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和消化管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562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3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脏和消化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内脏和消化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内脏和消化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内脏和消化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内脏和消化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脏和消化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脏和消化管课件(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内脏学概述第五章消化系统,小结,复习题,消化系统概述 第一节消化管 一、口腔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五、小肠 六、大肠,2,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一)胸部的标志线 1.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正中所作的垂线。 2.胸骨线:沿胸骨外侧缘最宽处所作的垂线。 3.锁骨中线: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 4.胸骨旁线:在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中点所作 的垂线。 5.腋前线:过腋前襞所作的垂线。 6.腋后线:过腋后襞所作的垂线。 7.腋中线:过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中点所作的垂线。 8. 肩胛线: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 9.后正中线:沿身体后面正中所作的垂线。,3,图:胸腹部的标志线及分区,4,图:

2、174,5,图94: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后、右侧面观),6,(二)腹部的标志线和分区,1.腹部的标志线 (1)上横线:过两则肋弓最低点(第十肋最低点) 的连线。 (2)下横线:过两侧髂结节的连线。 (3)左、右垂线:过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或沿 两侧腹直肌外缘)所作的垂线。,7,图:胸腹部的标志线及分区,8,2.腹部的分区,( 1 )三部九区 腹上部 :腹上区,左、右季肋区 腹中部:脐区,左、右腹外侧区(腰区) 腹下部:耻区(腹下区),左、右腹股沟区(髂区) ( 2 )四区法 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左下腹。,9,图:腹部两种分区法,10,内脏学第一章 概述,一、内脏的概念 (一)内容 包括消化

3、、呼吸、泌尿、生殖四大系统的器官。 (二)特点 1.器官绝大部分位于胸、腹、盆腔内。 2.结构上多借孔、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三)功能 执行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保证机体新陈代谢以及繁殖后代。,11,二、内脏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一)按形态构造分 中空性器官 实质性器官 (二)中空性器官的基本结构 1.内部均有特定的空腔。 2.壁一般由三层或四层组成。 以消化管为例,内外 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12,图:食管横断,13,(三)实质性器官的基本结构,1.内部无特定空腔。 2.表面被膜伸入实质内,将器官分隔成若干小叶。如肝小叶、肺小叶等。 3. 均有一凹陷区域,为血管、神经、淋巴管和

4、排泄管等出入之处该器官的门。如肝门、肾门、肺门等。,14,图122:肝(下面观),15,第二章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 消化管 消化腺 一、消化管 1.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肛门)。 2.区分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肛门。,16,二、消化腺, 1、小消化腺: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唇腺等。 2、大消化腺 肝 胰 大唾液腺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17,图94:消化系统概观,18,第一节 消化管,一、口腔 1.交通 向前:口裂外界 向后:咽峡咽 2.围成 前壁:唇 两侧壁:颊 上壁(顶):腭 下壁(底):口底软组织 3.

5、分部:以上下牙弓分 前外侧:口腔前庭 后内侧:固有口腔。,19,图67:下颌下腺及舌下腺内侧面,20,图95:口腔及腭扁桃体的动脉,21,图:56,22,38-814:面,23,一、口腔,当上下牙列咬合时,二者仅借第三磨牙后方间隙交通。 临床病人牙关紧闭时可经此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4.内容:牙、舌等器官。,24,图47:口腔望诊,25,图102:舌背面,26,(一)口唇和颊,1.组成:均由皮肤、皮下组织、肌(口轮匝肌、颊肌等)及粘膜组成。 2.结构:口裂、口角、鼻唇沟、人中等。,27,图:1,28,(二)腭,1.区分 前2/3:硬腭(由骨腭+粘膜构成) 后1/3:软腭(由软腭肌+粘膜构成)

6、2.结构:软腭腭帆 中央:腭垂 两侧 前:腭舌弓 后:腭咽弓。 咽峡:由腭垂、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和咽的分界处。,29,颅底外面图,30,图95:口腔及腭扁桃体的动脉,31,图48:口腔顶,32,(三)舌,1.功能:协助咀嚼、吞咽,感受味觉,辅助发音等。 2.位置:口腔底。 3.形态: (1)上面:又称舌背。 以界沟分 前2/3:舌体(前端:舌尖) 后1/3:舌根 (2)下面: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 4.构造 粘膜 舌乳头:舌体 舌扁桃体:舌根 肌 舌内肌。 舌外肌,33,图102:舌背面,34,图96:口腔底,35,舌 4.构造,(1)舌乳头: 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

7、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含味蕾:味觉感受器 叶状乳头 (2)舌内肌: 舌纵肌 上纵肌 下纵肌 舌横肌 舌垂直肌,36,图54:舌,37,图103:舌肌,38,舌外肌:图55,39,图69:咽肌和舌外肌图70:咽肌(后面观),颏舌肌、茎突舌肌、舌骨舌肌 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 甲状舌骨肌,40,(3)舌外肌,颏舌肌 单侧收缩:舌尖伸向对侧 双侧收缩:伸舌向前下 茎突舌肌:拉舌向后上。 舌骨舌肌:拉舌向后下。 舌腭肌,41,(四)牙,1.形态 牙冠:露于口腔内 牙颈:被牙龈覆盖 牙根:埋于牙槽内。 2.构造 釉质:牙冠表面 牙质 牙骨质:牙根、牙颈表面 牙(髓)腔:牙髓(由血管、神经

8、、结缔组织构成);牙冠腔、牙根管(根尖孔)。 3.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牙龈,42,图96:口腔底,43,图100:牙的构造模式图,44,4.分类,(1)据功能分: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2)据生长先后 第一副:乳牙,20颗。 第二副:恒牙,32颗。 5.牙式 (1)以“十”记号划分四区表示。 (2)以 罗马数字-表示乳牙。 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 如: 表示右下颌乳侧切牙。 表示左上颌第一前磨牙。,45,图:38-52:牙,46,(五)口腔腺:又称唾液腺,1.腮腺: 位置:耳廓前下方 上达颧弓。 下至下颌角。 形态:三角形。 腺管:从前缘穿出,在颧弓下一横指横 过咬肌表面。

