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827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讲课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习目标,1、说出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的主要动力,4、初步体验区域调查的主要方法,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5、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深圳老东门(1981),新东门(2000)深圳主要商业中心,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问题探究1:深圳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体现?,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吴淞江,黄浦

2、江,一、城市化,1、概念,2、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城市用地规模,人口和产业,乡村,在空间上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3、城市化的意义,逐渐转移,不断扩大,不断上升,的比重,4. 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原因,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

3、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的扩散和渗透,阅读,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 乡村城市转型的类型?,5. 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变”?在我国主要有哪些类型?,1、定义:,2、类型:,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探讨】,1.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2.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 3.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 4.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2、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1、城市化的

4、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 会 经 济 发 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城 市 化,城市化的动力,Page 16,城市化过程中: 1.什么是“推力”和“拉力”? 2.推、拉力分别包括哪些因素?,推力: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自然灾害 拉力: 就业机会 交通便捷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据图判断: 世界城市化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各阶段有什么特点?,三、城市化阶段,1.郊区城市化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

5、移的分散,3.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应对空心化问题,应注意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关键是通过有效措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吸引人们向城区回迁,实现再城市化。,2.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问题城市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高收入者较多)开始向小城镇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城市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

6、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 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21,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探究,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思考:,2.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3. 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有关系?,1. 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 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空前发展,二战以后,世界

7、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二战以后,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二)虚假城市化 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

8、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三)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

9、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起步,振荡,停滞,恢复正常,快速,探究,读上面两图,结合P39阅读材料,思考:,1. 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些工作?,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

10、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主要表现,主要动力,进程和特点,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 城市数量和规模 产业结构,工业化(主因),时间演化:初期 中期 后期,总 结:,空间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A,A,3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 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 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

11、4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 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A,D,考考你:,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2、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空 前程度的时间是 ( ) A、1750年之前的几千年 B、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C、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D、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下列国家中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12、( )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日本,D,D,C,4、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约为2500万 C、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人口密度大 5、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中国 6、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46题,A,C,B,阅读材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

13、高,反之就越低。进入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迅速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城市化则明显减速;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又步入加速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停滞,有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还有所下降。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入相对成熟的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 在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在20世纪后期,逆城市化进一步加剧。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人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区的一部分中产阶级家庭为了追求生活质量,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和乡村迁移和扩散。随着人

14、口的向外迁移和扩散,商业和制造业也向外迁移,造成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落。,大都市连绵带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它是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城市群体,是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大都市连绵带首先出现在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南部以及欧洲发达国家。世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连绵带的形成与发展,大都市连绵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大都市连绵带一般是一个国家或城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目前全世界有6个大都市带,它们分别是: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城市。人

15、口约占美国的14。这里是美国社会经济的崛起地带,文化底蕴相对深厚,拥有许多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所。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洲五大湖大都市带。包括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这里是美洲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带,综合经济实力非常雄厚。以美国为例,芝加哥是著名的铁路枢纽,底特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城之一,克利夫兰是大型机械制造中心,匹兹堡是特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包括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面积占日本国土的6,人口约占日本的六成。这一带是日本经济精华之所在,拥有许多大型港口、著名大企业、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所等。 以伦敦为

16、核心的英国南部大都市带。包括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约占英国的13。这一带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是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摇篮,目前拥有许多高水平的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城市。人口接近5 000万。这一带文化历史悠久,汇聚了许多著名的古城和文物古迹,加工制造业非常发达,所制造的工业产品因品质精良而驰誉世界。 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绍兴、宁波、湖州、南通等一系列大中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地带。总人口超过7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