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961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运动损伤 (2)课件(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常见运动损伤,目的要求: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机制、症状与体征,掌握各种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1、挫伤 7、髌骨劳损 2、肌肉拉伤 8、骨骺损伤 3、关节韧带损伤 9、肱骨外上髁炎 4、滑囊炎 10、腕舟骨骨折 5、腱鞘炎 11、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6、疲劳性骨膜炎 12、脑震荡 教学重点:各种损伤的机制、症状与体征、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各种损伤的机制,一、挫 伤,挫伤:是指由于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机体某处而引起的的局部或深层组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 (一)损伤机制 相互冲撞、被踢打、撞在器械上等。,(二)症状与体征 1、单纯性挫伤 (1)有明显的受伤史 (2)疼痛(初轻后

2、重) (3)肿胀 (4)压痛,且皮下或皮下组织中有硬结(个别严重者有深部脓肿或骨化性肌炎)。 (5)功能障碍 2、混合性挫伤 如头部挫伤合并脑震荡或颅内出血;胸部挫伤合并肋骨骨折;腹部挫伤合并肝脾破裂等,除出现局部症状外,常可发生休克。,(三)处理 单纯性损伤的处理分为三个时期: 1、限制活动期 (1)制动 (2)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3)伤后24-48小时内,可外敷或内服活血、消肿及止痛的药物(新伤药、云南白药、七厘散等) (4)若肿胀不断发展,且局部皮温较高者,应尽快送医院处理。,2、恢复活动期(受伤24-48小时) (1)按摩、理疗等 (2)伤肢功能锻炼(先静力收缩,后屈伸) 3

3、、功能恢复期 (1)按摩、理疗 (2)抗阻练习,增强肌力和关节功能。 对于混合性挫伤并出现休克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理 。 (四)预防 1、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2、遵守体育竞赛规则,二、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称之。 (一)损伤机制 1、急性损伤 (1)主动用力拉伤:(如跳远时小腿后群肌拉伤;起跑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 (2)被动拉伤:(如跨栏运动时大腿后群肌拉伤;压腿时大腿后群肌拉伤等) 肌肉拉伤的好发部位:肌腹(主动拉伤)、肌腹与肌腱交界处(多见)、肌腱的起止点。 2、慢性损伤 如:末端病、肌腱腱围炎、肌腹部劳损等

4、。,(二)病因 1、大、小腿后部肌群训练不足,大、小腿后部肌群肌力与股四头肌肌力平衡关系失调。 2、准备活动不充分。 3、疲劳积累 4、气候因素,(三)症状与诊断(急性损伤) 1、有明显的受伤史(有撕裂感或断裂音) 2、疼痛 3、肿胀(严重者皮下瘀血) 4、压痛、抗阻痛。 5、肌肉收缩试验阳性(严重者肌肉收缩畸形,如部分断裂伤处凹陷;肌腹完全断裂“双驼峰”畸形;一端短裂“球状”畸形。) 6、功能障碍,(四)处理 1、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短裂时 (1)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 (2)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 (3)24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理疗或按摩等。 2、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

5、肌肉完全断裂者,经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手术处理。 3、伤者应立即停止训练和比赛,症状减轻后逐渐恢复运动。,(五)预防 1、被动拉肌肉练习,应注意循序渐进并做好准备活动。 2、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注意防止伸屈肌力失调)。 3、运动负荷要合理 4、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三、关节韧带拉伤,关节韧带拉伤:是指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一)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解剖生理特点 2、病因与损伤机制 膝关节突然内翻所致(即膝关节屈曲130-150,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足与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3、症状与诊断 (1)膝内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 (2)膝内

6、侧红肿、(2-3天后)瘀血。 (3)屈伸活动受限(半腱肌、半膜肌保护性痉挛) (4)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若内侧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隙增宽和小腿异常外展。),4、处理 (1)冷敷、加压包扎。若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须夹板固定。 (2)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 (3)按摩、理疗(3天后)、针灸等。 按摩手法:按、揉、摩、擦、引伸等。 针灸穴位:血海、阳陵泉、内外膝眼、三阴交、阿是穴等。 (4)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5)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缝合。,5、预防 (1)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性练习。 (2)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3)避免犯规与粗野动作。,(二)踝关节外侧韧