9、 开口:穿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 牙牙冠的颊粘膜处。,47,图57:唾液腺,48,图50:咀嚼肌,49,图:38-56:舌和唾液腺,50,图:腮腺和面侧区的水平断面,51,图67:下颌下腺及舌下腺内侧面,52,2.下颌下腺,位置:下颌骨体内面的下颌下腺凹处。 腺管:沿舌下腺内侧前行 开口:舌下阜。 3.舌下腺: 位置:舌下襞深面。 腺管:分大、小腺管。 开口 小腺管:约10条,舌下襞。 大腺管:舌下阜。,53,图47:口腔望诊,54,二、咽,1.形态: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 2.位置: 前:鼻腔、口腔、喉腔 后:颈椎 上:颅底 下:平第六颈椎体下缘食管。 3.咽腔分部:以软腭与会厌上缘分

10、 鼻咽:颅底软腭平面。 口咽:软腭平面会厌上缘平面。 喉咽:会厌上缘平面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55,图105、108:咽侧、前壁,56,咽,4.咽腔各部结构: (1)鼻咽 后壁上部:咽扁桃体。 侧壁: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 (2)口咽:侧壁 前:腭舌弓 后:腭咽弓,腭扁桃体窝 舌会厌正中襞 (3)喉咽:梨状隐窝,57,图:56,58,图102:舌背面,59,图105、108:咽侧、前壁,60,咽,5.咽淋巴环: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围成,为呼吸道、消化道上端防御结构。 6.咽腔交通:向前 鼻后孔鼻腔。 咽峡口腔。 喉口喉腔。 向两侧:咽鼓管咽口咽鼓管鼓室 向下:食管。,6

11、1,图:38-87:声音感受途径,62,三、食管,1.形态:前后扁的肌性管道,长约25cm。 2.分部 颈段:长约5cm。 胸段:长约18-20cm。 腹段:长约1-2cm。 3.狭窄 第一狭窄: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第二狭窄:左主支气管跨越处,距中切牙25cm。 第三狭窄:穿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意义:为异物滞留和肿瘤好发部位。 4.位置毗邻 上端:第六颈椎下缘高度接喉咽部。 下端:第十一胸椎左侧接胃的贲门。,63,图107:咽肌(后面观)图109:食管前面观,64,食管,颈段:位于颈椎与气管之间,两则为甲状腺侧叶及 颈动脉鞘。 胸段:前为气管、左主支气管、心及心包,先位

12、于胸主动脉的右侧向左过胸主动脉前方, 穿膈的食管裂孔。 腹段:前方为肝左叶。 5.构造 粘膜层:形成纵行皱襞。 粘膜下层:含粘液腺。 肌层:内环、外纵两层,上、中、下1/3。 外膜:纤维膜,65,图358:颈部横断面(C5)图377:腹上部器官和腹腔动脉,66,图368、369:纵隔左、右侧面,67,图122:肝(下面观),68,图:食管横断,69,四、胃,1.形态 两口 入口:贲门,与食管相接。 出口: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 两弯 胃小弯:朝向右上,最低处呈角状角切迹。 胃大弯:朝向左下。 两壁:前壁和后壁。 2.分部:分四部 贲门部:贲门附近的部分。 胃底部:贲门平面向左上方凸的部分。 胃体

13、部:中间部分。 幽门部: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 以中间沟分 右侧:幽门管。 左侧:幽门窦。,70,图110:胃,71,胃,3.位置:中等充盈时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贲门位于第十一胸椎体左侧。 幽门位于第一腰椎体右侧。 4.毗邻: 前壁 右侧:肝左叶。 中间:在剑突下方直接贴腹前壁。 左侧:膈,并为左肋弓所掩盖。 后壁:胰、左肾、左肾上腺。 胃底:脾和膈。,72,图:腹部两种分区法,73,图261:大网膜和腹腔脏器,74,5.构造,(1)粘膜层:空虚时形成皱襞,胃小弯处为纵行; 贲门、幽门处为放射状;其余为不规则 (2)粘膜下层: (3)肌层:三层(内斜、中环、外纵)平滑

14、肌;幽门处 环形肌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内面覆 粘膜。突入管腔形成环形皱襞幽门瓣 (4)外膜:浆膜(腹膜脏层)。,75,图110:胃,76,图269:胃的肌层,77,图288:胰,78,五、小肠,成人全长5-7m。 分 十二指肠:上连幽门。 空肠 回肠:下连盲肠。 (一)十二指肠: 1.形态与分部:C形, 分四部 上部 降部 水平部 升部,79,十二指肠,2.位置:贴近腹后壁,位于第1-3腰椎体的 右侧和前方等,环抱胰头。 上部:第1腰椎右侧,球部。 降部:第1-3腰椎右侧。 水平部:横过第3腰椎体前方。 升部:第二腰椎左侧弯向前下,形成十二指肠 空肠曲,下续空肠。 十二指肠悬韧带:十二指肠悬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于腹后壁右膈脚,临床称Treitx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80,图261:大网膜和腹腔脏器,81,图124:胆道、十二指肠和胰腺,82,图262:小肠系膜的连属关系,83,图: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毗邻,84,十二指肠,3.结构特点: (1)粘膜皱襞多为环形。 (2)降部后内侧壁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 膨大(即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肝胰壶腹(胆总管与胰管汇合而成)的开口处。 (二)空肠和回肠 1.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