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3040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及答题技巧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总复习,说明文 阅读专题,命题规律,选材:科技 自然 生活 考查内容:说明文常见考点 考查形式:客观题为主,开放性试题往往从内容出发,向生活和课外延伸。,说明文的考点,1.说明的对象及特征。 2.文章的结构和顺序。 3.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4.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5.筛选信息,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6.主题的拓展和延伸。,一、说 明 文 类 型,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二、说明对象的判断:,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一般为所说明的事物。 判定:在题目或文章开头部分抓中心句。,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一般为文章所阐释的事理。 判定:先看题目后观全文,提炼或概括全文内容或中心内容。,解题关键:从“

2、整体”着眼,准确地抓住文段的中心句、关键句,再筛选出相关的信息,用规范的语言简洁作答。,三、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如何概括文章内容),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 事理说明文:接近说明对象,但一般要 把说明对象具体化。,解题方法:第一,抓全文中心句或总括句; 第二,段意联合法。,解题格式:全文说明了,四: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用这种结构方式。 2、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多用于使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3、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这种结构方式,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即:各层之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递进关系。,五、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说明

3、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具体次序:操作程序、发展变化等。标记词:表时间的词语。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具体次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东西南北中等。标记词:表方位的名词。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具体次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六、说明顺序的各种特征:,时间顺序(有时间推移词,多为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或操作程序) 空间顺序(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中心 到四周等,多为说明建筑物) 逻辑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之间联系的,多为事理说明文),逻辑顺

4、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从主要到次要 从整体到局部 从现象到本质 从概括到具体 从原因到结果 从浅到深,此外,还可以抓住一些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就是从主到次的顺序;“由于所以”是从原因到结果的顺序;见到“总之”就要从具体到概括的顺序上去考虑。,试题一: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问一:本段采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问二: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的三种方法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本段采用的顺序是由主要到次

5、要的逻辑顺序。,不能。因为文章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的,调换后不能突出说明的重点。,小试牛刀,试题二:第一种泪水是在眨眼间产生的,即所谓的“基础泪”,第二种眼泪,也具有纯生物作用,它是因为条件反射活动流出的泪水。第三种眼泪,也是最后一种眼泪,即由于激动而流出的眼泪。得到的证实说,这种眼泪只有人类才有。 问一:三种眼泪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因为本文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说明的,调换后使逻辑混乱。 问二:本文说明三种眼泪时,哪种说得简略,哪种说得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前两种略,第三种详。因为第三种最高级最复杂。不为一般人所熟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试题三:6

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可能死亡。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内

7、容的? 文章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按照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楚。,中考说明文阅读指导 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说明文阅读 一、辨析说明方法 二、体会说明语言,辨别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作比较 下定义 作诠释 配图表 摹状貌 引资料,1.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2、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3、星云分为亮星云和安星云。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8、,(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5、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 6、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 7、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8、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引用),(作诠释),(举例子),(摹状貌),作诠释和下定义的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极易混淆的说明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

9、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而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中提到的“虹”,课文注释为:“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条彩色圆弧,这就是虹”。, 、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下定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作诠释) 分析: 、 两句都是判断句, 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食物的概念,它还可变为:“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就是食物。

10、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果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荒谬了,因为不是所有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 句不是判断句,说明的内容没有解说“晕”的本质特征,只是描摹了它的具体表象,因而是作诠释。,探究说明方法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1、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句子生动形象。,3、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

11、的印象。,2、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目前,涂改液已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用具。据调查,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 以上。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钓鱼岛有悠久的历史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有关钓鱼岛的记载,比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1884年“发现”钓鱼岛早了76年。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出一种即可)其作用是什么?,示例一: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钓鱼岛有悠久的历史。 示例二: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中国有关钓

12、鱼岛的记载比日本发现钓鱼岛早很多年,突出说明了钓鱼岛有着悠久的历史。 示例三:列数字,准确的说明了钓鱼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回答模式: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使说明更怎么样),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同作比较,突出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地揭示 的本质特征。,引资料:,画图表:,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充实有力地说

13、明,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形象地说明,说明方法的作用,关键词,具体内容,说明方法,作诠释: 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说明 摹状貌: 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他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说明方法:_,作用:_,作比较,突出说明了松鼠是十分警觉的小动物,进而突出了它驯良、乖巧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学活用,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

14、类群。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这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活学活用,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科学准确地写出森林翼龙体形娇小的特点,使说明内容更具体。) 作比较(把森林翼龙的翼展和燕子、麻雀作比较,突出了森林翼龙体形的娇小。) 打比方(把翼龙比喻成“婴幼儿”,生动形象地说明德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更小。),注意:对“说明方法作用”的辨

15、析,一定要结合句子内容作具体分析,切忌术语的堆积,导致空、泛,不具体。,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 严密 简明,体会说明语言 命题方式: 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经常考查的词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表程度:比较 几乎 相当 更 最 分外 尤其 表估计:大约 可能 左右 可算 也许 表时间:当时 刚刚 迄今 表范围:一切 部分 全部 表频率:经常 常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好像”一词

16、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说说划线词语“可能”的表达作用。,作用:“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这样,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况。如果删掉,就变成了“都引用活水”了,这与事实不符。所以,“大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性。,技巧点击: 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如果要问是否可以删掉,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