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299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心静脉通路应用教学片,颈 内 静 脉 穿 刺 术,从过去对病人浅表体征的监测到目前的多生理参数监测;从外周浅表静脉穿刺到深静脉置管在重病人中的应用,这些都标志着医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循环理论和流体力学是血流动力学的理论基础,而静脉导管、心导管等技术应用则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基本条件。确实,深静脉通道的建立,为临床治疗、抢救病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什么是中心静脉置管 简单定义:中心静脉置管是指通过任何一根静脉插管,使其尖端到达中心静脉,特别是上腔静脉。,为什么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床边监护、急救复苏、长期应用某些对血管刺激性药物的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起到外周静脉不能起到的作用。,氯化钾

2、、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很大,渗出到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中心静脉导管可以减轻这些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虽然外周静脉,包括手背、足背静脉,多数标志明显,易于穿刺,临床上也较多通过外周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 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况:, 需要多条静脉通道同时进行多种 治疗,输入已知或可疑配伍禁忌 的药; 持续或间断输液、给药; 输入血液或血液制品; 麻醉过程中给药。, 病人的外周静脉标志不明显,难 以穿刺(如低血容量休克,肿瘤 化疗后) 持续血样采集分析;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 需要完全胃肠道外营养; 中心静脉压力监测、肺动脉压监 测等。,以上情况,我们需要

3、放置一根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使用的导管: 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必须具备2个条件:足够长的穿刺针和可以置入的导管。 就其发展和应用角度看,中心静脉导管分为 针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 针外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 套管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以及导丝引导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针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 操作较简单,只要穿刺针针尖进入血管,就 很容易将导管植入血管中; 导管有防污染外套,操作时可不接触导管; 导管外径比穿刺针内径小,所以很容易引起 局部血肿。 穿刺针针尖可以损伤导管,使导管在血管中 断裂,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针外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的套管在穿刺针的外面; 这种导管的制造材料一般比较

4、硬,且导管 头也比较锋利,容易损伤血管或引起静脉 血栓,所以不宜长时间保留。,针外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针外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套管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 先用一支短的套管针进行穿刺,再经此 套管将一长的导管植入血管中,短套管 拔出体外; 这种导管的管径比套管的管径细,也容 易引起局部血肿;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下管的过程中,必 须将注射器和套管针分开,大大增加了 气体栓塞和感染的机会。,套管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套管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套管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套管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套管内植入式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目前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应用的是导丝引导式中心静脉导管,这种穿刺方法最初只应用于

5、动脉,但现在已被用于各种介入治疗和检查,特别是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它是通过一根细而长的软导丝将导管引导至血管的某一特定部位,由于这种穿刺方法的穿刺针比较细,所以也较安全地应用于儿童和新生儿。,导丝引导式中心静脉导管,导丝引导式中心静脉导管,虽然在临床上用的导管各式各样,但 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导管应该是: 化学性能稳定; 不致血栓; X-射线可以显影; 操作方便; 允许保留时间长。,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1.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2.颈外静脉(External Jugular Vein) 3.锁骨下静脉(Subclavain Vein) 4

6、.肘正中静脉(Brachial Vein) 5.股静脉 (Femoral Vein),选择穿刺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穿刺点解剖标志是否清晰?估计穿刺的困难程度 提示:短颈、肥胖病人,颈内静脉穿刺定位一般比较困难,颈部创伤也会影响同侧颈内静脉的穿刺。,选择穿刺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病人当前有没有明显的或潜在的呼吸功能障碍? 提示:气胸发生率高的穿刺点(左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不推荐使用在有明显或潜在的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除非此时已别无其他选择。,选择穿刺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凝血功能障碍? 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10*109 的病人不推荐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总之,应该

