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619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第七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件(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相声:社会公德,讨论:社会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有哪些?,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活动范围广泛性. 交往对象复杂性. 活动方式多样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

2、的特征,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生产秩序,教学秩序,工作秩序,公共场所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公共秩序的内容,公共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列宁曾经说过,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讨论:公共秩序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宪法第51条:中华

3、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共秩序与个人权利限制:,一般说来,权利的界限 有二: 第一,基本权利的行使 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 益; 第二,基本权利的行使 不得侵犯公共利益。 合起来称之为“权利不 得滥用”的原则。,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联系,目标一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区别,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更为广泛,道德规范通过对内心调整,影响外部行为,法律主要指向外部行为,道德规范不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规范强调权利保护,权利义务一致性。,“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道德是高要求

4、,法律是低要求。 恶法非法 恶法亦法。,主要观点:,法与道德的难题,被告是一名德国军官的妻子。1944年,她为了脱离其丈夫,竟向纳粹当局密告其夫在休假时曾经诋毁希特勒和当局的言论。结果,根据1934年纳粹政权的一项法令(该法令规定凡发表不利于第三帝国的言论的都是非法的),其夫被判处死刑。,合法的道德恶行,1949年,这位妇女在联邦德国法院被指控犯有1871年德国刑法典规定的非法剥夺他人自由的罪行。这位妇女辩护说,她向当局报告其夫的行为是依法进行的,她并没有犯罪。她的丈夫是根据当时的法令被判刑的。,法与道德的难题,合法的道德恶行,但联邦德国的法院坚持认为,被告所依据的法令,由于违反了基本道德原则

5、,因而是无效的。另外被告并不是心怀义务去告发,而是为了个人卑鄙的目的,被告的行为违反了一切正直的人的良知和正义感。法院最后以这些论点为理由判被告徒刑。,区分“道德恶”与违法,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二十个字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

6、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说普通话,迎四方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关心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天空没有星子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助人为乐案例讨论:彭宇 许云鹤 殷红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共同劳动成果。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消防等公用设施。

7、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爱护公物,公共场所,测试美德不设监考,祝您合格,要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爱护花草树木、野生动物、人文景观,注意节约用水。要防治废渣、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要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护环境,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遵纪守法,要增强法律识,学法、用法。要维护宪法和法律威,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政规章。要遵守市民守则、乡规。,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历史回顾,50年代 “五爱” 60年代 学雷锋 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90年代后“讲文明树新风”、 “希望工程” “手拉手” “保护

8、母亲河”等活动,文明素质有 很大提高,(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调查称北京市民文明指数上升,2008年2月1日,首都文明办发布的“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显示,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73.38,比2006年的69.06提高4.32个分值。等车拥挤现象的发生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包括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五个方面。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数据显示,各种不文明现象均有大幅度下降。 乱扔垃圾的发生率由2006年的5.3%下降到2007年的2.86%;随地吐痰的发生率由2006年的4.9%下降到2007年的2.54%。在公共秩序方面,

9、等车拥挤现象的发生率由2006年的15%下降到2007年的5%,下降了10个百分点,比2005年的38%下降了33个百分点。,典型案例 最美妈妈 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吴菊萍,存在的问题,中国公民国内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1、随处抛丢垃圾、弃物,随地吐痰、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 2、在非吸烟区吸烟,打喷嚏不掩口鼻,危害他人健康; 3、坐公交车、乘电梯、购物、买票、参观、就餐时争抢拥挤、插队加塞,不谦让老幼病残孕; 4、在公共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剧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猜拳行令、喧哗吵闹; 5、在景观文物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 6、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危害动物安全;

10、 7、打赤膊、袒胸敞怀,在房间外穿睡衣活动,穿着不合时宜; 8、讲黄色段子、宣扬封建迷信、热衷低级趣味; 9、强拉外宾合影,违反规定拍照、录像; 10、吃自助餐时多拿多占,离开宾馆饭店时取走非赠品,贪占小便宜。,请看:公共生活中部分不文明行为,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4、在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扎堆吵闹; 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

11、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7、说话脏字,举止粗鲁,遇到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等,贪占小便宜。,(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践行社会公德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四、网络中的道德要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五要五不要: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

12、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委会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养成网络自律精神,自觉避免沉迷网络,网络中的道德要求,网络暴力盛行“网络暴力第一案” 网络色情泛滥“” 网络欺诈猖獗“网络钓鱼” 网络恶搞不断无极,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一)指引作用,(二)预测作用,(三)评价作用,(四)强制作用,(五)教育作用,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二)集会游行示威法,(三)环境保

13、护法,(四)道路交通安全法,(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起实施。共6章119条。,(一)治安管理处罚法,1、概述,一方面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不侵害他人的权益。 另一方面规范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保障人权。,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处罚的种类和适用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 行为和处罚 第四章 处罚程序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六章 附 则 共6章119条。,2、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目的: 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14、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原则: 第五条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种类: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等 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种类: 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

15、者驱逐出境。,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第二十四条规定: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足球流氓”被“禁入”,案例,案例,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今年春天的一天下午,某单位正在开联欢会,这时张某等5名青年,有的手持匕首,有的持有木棍闯进来,单位负责人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来看热闹的”,几分钟后,接到报警的派出所民警将这几个青年带走了,后上述青年被分别处以5日行政拘留。,案例,侵

16、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某高校学生李某等4名男同学一天外出,与社会小青年王某发生角,并一起殴打王,致使王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李某等人的行为已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条款,故被公安机关分别处以5-8日治安拘留,并处100300元的罚款。,案例,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王某正在学习驾车,一次和朋友出去,朋友把车停在超市门口进去买东西,车未熄火。王某一时兴起,把朋友的车开到街上,差点撞上行人,被巡逻的警察捉住。被行政拘留5天,并罚款500元。这种行为,违反了机动车辆的管理规定,有可能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威胁交通安全,妨害交通管理秩序。,第七十五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宠物惹祸主人要受罚,4、处罚程序,调查程序,告知权利,表明身份,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