ellis的ABC理论,A (诱发事件),B (自我信念),C1 - 消极结果,C2 积极结果,D (观念调整),Beck的认知行为治疗假说,Beck的理论基于临床经验,认为人们早年经验形成了“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它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规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又不为人们所察觉。这些假设并不一定都与现实相符合。,Beck,Beck认知歪曲的几种形式,1.极端思维,“全或无”思维,要么全错, 把生活

12、往往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 例:没有成功就意味着失败。,2.主观臆断,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草率下结论; 只根据表面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 例:我得罪他了。,3.选择性概括,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以偏概全”; 例:别人都不喜欢我。,4.过度引申,从一个具体事件出发引申出一般规律性结论。指在一件事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例:我不是一个好学生。,5.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缩小积极面; 例:得了中等说明我多么不足, 得了高分则纯属侥幸;,6.个性化,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

13、倾向。 例:孩子考试不及格,都是我的错。,Kelly的个人构念理论,个人构念就是个人对事物理解与解释的方式。在Kelly看来,它是真正预测其行为的关键。 Kelly认为每个人都象科学家那样试图主动预测和解释这个世界 。 Kelly认为人类体验到的威胁、恐惧、焦虑和内疚是认知不协调的结果,也是个人构念太坚固或太松散的反应 。,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造成受治疗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Albert Ellis,不合理观念 合理观念 我无法接受被人轻视我希望被别人喜欢 我必须要考个好成绩我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我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我力争比别人做得好

14、 我的英语彻底失败了我这次英语考试失力 失恋让我无法忍受失恋让我感到痛苦 大家总是对我有成见有几个人对我有成见,ABCDE模式,理性情绪疗法,程序,(1)心理诊断 (psycho diagnosis) (2)领悟 (insight) (3)修通 (working through) (4)再教育 (reeducation),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帮助建立自信心; 找出ABC; 一起协商,制定目标(情绪和行为); 介绍ABC理论,使其接受理论和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对自己当前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 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负有责任,应自我审查和反省;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

15、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症状。,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使其修正和放弃非理性观念并代之合理信念,使症状减轻或消除。,巩固治疗效果,强化新的反应模式。,理性情绪疗法,技术,(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像技术 (3)认知家庭作业,对其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疑。分质疑式和夸张式。,让其在想像中进入他困扰的情境,体验强烈情绪反应; 帮助其改变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会适度的情绪反应; 停止想像,让其讲述怎么想就使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要强化其新的信念和体验,巩固。,让受治疗者自己与自己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它是正式会谈后的继续。,认知行为治疗,程序,(1)治疗早期 (2)治疗中期 (3)治疗后期,

16、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识别并指明治疗目标; 集中一个主要问题; 指导其认知模式; 活化其行为; 关于其障碍的宣教; 指导对其自动思维的识别、评估及应答方式; 受治疗者社会化; 指导其应对策略。,应用“理智的”和“情感的”技术去促进信念的修正。,建立新的认知方式,在实践中强化、巩固新的认知。,1.识别自动性想法 2.识别认知性错误 3.真实性检验 4.去注意 5.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Beck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1.识别自动性想法,自动性想法:介于外部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想。识别方法: “循循善诱”或启发式提问; 心理想象; 注意在愤怒、悲观、焦虑等情绪之前的想法; 记录心境的变化和自动想法;,认知-情感发生框图,2.识别和改变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焦虑和抑郁患者往往采用消极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一切事物,其观点与现实大相径庭,带有悲观色彩 识别方法 从特殊事件中得出一般性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