7、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尽量减少因穿刺而加重病情,或发生与病人已存在疾病相关的并发症。,颈内静脉 V.S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在临床上较多使用。二者各有优缺点。其他的如股静脉等,因为应用上有限制、置管不便等而较少用到。,颈内静脉 V.S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优 点 缺 点,锁骨下静脉: 优点 缺点 即使在肥胖病人,解剖标 出血难以通过压迫来控制 志也明显 不会损伤到颈总动脉及 气胸发生率高 颈部组织 体位要求易被病人接受 导管进入颈外静脉,颈内静脉穿刺 穿刺时,首先必须向病人解释清楚穿刺的必要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准备一个穿刺包,其中包括:穿刺用棉球、消毒碗、持物钳、手术

8、孔巾、麻醉针、无菌纱布、缝针及缝线、麻醉药、无菌生理盐水、穿刺导管一套、固定胶布、碘酒、酒精。,解剖:,胸锁乳突肌,取仰卧位,肩部垫起,头转向穿刺对侧, 穿刺侧上肢紧靠身体放好; 取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顶点外侧作为穿刺 点;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手术孔巾, 1 % 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用小针试穿,向同侧乳头方向进针,见到 通畅回血后,记住小针的方向并退针。,破皮后换穿刺针,按原穿刺点及方向、角度进针,见到回血后植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用静脉扩张器扩张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通过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定位:图示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颈外静脉,定位:取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汇合点作为穿刺点,

9、消毒,消毒铺巾,细针试穿: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交点进针,破皮:用12G针破皮,用颈内静脉穿刺针按试穿方向进针,穿刺针穿刺,见到回血后稍作固定,下导丝,置管15-16cm,穿刺点用止血胶布贴敷,穿刺完毕用薄膜胶布固定,接头上肝素锁,导丝引导式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穿刺针穿刺,下导丝(通过穿刺针),导丝引导式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用静脉扩张管扩皮及皮下组织,导丝引导式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通过导丝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导丝引导式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退出导丝并确认回血,应用穿刺针进行静脉穿刺 应注意:,1定位准确 首先在麻醉过程和穿刺过程中,进针不要弯曲,其次,一定要在细针找到血管后再换穿刺针进行穿刺

10、,以减少组织的损伤。,2判断动、静脉 通常可通过回血颜色判断。静脉血暗红,动脉血鲜红,但严重缺氧、休克的病人难以判断,这时可借助有创压力监测,动脉波型高而尖,静脉波型低而平缓。,3. 置入导丝及导管 下导丝是穿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J型导丝的弯曲方向必须同预计的导管走向一致,否则可能出现导丝打折或导管移位等情况,在置导管时,必需把导丝从导管的尾端拉出,以防导丝随导管进入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管的护理,导管的重力读数必须80滴/分钟,如滴数明显减慢,应检查导管是否有打折或移动、导管脱出或凝血。 近期的堵塞可试用1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冲管,如不能冲开或堵塞时间过长,应拔出导管。导管老化折断脱

11、出是液体外漏的一个原因,发现后应立即拔出导管。,在保留导管期间,应每天用3ml(含10-100U/ml的肝素)盐水冲洗管道。 穿刺点每2-3天更换敷料,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导管的位置有无变化、皮下有无渗液、缝针是否松动,发现上述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或拔出导管。,与穿刺相关的风险及处理,气胸、血胸 表 现 呼吸困难、胸痛、紫绀、胸片 处 理 抽气、胸腔闭式引流、紧急手术,动脉损伤、静脉撕裂 表现 皮下血肿,局部胀痛 处理 拔出穿刺针或导管压迫5-10min,神经损伤 表现 上肢麻木、电刺感 处理 退出穿刺针或导管,肺栓塞 表现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处理 尽量缩短管口开放时间并嘱 病人摒气,导管位置过深,进入右心室 表现 心律失常 处理 调整导管深度,导管感染 表现 体温升高、局部红肿 处理 拔出导管,并应用抗生素,会 不 会 遇 到 困 难?,解剖标志不明显 试穿不成功 试穿成功,但穿刺无法穿到静脉 穿刺针进入血管,但导丝无法置入 导管放置困难,总结: 中心静脉插管为临床治疗、监测 提供更好的途径。 各种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 颈内静脉穿刺过程。 可能的并发症和并发症的处理。,See you,lat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