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2098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糖尿病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Trisomy 21 Syndrome (Downs Syndrome),概述(Outline),21 三体综合症(21 trisomy syndrome)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症,是人类最早发现且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病。 活产婴儿发病率约为:1/(600800),即1.61.2,发病随孕母的年龄增高而增加。 我国每年增加患者约20,000例,半数以上病例在妊娠早期自然流产。,遗传学基础 (Genetic Basis),21号染色体呈三体征(trisomy 21), 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或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 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额外的21号染

2、色体。,21-三体综合征的原因 环境因素影响配子的减数分裂 (放射线、病毒感染、化学因素) 高龄产妇 遗传因素;如染色体易位,临床表现1,特殊面容 眼裂小 眼距宽 两眼裂外侧上斜 鼻梁低平 张口伸舌流涎,临床表现 2,体格发育迟缓 身材矮小 骨龄落后 坐、立、行均迟 出牙迟缓,临床表现 3,智能低下 IQ低 缺乏理解和思维能力 四肢关节柔软,易 弯曲。短而宽的手,第五指短而内弯、单一褶纹,临床表现4,皮纹特点: 通贯手: 患者 50%, 正常人 2%,临床表现5,皮纹特点 atd角增大58。 正常人41。,临床表现 5,多发畸形:先心、脐疝、消化道及泌尿道畸形. 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白血病发

3、生率高.,Phenylketonuria,苯丙酮尿症,概 述 (Outline),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a, PKU )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乏,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临床表现为智能低下,惊厥发作和色素减少。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概念,发病率:我国为1/16 500,北方高于南方 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病因: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 危害:严重的智能发育障碍 可治疾病:需早诊断,早治疗,苯丙酮尿症的酶缺乏,苯丙酮尿症发病机制,苯丙氨酸及其 旁路代谢产物,苯丙氨酸,苯丙酮酸,苯丙

4、氨酸转氨酶,(正常极少),大量由尿中排出,苯乙酸,由尿排出,苯丙酮尿,特殊尿味,蓄积于血及 脑脊液中,某些酶活性,神经介质,苯丙氨酸羟化酶,酪氨酸,酪氨酸酶,(黑色素细胞),多巴,多巴醌,吲哚醌,聚合,黑色素,神经组织 肾上腺髓质,酪氨酸羟化酶,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脑发育、脑功能受抑,智力低下、神经系统症状,白化表现,毛发变黄,肤白,巩膜色浅,:L-谷氨酸脱羧酶,5-羟色胺脱羧酶,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脱羧酶,r-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四)临床表现:,1、发病时间: 出生时:正常 症状出现:36个月 症状明显:1岁 2、智力低下 3、湿疹:面部

5、,4、神经系统:癫痫,多动,行为异常, 肌张力 5、皮肤色素改变:黑色素合成不足,毛发皮肤虹膜色泽浅 6、鼠尿味:汗液,尿液,(五)诊断:关键,1、新生儿筛查: 半定量法 喂奶23日后,采末梢血液, 苯丙氨酸0.24mmol/L (4mg/dl) 2、血清氨基酸分析: 苯丙氨酸1.2mmol/L (20mg/dl),(六)治疗:,1、治疗目的:防止智力落后 饮食控制开始时间与智力发育的关系,2、治疗开始时间: 诊断一旦确定,立即开始治疗,3、治疗持续时间: 青春期后 4、治疗原则: (1) 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 保证正常生长 维持最低代谢需要量,(2)低苯丙氨酸治疗应考虑: 足够的热量 蛋白

6、质 苯丙氨酸需要量 维生素 微量元素,(七)预防:,产前诊断:羊水细胞DNA分析,新生儿筛查 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在新生儿早期临床症状未表现之前,进行筛查,并及时治疗,以避免产生小儿智能不可逆损害和疾病性伤残的系统服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 是儿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CH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造成的 发病率为150007000,概述,甲状腺素的调节,下丘脑 TRH,垂体 TSH,甲状腺 T3、T4,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TRH缺

7、乏 TSH缺乏 甲状腺素缺乏 终末器官无反应,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产热 加速体内细胞氧化反应的速度,从而释放热量。这种反应通常以基础代谢率表示, 即BMR 促进细胞组织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促进钙磷在骨质中的合成代谢和骨、软骨的生长,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酶的活力 对糖代谢的影响 促进糖的吸收、糖原分解和组织对糖的利用 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促进脂肪分解和利用,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胚胎期或生后早期甲状腺素不足会导致脑发育、分化、成熟的严重障碍 出现神经细胞分化成熟延迟、神经突触变短、髓鞘形成障碍、大脑皮层神经原的体积减少等改变 临床出现智力低下

8、、发育迟钝等症状,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对维生素代谢的作用 对肌肉的影响 甲状腺素过多可出现肌肉神经应激性增高,出现震颤 对血液循环系统影响 甲状腺素能增强-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故甲亢病人出现心跳加速、心输出量增加等 对消化系统影响 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时,食欲亢进,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 多,但质正常。甲低时,常有纳差,便秘等,临床表现,智力落后 生长发育迟缓 基础代谢率低下,甲状腺缺如、酶缺陷: 新生儿期、婴儿早期出现症状 甲状腺发育不良: 生后36个月出现症状 甲状腺异位: 生后数年后出现症状,起病时间,非特异性生理功能低下表现: 三超: 过期产、巨大儿、生理性黄疸延迟 三少:

9、少吃、少哭、少动 五低: 体温低、哭声低、血压低、反应低、肌张力低,新生儿期的表现,2W 男孩 BW4.4kg,典型症状,特殊面容和体态 头大,颈短,皮肤粗糙、面色苍黄,毛发稀疏、无光泽,面部粘液水肿,眼睑浮肿,眼距宽,鼻梁低平,唇厚,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 患儿身材矮小,躯干长而四肢短小,上部量/下部量1.5 腹部膨隆,常有脐疝,幼儿和儿童期先天性甲低,特殊面容: 面部臃肿、眼睑水肿、眼距宽 鼻梁塌陷,舌大,舌外伸、贫血貌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颈短而粗,手指短宽 皮肤干、冷或出现花纹,,先天性甲低 治疗前: 特殊面容 舌大外伸,甲低特殊外表,先天性甲低 男孩,13岁,黏液性水肿,家族性甲状腺

10、功能减低症 12y,8y,6y,生长发育落后,典型症状,神经系统症状 智力发育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神经反射迟钝 运动发育障碍,动作发育如翻身、坐、立、走等均较延迟,典型症状,生理功能低下 精神差,较安静,活动少,对周围事物反应少 嗜睡,纳差,声音低哑 体温低而怕冷,脉搏、呼吸缓慢,心音低钝,肌张力低 肠蠕动慢,腹胀,便秘,TSH和TRH分泌不足,患儿常保留部分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因此临床症状较轻,但常有其他垂体激素缺乏的症状 低血糖(ACTH缺乏) 小阴茎(Gn缺乏) 尿崩症(AVP缺乏),实验室检查,新生儿筛查 血清T4、T3 、 TSH测定 TRH刺激试验 X线检查 核素检查,新生儿筛查

11、,生后23d, 新生儿干血滴纸片, 检测TSH浓度 20mU/L时,再检测血清T4、TSH以确诊,血清T4、T3 、TSH测定,任何新生儿筛查结果可疑 临床有可疑症状 如T4降低、TSH明显升高即可确诊。血清T3浓度可降低或正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低T3综合征 在某些急慢性疾病中,甲状腺未受累,无甲低的表现,但血清T3、T4降低或正常、TSH正常或高限,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低T3综合征,随着原发病的好转,异常的化验结果恢复正常,诊断依据, 有阳性家族史或地方流行史; 有机体基础代谢率低下的症候群 或新生儿筛查时的阳性发现; 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血清学检查显示T4降低、TSH升高; 骨龄测定、核

12、素检查、TSH刺激试 验等有助于诊断或判断病因。,治 疗,治疗原则 早期确诊,早期治疗,终身服用甲状腺制剂 若中断治疗34周,TSH水平即可显著升高(尤3岁左右) 饮食中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 治疗药物 L-甲状腺素:100g/片 干甲状腺片:40mg/片,治疗药物,L-甲状腺素:100g/片 含T4,半衰期为一周,每日仅有T4浓度的小量变动,血清浓度较稳定,每日服一次即可。在体内转变成三碘甲腺原氨酸(T3)而活性增强 干甲状腺片:40mg/片 从动物甲状腺提取,含T3、T4,其成分和比例随着动物的种类及其食物中的含碘量、季节和其它条件而不同。故不同生产地及不同批号其甲状腺素含量可有30

13、倍之差。 干甲状腺片60mg相当于L-甲状腺素100g,治疗方法,L-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剂量表 年龄 每日(g) 每日ug/kg 06月 2550 8.510 612月 50100 58 15岁 75100 56 612岁 100150 45 12岁到成人 100200 23 ,干甲状腺片治疗常用剂量 年龄 开始剂量(mg/d) 维持量(mg/d) 6月 510 1530 1岁 1030 3060 3岁 3040 6080 7岁 60 80140 14岁 80 120180 60mg干甲状腺片约等于100ug L-T4,治疗前,治疗后,甲低 :治疗前 治疗后1年,儿童糖尿病,调整血糖

14、的激素,胰岛素: 促进细胞内葡萄糖的转运 促进糖的利用和蛋白质、脂肪合成 抑制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 反调节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在饥饿状态下皆促进能量释放,升高血糖。,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概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混乱,是多病因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活性下降或二者兼有的疾病。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 1岁 少见 46岁 小高峰 1014 大高峰 男女性别差异不大,分型和发病机制,I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 :由免疫介导,特发性的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

15、泌绝对缺乏 ; 型糖尿病(non 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和/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98的儿童糖尿病为I型糖尿病,型糖尿病甚少。 随儿童肥胖症的增多而有增加趋势。 据我国22个省市的初步调查,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5610万,较西欧和美国低。 糖尿病在北方较多见,病因学及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是在遗传易感基础上由于免疫功能紊乱而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遗传因素:目前已发现了十几个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在世界范围的多项研究确认了两个最重要的易感基因. IDDM1(HLA-comple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