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633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说课幻灯片ppt模板(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XXX,学情分析,教学反思,说课 程序,本节内容的 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和创新意识,承上启下,1.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通过对制取氧气过程的探究,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比如:催化剂一定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吗?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吗?引发

2、学生的积极思考、讨论交流;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亲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喜欢研究性学习。,知道了氧气的一些常见用途,而对于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还不够了解。,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学情分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这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组织,教学方法,问题引领-实验探究,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学激发学

3、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展示、质疑,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开展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历程,体会其中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组织、引导、点拨、评价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程序,【设计意图】体会氧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实 验 药 品,反 应 原 理,仪 器 装 置,操 作 步 骤,提出问题: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气 体 检 验,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制取氧气的反应物?,1.水 ( H2O ) 2.二氧化碳(CO2) 3.空气

4、4.氯化钠(NaCl) 5.高锰酸钾(KMnO4) 6.氯酸钾(KClO3) 7.过氧化氢( H2O2) 8.甲烷(CH4),其他物质都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吗?,植物的光合作用,分离液态空气,第一站:实验药品,MnO2,MnO2,选择的原则 含有所需的成分(氧元素) 原料廉价易得 实验条件容易控制 实验装置容易装配 实验操作安全可靠 无毒无污染 ,我来归纳,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 俗称双氧水 无色的液体,第一站:实验药品,【设计意图】从多种物质中选择最合适的原料,培养学生的决策力和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仔细阅读过氧化氢试剂瓶上的标签,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名称 过氧化氢溶液 有效

5、成分 H2O2 有效期 12个月 常温分解 密封保存,第二站:反应原理,我猜想: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第二站: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水 氧气,如何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比较上述三个实验,哪个最适合在实验室制氧气?,实验探究1,待试管A中不冒气泡后,再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可重复多次),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探究2,小资料: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也不发生改变。,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改变了吗?,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 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起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特点:一变两不变,化学反应,

6、加快或减慢,1.冬天湿衣服不容易晾干,能否加点催化剂使水分蒸发快一点? 2.催化剂一定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吗? 3.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吗?,催化剂 催化作用,化妆品中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化妆品中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汽车尾气排放管中的催化剂,某些抗衰老化妆品中含有催化剂,催化剂的应用,【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对练习的分析, 深化了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到的.,过氧化氢 氧气,二氧化锰,水 H2O,22 2,液体,反应常温常压下进行,固体 气体,第二站:实验原理,发生装置,第三站:实验装置,实验装置,收集装置,讨论互动:依据反

7、应原理,选择最合适的发生装置,过氧化氢 水 氧气,(液体) (固体) (气体),二氧化锰,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A B C D E,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第三站:实验装置(收集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难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排水法,排(空)气法,常用的收集气体的方法,适用范围,装 置,方法,小资料: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第三站:实验装置(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气

8、体密度和溶解性,第三站:实验装置,【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资料,自主思考,小组交流,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并归纳确定的依据,形成知识迁移,应用到其他的气体,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第四站:实验步骤,检查气密性 ,加二氧化锰 ,收集气体 ,连接装置 ,加过氧化氢溶液 ,放置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如何证明所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啊?,第五站:气体检验,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成果检验,【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亲手制得氧气,体验了探究过程的艰

9、辛与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的疑惑,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 为什么收集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发生装置中导气管插到什么位置? 4.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何时开始收集? 5.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6.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如何验满? 6.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如何放置?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实验装置组装好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握住容器外壁,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若没有上述现象,则气密性不好。,注意事项:插入

10、锥形瓶中的导气管导气管要稍微露出橡皮塞。,便于产生的气体排出,火眼金睛,哪一个是正确的?,排水法,收集氧气方法之一:排水法,思考: 1集气瓶里必须灌满水,不能留气泡,为什么? 2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产生能否收集? 3出现什么现象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已满? 4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如何放置? 为什么?,当导管口有连续而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到装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气体。,等瓶口外有气泡冒出时,气体已满,正放,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放置方法,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收集氧气方法之二: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满。,收集氧气方法之二:向上排空气法,便于排尽瓶内空气

11、,使收集的氧气纯净。,注意事项:导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火眼金睛,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发生装置中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 3.集气瓶里必须灌满水,不能留气泡. 4.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 5.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集气瓶要正放在实验台上.,成功的秘诀,【设计意图】 在学生实验前,教师并没有叮嘱学生注意事项,这样肯定会导致部分学生实验失败,但这些失败的经历对学生来说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在失败中发现问题,进而反思纠错,在解决问题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会更加深刻。,实验药品,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

12、验步骤,气体检验,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MnO2),检查气密性-加二氧化锰、过氧化氢连接装置-收集-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旅途拾贝,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1.选择药品和原理: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无污染 ,2.确定装置,发生装置 -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3.确定操作步骤:查、装、收、验,4.确定检验和验满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完成气体制备的知识迁移,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达标练习,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体

13、验成功的喜悦。,1.检验氧气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用火柴点(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闻气味 (D)用天平称量 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产生氧气 B.催化作用 C.产生更多氧气 D.作为反应物,达标练习,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将二氧化锰装入锥形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顺序是 。,4.实验室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或加热氯酸钾(固体)与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发生的装置?,A B C,固液反

14、应 不加热 固体反应,需加热 固(液)液反应,加热,拓展延伸,5.发生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如果改为长颈漏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拓展延伸,6.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请从下图中选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是 ,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学以致用,作业布置,1.完成学案上的巩固练习。 2.预习氧气的性质。 3.网上冲浪: (1)是否只有过氧化氢才能制取氧气?工业上制备氧气的原理与实验室相同吗?工业上是怎样制备氧气的? http:/ (2)“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种说法正确吗?是否只有二氧化锰才能做催化剂? http:/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2.实验是最好的课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科学知识和创新意识、探究能力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够替代的。 3.小组合作学习是打造“生本”课堂的重要措施,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教学反思,谢谢各位评委专家, 请多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