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356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20150917终稿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深圳市中医院 丘丽华,“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在胎儿娩出、张口呼吸的一瞬间,变生成人,此时间所隐含的五运六气信息随之印记于新生儿身上,成为终生伴随的禀赋特征,表现为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倾向。,内经中的运气学说本天文气象而建立。也就是说祖先通过昼观日影,夜考极星,观察日、月、星的运行规律而总结出来的,故五运六气为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并指阴阳五行的运行方法是以五运配十天干,推算年岁运,六气配十二地支推算年岁气。,一、运气学说的概念,运气学说是五运六气学说的简称,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天干地支符号作为演绎的工具,来推论气象、物

2、候及病候变化,探索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的共有周期规律,从而寻求疾病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的理论。,天人合一,知 常 达 变,天之常 天之变,人之常 人之变,运气学说,流行性乙型脑炎,1957年石家庄发生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当时中医辨证为“暑温”,用白虎汤治疗,疗效很好。 1961年北京地区又流行了流行性乙型脑炎,但是再用加味白虎汤治疗疗效不好。 请蒲辅周老诊治,蒲老说这年是庚子年,按照庚子年,天干地支一推,这年实际应该是雨水湿热多,在治疗上就应该化湿清热,结果疗效很好。,运气学说,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1、五运概念的形成,五运概念

3、的产生是以五行概念及其学说为基础的。五行在天地间运动的时相变化便是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左传昭公元年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庄子-逍遥游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成玄英疏引李颐 曰:“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2、六气概念的形成,干支甲子,干,个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4、、壬、癸等十个数字称为十干。古人用之以计算天日的号数,日为阳,故称十干为十天干。 支,分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数目字称为十二支。古人用之以计月成岁,月为阴,故称十二支为十二地支。干支相合,谓之甲子。(天干起于甲,地支起于子)。 天干共有十个字数,顺序为 甲(4)、乙(5)、丙(6)、丁(7)、戊(8)、 己(9)、庚(0)、辛(1)、壬(2)、癸(3)。 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顺序为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一(天干化五运) 甲、己土运 乙、庚金运 丙、辛水运

5、丁、壬木运 戊、癸火运,下一页,天干化五运,太过与不及,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于阳, 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 乙、丁、己、辛、癸属于阴, 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木,壬为木运太过,丁为木运不及; -火,戊为火运太过,丁为火运不及; -土,甲为土运太过,丁为土运不及; -金,庚为金运太过,丁为金运不及; -水,丙为水运太过,丁为水运不及。,1 2 3 4 5 6 7 8 9 0(年尾数)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水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火 土 金,禀赋及体质倾向多由五运推演而来,辛年之人(1):肾水不足,湿乃大行(脾胃),藏气不政(

6、肾),大风暴发(肝),好发,脾胃,肝,肾疾病 壬年之人(2):风气流行(肝),脾土受邪(脾),金气来复(肺),好发肝胆,脾、肺疾病 癸年之人(3):心火不足,寒乃大行(肾),长政不用(心),复则埃郁(脾)好发心小肠,肾、膀胱、脾疾病 甲年之人(4):湿土有余,湿气流行,肾水受邪(肾),木气来复(肝),好发脾胃,肝,肾疾病 乙年之人(5):肺金不足,炎火乃行(心) ,收气乃后(肺),寒雨暴至(肾),好发肺肠,肾,心疾病 丙年之人(6):肾水有余,寒气流行,心火受邪,脾土来复,好发肾膀胱、心、脾疾病 丁年之人(7):肝木不及,肺燥大行,肝木失政,火暑流心,好发心,肝,肺系疾病 戊年之人(8);心火

7、有余,肺金受刑,肾水煎熬,好发心,肺,肾系疾病 己年之人(9):脾湿不足,肝木疏泄,肾水流行,肺金来复,好发心,肝,肾系疾病 庚年之人(0):肺燥流行,肝木克伐,心火不济,好发心,肺,肝系疾病。,姚贝娜 1981.9.26辛酉年 2015.1.16乙未年,地支化六气-主气,客气,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 时间区域是:从每年大寒节开始至小寒节终,每一气主四个节令。 初之气。为木(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二之气,为君火(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三之气,为相火(少阳相火)从5月21日至7月22日; 四之气,为土(太阴湿土) 从7月22

8、日至9月22日; 五之气,为金(阳明燥金) 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 六之气,为水(太阳寒水) 从11月22日至次年1月21日终。,厥阴风木的概念是阴尽阳生,所以定为一年之始。这时的气候特点是地气返暖,万物萌动,“木”表示生发,“风”除了显示多风,还表示多变化而不稳定,称为“善行而数变”。 少阴君火的概念是阴气收敛,阳气始至。气候特点是温而不热。“君火”与“相火”相异,“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取类比象的表述。“君火”时如君临天下,光明普照,热多在形而少在实;一到“相火”,就如同宰相治国,才是实热。 少阳相火的概念是阳气正当少壮。气候特点是日渐炎热,而且火旺携风,所以常有风气相助。 太阴湿

