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186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古代史一轮复习-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战国课件(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夏商和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中国历史朝代的沿革,中国古代史 (距今约170万年1840年),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21年,祖国历史的开篇,中华文明初步奠基,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封建大一统局面形成,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581年907年,封建社会繁荣,907年1368年,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1368年1840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2、,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 先秦 第一讲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高考考点,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的兴衰; (3)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 (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5)井田制和分封制,考情回顾,1、(10年新课标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解析:西周时,周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武王的弟弟周公则封于鲁,齐鲁文明源于此。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3(09北

3、京文综12)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丰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4(2009年广东历史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考纲解析:一、夏商西周的朝代更迭,前2070年 前1600,前1600 前1046,前1046 前771,禹,桀,阳城 (今河南登封),汤,纣,殷 (今河南安阳),武王,幽王,镐京 (今陕西西安),从夏商西周的兴衰更替的历史能得到哪些认识?,勤政爱民,赢得民心是国家富强、政治稳定的

4、重要条件;统治残暴、生活腐朽、横征暴敛、失去民心是亡国之路。,夏、商、西周的著名历史事件,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 国人暴动:原因、经过、性质 作用,重难点:夏、商、西周的重要制度,(1)王位世袭制 (2)井田制 (3)分封制 (4)宗法制 (5)礼乐制度,(2)井田制,(1)形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2)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分封制的基础,奴隶制的 制度,(3)分封制,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4)宗法制 (1)目的:巩固_形

5、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实质:周人把血缘关系同_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特点 核心是_继承制度。 (4)影响,分封制,政治关系,嫡长子,确立起一整套分配和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把“ 国 ”和“ 家 ”结合在一起。,(5)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1.井田制与分封制关系?,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国家政治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有专制色彩,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分析比较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

6、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度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西周政局的稳定。,考点强化训练,1、(2010.上海十校高三考试)据文献记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但史学界认为,使这些记载成为信史的关键还在于 A夏朝距今的年代已太远 B禅让制如何变为家天下 C发现夏朝的遗址和遗物 D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其事,6(09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二次月考)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 C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的群

7、雄并立,(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卷)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解析:选A。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它是一种按血缘关系分配继承财产和政治权利的等级制度,将家庭血缘关系和政治等级制度结合起来,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考点回顾,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商周三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地域; 井田制:性质、目的、内容、作用、瓦解时间和原因。 分封制:目的、内容、主要诸侯国(从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掌握其地理位置)、性质、作用、瓦解的时间和原因。,SEE YOU,第二讲: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高考大纲,

8、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农业:作物、农具、技术。手工业:青铜铸造、玉器加工及玉器文物(名称、出土处)、陶瓷业、制漆。 商业交通和城市,考情回顾,1(09辽宁宁夏文综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2(09江苏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3.(

9、08北京12)下列对夏商周经济的表达正确的是 A.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B.商朝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C.夏朝遗址出现原始瓷器 D.夏商周的漆器制造已达较高水平,4.(2007广东单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 (发展的表现、原因、归纳规律) 青铜制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商业、交通和城市,考点解析,夏、商、西周农业的发展,表现 原因,农作物品种 ;耕作技术 ;农田水利等。,重视 改进、提高。 辛勤劳动。 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重难点:古代农业发展问题,1、农业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1)、生产工具的改进 (2)、土地的开发 (3)、农作物品种的不断

10、丰富 (4)、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 (5)、兴修水利,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脆弱性(易受自然、人为因素影响)。,夏、商、西周畜牧业的发展,表现: 原因:,狩猎工具的改进,战争、运输、 祭祀的需要等,数量多、用途广,夏、商、西周的手工业,“青铜时代” 商代主要供周代趋向 特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品种多,数量大,质量高,价值大。,重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1、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4、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6、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7、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夏、商、西周的商业,陆行,水行,泥行,阳城(今),重视,道路沿途设。,以为货币,殷(今)“商邑翼翼,四方之极”,重视,道路沿设。,镐京(今),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重难点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

12、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4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归纳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原因,重视 改进、改进。 辛勤劳动。 奴隶制度的确立等。,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 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世界领先。 商业、城市和交通较发达。 三代经济的发展的明显地继承关系。,1、分析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请思考并回答,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

13、照,1(2010.湖北省宜昌市高三联考)商周时期,奴隶主强迫奴隶在田野上集体耕作。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的奴隶制度十分残酷 B奴隶数量多,地位低下 C以木石骨器为主要工具,生产力落后 D牲畜大量耗费于祭祀、迷信活动,考点针对性训练,5(09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一次月考)传说夏时“仪狄作酒”“少康秫酒”,反映了 A夏朝时人们就酗酒 B夏朝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C夏朝人不爱惜粮食 D夏朝人不注意节约,(四川省江安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作物品种繁多。诗经有关西周农作物的记载:“七月享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以上记载中的农作

14、物不属于“五谷”的是 黍 稷 枣 葵 菽 A B C D,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 B C D,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其镈(锋利的金属制造的农具)斯赵(赵指扒地、除草的意思),以薅荼蓼(荼蓼指杂草等)。 材料2:(周王室需要一些手工业)周王室和诸侯公室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有众多的具有专门技艺的工匠,号称为“百工”。这些作坊和工匠都由官府管理,所谓“工商食官”,就是指此而言。 材料3:(周朝)商业由奴隶主国家垄

15、断,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交易的商品除了比较珍贵的“宝货”和兵器、牛马、丝帛等各种物资外,还有奴隶。 回答: (1)据材料1、2分析西周农业、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3,概括西周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社会经济的特点。,(1)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即出现金属工具,便利耕作、除草;拥有各种手工作坊并有专门技艺的工匠;政府对手工业的重视。 (2)特点:商业为奴隶制国家所垄断;在一些较大的都市出现商业市场。 原因:政府加强对商业市场的管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3)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奴隶制经济发达;手工工艺水平较高;商业繁荣发展。,See You tomorrow!,平王迁都洛邑,“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其时间起止与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时间基本一致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