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1221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美术的辉煌,课标要求: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一)新古典主义 1、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2、特点: 突出理性、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严谨和谐 3、成就: 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泉,新古典主义的大卫 马拉之死,马拉(Jean-Paul Marat, 17431793),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撰写过很多抨击封建专制的文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马拉为躲避反动分子的迫害,长期在地窖里工作,因此,染上了严重的湿疹。为了减轻病痛,同时,不影响工作,他每

2、天不得不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里坚持工作。1793年7月13日马拉被刺身亡,终年50岁。,加冕典礼 大卫,法国画家大卫油画马拉之死即表现的是马拉刚刚被刺的惨状: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紧紧地握着凶手递给他的字条,女刺客夏绿蒂科尔代是利用马拉对她的同情趁其不备下的毒手,我们还可以看到丢在地上的带血的凶器。在浴缸的旁边立有一个木台,看来,这就是马拉办公用的案台,“案台”之上有墨水、羽毛笔、纸币和马拉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5个孩子的母亲,他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安格尔:泉 古典美与人体美完美结合的名作,一、

3、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一)浪漫主义美术 1、时间: 19世纪30年代前后 2、特点: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色彩鲜明和奔放笔法,画面丰富多彩 3、成就: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法),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西班牙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作品欣赏:,自由引导人民 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作品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倒在地上的尸体、战斗的勇士以及高举法国三色国旗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他们身后都是一往无前的战士。周围硝烟弥漫,远处的建筑是巴黎市中心的标志巴黎圣母院。 图中那位在硝烟中一手高擎三色旗,一手提枪,奋勇当先

4、,正在召唤群众前进的青年姑娘,既是起义参加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一)现实主义美术 1、时间: 19世纪中期 2、特点: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成就: 米勒播种者拾穗者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 -拾穗者,法国米勒拾穗者,法国米勒拾穗者中,所画的三个农村妇女,身穿粗布衣服和沉重的木鞋,费力地弯着腰捡拾收割后遗漏的麦穗。这使

5、人自然联想到劳动果实不能归劳动者所有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此画第一次展出时,立刻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费加罗报惊呼:“在这三个突出于阴沉天空之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长矛和1793年的断头台!”,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所创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社会现实的产物,画家描绘的纤夫们既是生活于苦难社会底层的人,更是有毅力的强者。画家通过构图,利用沙滩与河湾的转折,把11个纤夫塑造成一组雕刻群像。在宏伟深远的画面中,不仅揭示了现实的矛盾,也肯定了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力量。,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一)现实主义美术 (二

6、)印象画派 1、时间: 19世纪后半期 2、特点: 强调光和色,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3、成就: 前期有莫奈日出印象、后期有梵高向日葵,莫奈日出印象,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用零乱的笔触展示了雾气交融的港口早晨:晨曦中海水是蓝色的,天空被染成暗红,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有水波熠熠生辉,水中的小船和岸上的建筑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印象画派因此得名。,吸烟斗,(自画像) 荷兰梵高 1889年,凡高 (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

7、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称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雏菊和秋牡丹的花瓶,梵高(荷),梵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向日葵让人联想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景色,自画像 (法)塞尚 1890-1894,塞尚的苹果和橘子,二、现代主义美术 1、时间: 20世纪 2、特点: 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3、

8、成就: 毕加索格尔尼卡,毕加索的壁画格尔尼卡。这幅画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现代主义流派其他作品,夏加尔我与我的乡村,超现实主义绘画达利的记忆的永恒,野兽主义绘画-马蒂斯的两个舞蹈者,表现主义绘画 蒙克的生命之舞,表现主义绘画- 蒙克的呐喊,超现实主义绘画达利的内战的预感,超现实主义绘画米罗的蔚蓝的金色,戴帽的女人,镜子前的少女,毕加索作品,坐着的女人,毕加索自画像,三个乐师,名作欣赏,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它被视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 。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