7、带损伤,1、解剖生理特点 2、病因与损伤机制 地面不平、身体失去平衡、着地时踩到别人脚上等,使足突然内翻所致。,3、症状与诊断 (1)有受伤史 (2)疼痛(压痛明显) (3)肿胀和皮下瘀血(距腓前韧带损伤时尤为明显) (4)出现跛行或功能丧失。 (5)若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距增宽,出现超常内翻。(抽屉试验阳性),4、处理 (1)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 (3)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 按摩手法:按、揉、摩擦、拔伸、摇等 针灸穴位:昆仑、丘墟、解溪、阳陵泉、足三里和阿是穴等。 (4)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5)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加压包扎后及时送医院

8、手术治疗。,5、预防 (1)准备活动要充分。 (2)加强足部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练习。 (3)完善场地设施。 (4)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四、滑 囊 炎,A、滑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小囊。位于关节周围,介于肌腱和韧带的起止点与骨隆起之间。具有分泌滑液,减少摩擦的作用。 B、常见的滑囊炎有:肩峰下滑囊炎、尺骨鹰嘴滑囊炎、肘后滑囊炎、髌下或髌前滑囊炎、跟腱滑囊炎等。,(一)肩峰下滑囊炎,1、病因与损伤机制 (1)急性损伤 由于肩部受到暴力的直接作用,使肩峰下滑囊受挤压,使肩峰下滑囊充血、水肿等所致。 (2)慢性损伤 由于肩关节长期、反复地进行外展、外旋运动,使肩峰下滑囊长期受挤压和摩擦产生滑

9、囊水肿囊壁增厚或纤维化等而导致慢性滑囊炎。,2、临床表现 (1)急性损伤 有直接受伤史。 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加剧;个别有放射痛或夜痛。) 肿胀(血肿与水肿) 功能障碍 (2)慢性损伤 疼痛:早期疼痛(酸痛)较轻,逐渐加重。肩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更甚。 肌肉萎缩:晚期三角肌出现萎缩。 功能受限,3、处理 (1)急性损伤 冷敷、加压包扎。 24-48小时后,外敷或内服消炎、消肿、止痛类药物,或穿刺抽液后痛点注射,并加压包扎。 (2)慢性损伤 按摩(手法:擦、按、揉、滚、运拉等) 针灸(穴位:巨骨、臂 、 、阿是穴等) 中药治疗(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热疗、拔罐等,4、预防 (1)准备活

10、动要充分。 (2)合理安排局部负荷量。,(二)跟腱炎与跟腱滑囊炎,跟腱周围公有7-8层滑囊,且互不粘合,跟腱滑囊在踝关屈伸活动中起着润滑作用。 1、病因与损伤机制 (1)急性损伤 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即做猛力地踏跳或急速起跑,使跟腱急骤收缩而引起。 (2)慢性损伤 长期做超过机体活动能力的跑跳运动,逐渐劳损而发病。,2、临床表现 (1)疼痛且压痛明显(早期活动开后疼痛会减轻,但严重时,牵扯跟腱均会疼痛) (2)肿胀(急性损伤) (3)皮温升高(多数出现) (4)严重者,跟腱与跟腱滑囊出现钙化。,3、处理 (1)急性损伤 冷敷、加压包扎 外敷新伤药或封闭。 (2)慢性损伤 足部热敷、热浴、理疗。

11、按摩、针灸、中药熏洗 按摩手法:擦、拿、提拉、揉和点按等 针灸穴位:承山、太溪、昆仑、悬钟、三阴交等 治疗期间应避免或减少跑、跳、蹬动作。,4、预防 (1)跑跳动作要正确。 (2)准备活动要充分。 (3)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防止突然加大运动负荷。 (4)高跟鞋能减轻对跟腱的牵拉。,五、腱 鞘 炎,腱鞘分内外两层,其内层覆盖于肌腱的表面,外附着于肌腱周围的韧带及骨面上,两层之间有滑液。其作用是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和防止肌腱向侧方滑移。 常见的腱鞘炎有:桡骨茎突腱鞘炎、手指屈肌腱鞘炎、肱二头长头肌腱腱鞘炎、踝部腱鞘炎等。,(一)桡骨茎突部腱鞘炎,1、病因与损伤机制 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不断地与腱鞘发