9、土的概念是至阴返阳,阳气在外,暑热夹湿,土育化万物。气候特点是雨多湿盛。 阳明燥金的概念是阳藏秋窗,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阳气收敛,热随秋去,金为肃杀之气。气候特点是天干气燥,寒霜渐临。 太阳寒水的概念是至阳返阴,阳气收内,水沉于下。气候特点是天寒地冻。,司天 在泉-客气,司天在泉是 值年客气在这一年中主事的统称。 主管每年上半年的客气称为司天之气, 主管每年下半年的客气为在泉之气。,地支化六气-客气,(司天之气三之气)(在泉之气六之气) 子、午 少阴君火司天 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 太阴湿土司天 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 少阳相火司天 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 阳明燥金司天 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 太阳寒水

10、司天 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 厥阴风木司天 少阳相火在泉,下一页,干支配运气歌诀,甲己化土乙庚金 子午少阴君火 丁壬化木水丙辛 丑未太阴湿土 戊癸化火为五运 寅申少阳相火 五运阴阳仔细分 卯酉阳明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 巳亥厥阴风木,2015年,2015年是乙未(羊)年 岁运金=金运不及, 司天为太阴湿土,在泉为太阳寒水。,气数 初气 二 三 四 五 六 (在泉左间气)(司天左间气)(司天气)(司天右间气)(在泉右间气)(在泉气) 主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客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太阴湿土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客主 同气 同气 主生客 客生主 同气

11、 同气 加临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 相得,2015年为乙未年,乙未岁初之气。主客气均为厥阴风木。木当其位。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宜调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乙未岁二之气。主客气均为少阴君火。中见金运。二火得位。而胜金运。其病温厉盛行。远近咸若。宜调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乙未岁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中见金运。火生土。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乙未岁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中见金运。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宜治少阳之

12、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乙未岁五之气。主客气均为阳明燥金。气与运同。又得其位。惨令巳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民病皮腠。宜调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乙未岁终之气。主客气均为太阳寒水。金生水。寒大举。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於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持於气交而为疾也。宜调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五运六气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知常达变,四季六气时病治疗经验,风寒暑湿燥火,春夏秋冬,春季时病致病特点,治法:病在上焦,属于手太阴,法宜辛凉解表。初起总以达邪外出为要,切勿过早使用寒凉手法,冰伏其邪,热不得外越而内陷,迁延病程,甚则

13、恶化。 手法:辛凉解表一组穴 四大手法(凉水),清天河水(凉水),清肺平肝 微寒加辛温解表一组穴:一窝风,外劳宫,风池 夹湿加健脾祛湿一组穴:清补脾,清小肠,运内八卦 夹积加消积化食一组穴:运板门,四横纹,捏脊 无汗加发汗一组穴:合谷,曲池,挤捏天突,治法:芳香温散和解,不可辛凉或苦寒 手法:一窝风,外劳宫,风池,寒甚加推三关 头痛加祛风止痛一组穴:运太阳穴,揉风池穴,外关 呕吐加止吐一组穴:清板门,推天柱骨,中脘 泄泻加止泻一组穴:(清)补脾,清(补)大肠,推箕门,外寒里热,治法:两解法,即解表清里 手法:一窝风,外劳宫,风池,四大手法,清天河水,推脊,合谷,曲池,挤捏天突穴,夏季时病,(1

14、)温热 先夏至为病温。温热发病较速,初起可见高热烦躁,口渴舌干,头痛微恶风,面红目赤,或有汗,或无汗,小便短赤,脉浮数或洪。 治疗:初起有表证者,可辛凉解表,穴选清天河水,四大手法,清肺平肝 心烦者,可选清心安神组穴:捣小天心,清心平肝,五指节 表解里热甚者,可选清热组穴: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 咽喉疼痛者,可选利咽止痛组穴:少商,水底捞明月,挤捏天突 热甚津伤者,可选滋阴凉营组穴:二马,三阴交,涌泉,(2)温毒 症见微恶风寒,咽痛或者不痛,耳前后肿,颊肿目赤,甚则头面全肿,耳聋,眼不能开,脉象多浮沉俱盛,俗名大头瘟毒。 治法:清热逐秽解毒 手法:清热解毒组穴:清天河水,退六腑,耳尖放血或者大

15、椎放血,(3)暑热,治法:热重者,热,渴,汗出,脉洪大,宜清热祛暑,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等穴,若乏力,口渴甚,脉芤,宜益气养阴,加二马,三阴交,涌泉,补脾,太溪穴等。,(4)湿温,多发于夏秋之间。有外受之湿与内伤之湿。 若为外受之湿,从雨露或从地气潮湿所得,皆着于肌表,当用解肌法微发汗。若为内生之湿,乃从饮食所得,过食膏粱厚味,甜腻水果,皆能内生湿热,当分三焦论治。,上焦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苔白不渴,胸闷不饥,面色淡黄,午后热盛,状若阴虚,但脉弦细濡。 治法:通阳利湿+解表组穴 手法:一窝风,外劳宫,风池,清补脾,清小肠,运内八卦,中焦湿温,呕吐,泄泻,不食,不饥,小便短黄,时腹自痛,口渴不欲多饮。舌苔白厚,或黄腻,脉濡。 治法:健脾祛湿组穴+止泻组穴+止吐组穴 手法:清补脾经,清补大肠,清小肠,清板门清胃,四横纹,运内八卦,推天柱骨,顺摩腹,天枢,捏脊,下焦湿温,外阴瘙痒,湿疹,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者泄泻,口干口渴,烦躁,睡眠不安,舌苔花剥,脉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 手法:清补脾,清大肠,清小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