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疾病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128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性疾病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遗传性疾病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遗传性疾病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遗传性疾病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遗传性疾病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性疾病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性疾病幻灯片(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传性疾病,P142,第八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 王素梅,目的要求,1.掌握: 21-三体综合征(21 trisomy syndrome)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遗传咨询;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熟悉: 21-三体综合征(21 trisomy syndrome)遗传学基础。肝豆状 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的临床表现、实 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3.了解: 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概述。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发病机制。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

2、icular degeneration, HLD)的发病机制及病理。 4.自学: 遗传代谢性疾病概述。,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 第二节: 染色体病 (Chromosome disorders)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 (inherited metabolio disorders),病例及复习,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 ),什么是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人体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简称遗传病(genetic disease)。 遗传物质:染色体及其基因或基因。,发病情况,据统计约有20-25%的人患遗传病或遗传相关性疾病,我国约有2

3、亿5千万人患有遗传性疾病,每年以20万人数递增,且遗传病和先天畸形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能够表达和产生一定功能产物的核酸序列(DNA或RNA),有三个基本特性:自体复制、决定性状、基因突变。 2.单倍体(haploid,n):正常人每一个配子(卵子和精子)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X或Y,即是22+X或22+Y的一个染色体组称作单倍体。 3.基因组(genome):单倍体染色体的全部DNA分子称为基因组。,遗传性疾病分类,1.基因病: 单基因病 线粒体病 分子病 多基因病 体细胞病 2.染色体病: 3.体细胞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对主

4、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疾病, 包括人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分子病、 酶的先天性缺陷产生的遗传代谢疾病。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同的病态代代相传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有成双存在(纯合子)才发病 3.X连锁隐性、显性遗传:病理基因多在X染色体上,其中伴性隐性遗传多见,女性携带病理基因,子代男性发病. X连锁显性遗传病少见.,多基因遗传病,由于几对基因异常引起, 每对基因的作用轻微, 但累加起来可产生明显的表型效应,此类疾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又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线粒体遗传病,1.是由母亲遗传的极为罕见的遗传病。 2.卵细胞线粒体中含有多个环状双链结构的DNA分子(mtDNA)编码多

5、种tRNA、rRNA及与细胞氧化磷酸化有关的酶,独立与细胞核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称线粒体基因组,这些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大约有100多种。,分子病,是调控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大分子结构或数量改变所导致的疾病.如血红蛋白病、血友病等,体细胞遗传病,是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如肿瘤和某些先天畸形.,第二节 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orders ),人类的正常染色体共有:23对 正常男性的核型为:46,XY 正常女性的核型为:46,XX,又叫染色体畸变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的数目、结构异常使其所载基因发生数量或排列组合方面的改变, 遗传物质失去正常状态

6、引起疾病。,染色体畸变的原因,1.母亲因素:妊娠年龄过大 2.物理因素:放射线、强磁场 3.化学因素:药物、农药、毒物 4.生物因素:病毒感染 5.遗传因素,染色体畸变类型,染色体数目异常 减少:Turner 综合征(45,X) 增多: 染色体结构畸变 缺失(deletion) 易位(translocation) 倒位(inversion) 插入(insertion)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染色体病的临床特征,1.常染色体病 生长发育迟缓; 智能发育落后; 多发性先天畸形:内脏畸形、骨髓畸形、特殊面容、皮肤纹理改变 多系统功能障碍 2.性染色体病 伴有性特征发育障碍或异

7、常,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指征,1.怀疑患有染色体病者; 2.有多种先天性畸形; 3.明显生长发育障碍或智能发育障碍; 4.性发育异常或不全; 5.孕母年龄过大、不孕或多次自然流产; 6.有染色体畸变家族史。,1.21三体综合征(21trisomy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畸变综合征,又叫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 2.临床表现:有其特殊的面容、智力低下、多发性畸形为特征. 3.发生率:国外报导为1.5.国内报导为1.6 - 1.2 , 实际上发生率还要高些,因为有一半以上的患儿 未出生即流产死亡,男:女=3:2,21-三体综合征 概述,病因,21号染色体呈三体是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

8、中发生不分离现象所致, 其影响因素有: 1.母亲年龄:妊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2.母亲妊娠期腹部照射放射线 3. 某些病毒感染 4.母亲妊娠期服某些药 5.遗传因素,母孕年龄 发病率 2025y 1/2000 35y 1/300 4045y 1/100 45y 1/50,临床表现,1.智能发育落后:IQ 3569 平均 67 2.生长发育迟缓:体格动作发育迟缓,骨骼发育迟缓, 骨龄落后,手骨脱钙,第12肋缺如,出牙延迟 3.特殊面容 4.皮纹特点 手: 通贯手, 尺侧箕纹增多, 第5小指只有一条指褶纹 atd角增大 63 足: 拇趾球部呈胫侧弓形纹 5.伴发畸形: 50%伴先心,消化道畸形,

9、隐睾,脐疝。手宽厚、指短, 脚宽,,头: 短小 面: 扁平 眼: 距宽 眼裂上外斜 鼻: 塌 鼻孔上翘 耳: 短,圆,耳根下移 嘴: 小,半张,伸舌,流涎,特殊面容,通贯掌,反弓足,趾间增宽,出生体重低,生长发育障碍,实验室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 标准型: 47,XX (或XY),+21 易位型: 染色体总数是46,其中一个是易位染色体 嵌合型: 部分为正常细胞,部分为21-三体细胞,两种 细胞比例不同则临床表现不同 酶测定 中性粒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 过氧化物歧化酶,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特殊面容+体征, 确诊需做染色体检查 鉴别:先天性甲减 面容特殊 毛发干枯,皮

