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378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物言志诗专项讲解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托物言志诗,1.概念: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2.特点:

2、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 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诗中流露出的凛然正气和豪

3、迈情怀,不知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后人为真理和正义事业奋斗不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1).咏物诗,要实写物的声音、形态、色泽等相应的外部特征,有时还要写出其所处环境的特点,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 (4).从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

4、烘托的手法。,咏物诗鉴赏方法,(1).“读清”全诗。 (2).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形象特点

5、2.这首诗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形象: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泠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 (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毛泽东于1961年12作的诗词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词人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当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

6、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象征。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人民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人民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试分析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李诗运用对比手法。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柳的衰落,表现出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作者以柳自喻,表达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曾诗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 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揭露、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