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2544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精品)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能够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分布的影响; 3、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在等高线图、示意图、景观图等地图上分析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影响的一般方法。,什么是聚落?,思考,聚落的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房屋建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集合体,乡村,聚落按照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农业人口为主,非农业人口为主,较小,较大,较早,较晚,城市,1组:半坡遗址,3组:云南丽江古城,4组:新疆塔里木盆地聚落,分组讨论,2组:山区与平原聚落比较,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黄河的中游地区,如果你是首领的话 你将把村落布

2、局在什么河流附近的哪个位置?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在河谷阶地,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带来了那些方面的好处?,河谷阶地,B是什么地形?,河流下切侵蚀,是使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提示:河流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1,既接近水源,便于灌溉,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有防御作用。,1. 图A、B,哪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个是平原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提示:从分布、规模、形态等方面考虑),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活动2,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

3、地开阔,自然条件优越,对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人口大规模聚居; 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狮子山,至象山 金虹山,1、读89页材料,从地形角度解释为什么丽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丽江纬度较低,冬季因山岭的重重阻挡,不受冬季风的影响,故无严寒;夏季因地势较高和多阴雨天气,故无酷暑。,学生活动3,2、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充分利用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条件,还利用了河流的有利条件。,阅读90页材料,对比分析地形对半坡村落与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影响的差异,并完成下表。,河谷阶地,接近水源, 避开洪水,山前冲积扇、洪

4、积扇的中下部,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学生活动4,大庆油田,大庆城区图,硅谷,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B,练习,变式1,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 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聚落的影响因素,聚落的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

5、交通,政治、军事等,位置,形态,规模,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小结,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 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 2. 分析其原因?,中国地势三级阶梯,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中国地势与交通密度,读下图(P91图4-8、4-9),回答,思考: 四川省大致可分为哪两个地形区? 地形有何特点?,西部山地高原,东部四川盆地,东部四川盆地,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形态特点和密度?,川西山地高原地区,思考: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交通线路形态特点和密度?,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和形态特征

6、。,平原公路,山区公路,探究,结合课本92页“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分析平原与山区交通线路走向、形态和布局的差异。,平直,弯曲,网状分布,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线路尽量沿山间盆地、河谷或等高线修筑,避开沼泽;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大,小,小结,充分考虑沿线的城镇聚点,技术、生态环境等因素,在交通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技术、生态等因素,拓展延伸,利用有利的地形 避开不利地形 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合理的选线原则,不同地区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在图4-14中,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其中相对合理的是哪种方案?为什

7、么?,三种方案中,A方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修筑和运营带来极大的困难; B方案线路较长,基本沿山谷修筑,但中间也需穿越山地的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 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但所经地区坡度较小,相比而言,最为合理。,科技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胶州湾跨海大桥,英法海底隧道,肃,云南,四川,青海,西 藏,青藏铁路线路较短; 沿线地势平坦起伏不大,造价较低,总投资量少。,甘,四个方案比较,为何选择青藏线方案?,综合探究,交通选线 之 进藏铁路,思考: 1、青藏铁路建设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 2、国家投资修建青藏铁路,其目的是什么?,青藏铁路线路示意图,自然因素,高寒

8、缺氧,冻土,生态脆弱,针对缺氧的问题,有句顺口溜:“天大 地大没有风火山的高原反应大,爹亲、娘亲还是氧气瓶、氧气袋亲。”,限制铁路建设,青藏铁路沿线建立了17座制氧站,4万名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强制性吸氧不低于2小时,沿线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难题一:高寒缺氧高压氧舱紧急送氧等技术措施,难题二:多年冻土技术措施,建设 “陆上桥” 等工程措施来穿过550多公里的冻土地区。,冻土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桥代路,采取陆地上架桥的方式预留出藏羚羊迁徙通道,难题三:生态脆弱减少对生态的破坏,高架铁路保证了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安全迁徙,上跨式立交动物通道,采取人工移植草皮的方式以保护当地的草场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9、难题三:生态脆弱减少对生态的破坏,青藏铁路全线用于环保的专项经费将达12亿元,在工程设计中采取绕避自然保护区、设置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避免改变河流湖泊径流环境、减少占用草原草甸面积等措施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社会经济因素,变西藏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带动青藏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网络,改善青藏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 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如旅游业),加快资源的开发和物资的输出,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 有利于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合作(经济) 有利于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西南边疆(政治),影

10、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交通线路的分布,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农业、 人口、资源、城市),生态环境,科技,基础条件,决定条件,保证条件,基础条件,小结,1.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单位:米),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种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课堂练习,c,2.如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方案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方案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 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