10、肤粗糙,粘液水肿 哺喂困难 腹胀,便秘,黄疸,TSH、T4,预防,从母亲开始,做好孕期保健 染色体检查 亲代染色体: 21/21易位:中断妊娠 D/G易位:查子代染色体:正常生 异常中断 嵌合型:查子代染色体,治疗,强调早期治疗,但无特效药物 长期耐心的教养、训练,使其能生活自理 配合应用:多种B族维生素、烟酸等 矿物质-铜、锌、镁 脂溶维生素A、D、E 其它药物:r-氨酪酸 预防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发生,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dolic disorders),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 概述 PKU是一种较常见的氨基酸代谢性疾病,属于常染色

11、体隐性遗传。由于酶的缺陷,氨基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致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色素减少。 自1959年起有报导,国内发病率1:16500。发病率很低,危害性很大,是少数可以治疗的遗传代谢病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显重要。,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发病机理,基因突变致酶的缺陷使苯丙氨酸代谢发 生障碍.PKU分为: 典型PKU-多见 BH4缺乏型-少见,1%左右,临床表现,1.智力低下:最重要的症状.出生时正常,3-6m才出现症状. 2.癫痫发作: 常在1岁前发生,10岁后罕见.表现为:婴儿痉挛症、小运动型/大发作. 3.其它神经精神症状:60%患儿兴奋不安、活动过度、攻击行为.1/3有轻微体征.严

12、重者脑瘫、头小畸形、脑皮质萎缩 4.其它:婴儿早期呕吐、皮肤湿疹;毛发、皮肤、虹膜色泽变浅;尿、汗有特殊的霉味(鼠尿味).,临床表现,BH4缺乏型PKU临床表现较典型PKU为 重,NS症状进行性加重,即使饮食治疗也不 能控制症状。 上述症状,除智力低下外,大部分是可逆的,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预防智力低下的发生。,诊断,新生儿期筛查:喂奶3天后取足跟1滴血,凉干送: 1.Guthrie试验:即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半定量测定,苯丙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进行比色定量测定 0.24mmol/L应复查 2.取静脉血测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 患儿1.2mmol/L 3.尿三氯化铁试验、2,4-二硝基苯肼试验 4.血

13、浆游离氨基酸分析、尿液有机酸分析 5.尿蝶呤分析 鉴别各型PKU,酶学诊断、DNA分析,治疗,一旦确诊,立即治疗,越早越好 生后1-3m治疗:智力接近正常 生后6m治疗:开始出现智力低下 生后2-3y治疗:脑损伤不可逆,但可控制症状 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1.适应症: 血清苯丙氨酸持续在1.22mmol/L以上, 酪氨酸正常. 有苯丙酮酸尿者,无论有无症状. 2.疗程:饮食治疗至少维持到青春期以后 3.饮食治疗无效者:提示BH4缺乏型 可加用BH4、5-羟色胺酸、L-dopa,预防,对有阳性家族史者应做产前诊断 避免近亲结婚,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概述,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

14、代谢异常致铜沉着在脑、肝、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1.无症状期:肝脏内铜的贮积在婴儿期已开始,但在6岁 以前很少有症状. 2.肝脏受损期:起病隐袭,肝病症状,也有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者可有一过性溶血性贫血,血清铜蓝蛋白,尿铜 ,角膜尚无K-F环 3.肝外器官受损期: NS: 以锥体外系症状最为常见,晚期精神症状明显 泌尿: 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小管酸中毒,氨基酸尿 角膜K-F环 其它:间歇性溶贫,背部、关节痛、自发性骨折,诊断,有家族史,不明原因的肝病史,溶贫,肾脏病表现,神经症状者,做角膜K-F环检查,阳性者可诊断.,对无症状期或症状不典型者要做如下检查

15、: 血清铜蓝蛋白测定 200mg/L 24h尿铜排出量测定 肝细胞含铜量测定 同位素铜结合试验 基因诊断,治疗,1.减少摄入: 低铜饮食 锌制剂 2.促进铜排泄: 青霉胺 盐酸三乙烯四胺 连四硫代钼酸铵(TTM) 3.其它治疗: 锥体外系症状-氟哌啶醇,安坦,东莨菪碱,左旋多巴 支持治疗:输白蛋白,保肝 肝移植术:急性肝衰或失代偿性肝硬化,本病是可治的, 治疗关键是减少铜在内脏的沉积,填空题,1_是基因的载体。 2 遗传性疾病可分为_、_、_ 、_四类。 3 遗传物质存在于_、_中。 4 染色体畸变综合征是因_或_而导致的疾病。 5 21-三体综合征是小儿染色体病中_的一种,属_畸变。,染色体,染色体病,多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染色体,线粒体,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畸变,最常见,常染色体,6 常染色体畸变综合征共同特征是生长迟缓 、智力障碍 、 多发畸形 。 7 苯丙酮尿症根据缺陷酶的不同分为2型,既典型PKU和 BH4缺乏型。 苯丙酮尿症为少数可治性遗传代谢病之一,为避免神经系统 不可逆损害 ,必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13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