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官制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813287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朝中央官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秦朝中央官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秦朝中央官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秦朝中央官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朝中央官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朝中央官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湖北衡阳高三测试)据史记记载,秦代对一些较重大的或疑难问题的决策,一般要经过朝议与廷争,最后才由皇帝裁决后执行。这说明当时A国家决策由群臣集体作出B注重提高行政决策的正确性C行政决策程序完整而严密D实现了各大臣间的通力协作【参考答案】B【解题必备】一、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及影响1特征(1)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2)它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各级管理机构不再由贵族世袭、垄断,而是由皇帝和主管机关任命的大小官吏掌握。2历史影响皇帝制度强调集中、大一统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割据性和分散性,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皇帝

2、专制难以避免决策失误,易导致暴政。学科&网二、秦朝中央官制2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

3、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木原则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卿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A廷议制有利于王权加强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下图为秦朝中央官制结构图,据此可知(注:廷尉:司法审判;奉常:宗庙礼仪

4、;典客:外交民族事务;郎中令:宫殿警卫;宗正:皇族宗室事务;卫尉:宫门警卫;治粟内史:租税财政;太仆: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少府:皇室山海池泽之税)A宗法制度不断强化B家国同治特点突出C君为臣纲思想形成D三公分享政治权力1D【解析】材料说明秦朝实行的中央官制的分工明确,奠定了后世管制的基础,D正确;丞相负责的处理政务,A错误;B是郡县制作用;此时期已经是官僚政治形成时期,C错误。3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但管理的具体事情涉及皇族家族的事情,体现了当时国家机构的家国一体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秦朝中央机构的信息,不是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故A项错误。“君为臣纲”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与材料强调家国一体的特征不符,故C项错误。三公享有部分政治权力,但军国大政系于皇帝之手,故D项错误。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