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在体育学科中发挥主体性教学【学科教育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814067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在体育学科中发挥主体性教学【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word论文】在体育学科中发挥主体性教学【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在体育学科中发挥主体性教学【学科教育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在体育学科中发挥主体性教学【学科教育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体育学科中发挥主体性教学“谁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 ,这是教育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回顾近代教育史可以发现,人们对教学主体地位的认识始终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极之间徘徊,这一“钟摆现象”导致了学科活动、灌输与启发的对立,也构成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水岭。 教师的主导性不是主宰性,学生的主体性也不是自由性,只要抓住“学习”这个关键词,教师的“学习主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意义就很容易明确,两者的有机结合也很容易形成。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的主体活动创造时间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展的过程。

2、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看成一个简单的装知识的“容器” ,强调“技术第一”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一刀切” ,学生在课题上只是简单地机械模仿,其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示范学生继续练习”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被动学习的,因此,学生脸上看不到愉快的表情。虽然,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的技术动作也会掌握得不错,但学生对这样的课不感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在心理上的求知欲、表现欲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这种教学是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的,应该加以改变。 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呢?经过试验研究,我总结出一套新的教

3、学模式: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练习体会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学生小组互帮互学学生演示,师生评价学生练习反馈。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验,才能形成人人参与评价的局面,以此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打破常规,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我总结出了如下的方法: 1.对比体会法 如教一年级 30 米快速跑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 30 米快速跑,大家先自己体会一下走与跑的区别在哪里、脚的不同部位先着地的区别在哪里。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练习体会,得出了答案。 2.复习体会法 此教法是学生对某个动作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体会总结动作要领。比如在教

4、四年级跳高课时,由于这个内容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四年级的内容只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提高了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首先让学生复习三年级所学过的动作,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跳得更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进行试跳,体会动作要领。这样,学生练习目标明确,练习主动积极,并且动脑筋思考问题,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3.游戏体会法 此教法是结合技术动作,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动作要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比如老师在教授后蹬跑的动作时,采用学生经常玩的猜拳迈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提出要求:迈步时前腿再抬高一点试一试,步子会迈得2更大。接着,学生按照要求继续进行游戏,在

5、游戏中练习动作要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评价,树立自信 这里的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同学间互相评价、教师整体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有一种评价、一个标准,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每个学生个体在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对每个学生教学要求可以有所不同,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这样,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由此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在仰卧推起成桥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凡是自己可以完成的就自己独立做;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一个人帮助不行的

6、可以两三个人帮助。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完成,都是成功的。这里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参与。 三、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根本宗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注重促进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师应及时吸收、大胆创新,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研究创建新的教学方法时不应只局限于我国教学的基本原理,而应更多地注意到与国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引进现代化的教具,渗透新时代的意识,研究中既要考虑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自学、自锻、自评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对学生自信、进取、竞争、拼搏、效率、时间等现代化观点的养成。新的课程标准把较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应大胆创新,在教学中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生涯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总而言之,主体性教学是一种现代体育教学形式,既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在体育课中运用主体性教学是值得我们体育教师注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运动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启发之下,突出学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