12、生摩擦,而使腱鞘出现水肿、增生、粘连等损伤性炎症病变。,2、临床表现 (1)疼痛:桡骨茎突部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 轻者:拇指活动时疼痛。 重者:疼痛可向前臂和肩部放射。 (2)肿胀:桡骨茎突处轻度肿胀。 (3)压痛:局部压痛,并可触到小结节。 (4)有摩擦音或弹响(严重者)。 (6)功能障碍,3、检查方法: 屈拇指握拳尺侧偏试验(+)、抗阻力试验(+) 4、处理(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散结) (1)热疗与中药熏洗 (2)按摩(手法:揉、按、弹拨、一指禅、捻、运拉等 ) (3)针灸(穴位:列缺、阳溪、偏历、手三里等) (4)封闭,5、预防 (1)合理安排腕部负荷量。 (2)避免寒冷刺激。 (3)

13、避免掌指关节过度屈伸和用力过大。,(二)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弹响指),1、病因与损伤机制 由于手指长期用力或快速活动,使拇长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不断与拇长屈肌腱鞘和 屈总腱鞘摩擦,而出现肌腱和腱鞘的水肿、增生等损伤性炎症病变。,2、临床表现 (1)疼痛(掌侧疼痛,可向腕部放射) (2)压痛(局部压痛,可触及小结节) (3)有弹响声(用力屈指) (4)功能障碍 3、处理方法 抗阻力试验(+),3、处理(原则:舒经通络、活血化瘀); (1)中药熏洗、热疗 (2)局部封闭 (3)按摩(手法:捻、揉、拔伸、弹拨和摇等) (4)针灸(穴位:阿是) 4、预防 (1)避免手长期快速活动或长期用力握物。 (

14、2)注意运动后局部的放松。 (3)注意局部保暖。,(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1、病因与损伤机制 由于肩关节长期做超范围的转肩活动或上臂上举活动,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结节间沟内与腱鞘反复发生摩擦,或由一次突然的过度牵扯所致。 好发项目:标枪、吊环、单杠及排球等运动项目。,2、临床表现 (1)急性损伤 A、疼痛(局部疼痛,并向三角肌放射) B、压痛(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有锐利压痛) C、功能明显受限(上臂上举、后伸或提物时疼痛明显) (2)慢性损伤 A、疼痛(三角肌处) B、压痛(局限于结节间沟) C、功能受限(肩关节活动除上臂外上举再向后做背伸时疼痛外,其他方向则没有。),3、检查方法: (1

15、)肩关节内旋试验(+) (2)反弓试验(+) (3)抗阻力收缩试验(+),4、处理 (1)急性期:停止训练,并用三角巾悬挂患肢。 (2)急性中、后期及慢性损伤:可进行封闭、按摩、拔罐、针灸和理疗等。 按摩手法:擦、按、推、揉、拨筋、运拉等。 针灸穴位:天宗、肩贞、巨骨、肩 、阿是等。 (3)功能锻炼,5、预防 (1)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避免局部过度负荷。 (3)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4)注意运动后疲劳的消除。,六、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一)解剖生理特点 1、趾长屈肌:位于小腿三头肌深面胫侧,起于胫骨后面中部,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并分为4条肌腱,止于第2-5趾远节趾骨底。 2、拇长屈肌:起于腓骨后面和小腿间膜,肌腱经内踝后方至足底,止于拇趾远节趾骨底。 3、胫骨后肌:起于胫骨、腓骨和骨间膜的后面,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内侧,止于舟骨粗隆和第三块楔骨后面。,(二)损伤机制 1、肌肉牵扯学说 由于长期进行跑、跳类运动使屈拇、屈趾肌、胫骨后肌等反复收缩不断地牵扯胫腓骨上的骨膜,导致骨膜与和骨质之间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出现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