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532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描写手法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描写手法,描写方式:,1、描写的角度、顺序: 层次感(视角、角度): (正侧、上下、远近、高低;俯视、仰视)搭配 时间、空间顺序: (今昔、远近、内外) 色彩 (对比、渲染、明暗) 点面结合 (大处着墨小处落笔、整体局部、概括与具体),描写技法:,A、结合法: 远近、动静、声色、正侧、虚(想象、联想)实、点面、视觉、听觉、嗅觉 、明暗等 B、衬托法:衬托、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C、对比法: 对比、明暗对比;今昔对比,空间对比 D、工笔与白描 E、列锦,(三)表现手法描写手法,1、描写角度: 高低(俯仰)、远近、 动静、明暗(光影)、形声色味态、感官(视听嗅触味)、点面(整体与局部) 2.

2、描写内容: 人:外、语、心、神、动、细节等 物:色、香、形、声、味、细节等,3.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动静结合 (3)虚实结合 (4)明暗相衬 (5)视听结合 (6)点面结合 (7)远近结合 (8)声色结合 (9)细节描写 (10)渲染 烘托 (11)白描 (12),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这一手法是如何用的; (3)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效果),请从观察角度的变化角度来赏析。,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方式。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

3、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喜悦之情和勇于攀登的精神(效果)。,由远到近,一二句:远近结合 三四句:上下结合,碧瓦范成大 碧瓦前头绣幙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由近到远、由上到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动静结合,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

4、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此诗为作者被贬谪商周时所作。,动静结合/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动:马穿山径、万壑有声; 静:峰立斜阳、棠梨叶落、荞麦花开 声:万壑有声 色:初黄、胭脂色、白雪,虚:不在眼前的,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B已逝之景之境。,C设想的未来之境。,虚实结合,D设想的异地之境。,在眼前的,实实在在的。,实,课文实例回顾,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是实写; 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

5、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一、二句是实写,用巴山夜雨衬托自己不能回家与亲人相见的愁情。 三、四句是虚写,想象与亲人相聚时两人共剪窗花、深夜长谈的欢乐场面,以想象的乐景反衬现实的悲情。,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多会衍生出渲染的效果。 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多衍生出烘托的效果。,正、侧,渲染,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诗歌通过多角度用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

6、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襄水:古属楚国。,诗人是如何突出“早寒”的特点的?,诗人抓取深秋特征性景物,借助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北风”呼啸突出了“早寒”的特点,为诗人的思乡之情渲染了氛围。,抓取特征性景物(渲染),色彩渲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

7、了诗句的生机。,社日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侧面烘托:本诗不正面写社日的热闹场面,而是通过社日时家家半掩扉、和社日尾声时扶得醉人归的生活细节,侧面表现社日的热闹和节日村民的快乐。,侧面,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的? 从侧面描写: 通过触觉写 “衾枕冷”,写出被子、枕头的冷,衬托出雪大, 通过视觉写“窗户明” ,写出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通过听觉写 “折竹声” ,写出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烘托出雪大。,烘托,听蜀僧濬弹琴

8、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步骤二)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点面结合: “点”,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面”:指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其实也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9、。,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点面结合 开头两句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折射出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 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里,渔翁不惧风雪,身披蓑衣独自一人端坐在小船上在江面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好事近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0、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后用洗练的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静态的“千里水天”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再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对比: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双方不分主次,双方都出现 衬托: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有时主体不出现。,对比和衬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1、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对比:,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以奢华著称,就是今天的南京。 1.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分析。 2.本诗是一首怀古诗,试结合诗歌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诗人通过“怀古”,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 1.对比,台城今昔之对比。曾经“六代竞豪华”,“万户千门”一片繁荣景象,“事最奢”更是道出了其奢华无比;而今,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衰败不堪。形成了强烈而鲜明昔盛今衰之对比。给人以无限的历史兴亡之感,发人深思。 2.通过陈后主因玉树后庭花而亡国亡身的历史悲剧,批

12、判了其作为国君却奢侈荒淫,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同时,怀古伤今,希望当政者能吸取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言语之间融入了诗人深深的忧国伤时之情怀。,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答案: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

13、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答案: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1)梅。从视觉和嗅觉,以及开花时间,通过两个“道是”句写出了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2)对比,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进行对比,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

14、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高考练兵,衬托,用乙托甲,使甲特点更突出。 比较常见的反衬用法: 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 (侧面描写)(间接抒情) 例:鸟鸣山更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衬托,正衬,反衬,乐景,乐情,悲景,悲情,乐景,悲情,悲景,乐情,以动衬静,衬托,情景衬、动静衬、明暗衬,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哀景哀情,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

15、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又如杜甫的登高。,哀景乐情,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乐景衬哀情,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第一段: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6、。,以动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以动衬静,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此诗三四句写夜景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三四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下雪的夜晚,诗人彻夜难眠,当听到雪压树枝发出的声响时,更加突现了环境的冷寂孤清。形象地烘托了诗人凄苦孤独的思想感情。,以声衬静,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动衬静:诗人以鸟鸣的声音和花落、月出的动态,非常生动深刻而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春山月夜的清幽闲静。,明暗衬,明暗衬指的是色彩、光线等方面的衬托。古代诗人很善于运用色彩,也很讲究着色艺术。他们常巧妙地运用词语进行色彩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