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949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总论西南交大版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一、会计的产生(了解) (1)远古时期:结绳、堆石、刻契 (2)原始社会末期: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 (3)西周奴隶社会:出现“会计”一词,二、会计的发展(了解) 1、近代会计的发展 (1)以实物量度为主要计量单位,进展到以货币量度为主要计量单位,是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转变的开始。 (2)秦汉时期:币制统一、官厅会计 (3)唐宋时期:四柱结算法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 本期收入 本期

2、支出 本期结存,(4)明清时期: 明末清初在“四柱清册”的基础上出现了“龙门账” ,将经济事项科学地分为进、缴、存、该,其关系为: 进缴=存该 全部收入 全部支出 全部资产 全部负债 进缴表 存该表 合龙门,(5)清末:天地合账 一切账项,都要在“来”账和“去”账上分别登记,表明中国会计已由单式记账法向复式记账法过渡。 (6)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著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介绍了“簿籍论”,标志着近代会计的最终形成。,2、现代会计的发展 (1)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劳动分工,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公认会计原则”的出现。 (2)1854年在英国爱丁堡首创了执业会计师制度,它和公认会

3、计原则是现代会计的最基本特征。 (3)二十世纪前后,会计从簿籍时代进入会计阶段,并使传统的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4)20世纪五十年代后,会计控制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5)1973年6月,由美、澳、加、法等国的职业团体成立会计准则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3、1949年以来我国会计的发展 第一次变革、第二次变革、法治阶段、新的会计准则,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一、会计的含义 目前会计学界主要有“会计管理活动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关于会计的本质的主要观点有:(了解) (1)管理工具论 (2)会计艺术论 (3)会计信息系统论 (4)管理活动论 (5)会计控制系统论,本书关

4、于会计的定义:(理解)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会计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二、会计的职能(功能) 1、会计核算职能(首要职能)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主要是从价值量上反映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 (2)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不间断、所有) (3)对各单位经济的全过程进行反映。(事前预测、事中记录、事后分析),2、会计监督职能 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要通过价值量指标来进行监督工作。 (2)会计监督同样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

5、过程的监督。 3、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相互关系 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监督职能是核算职能的保证,三、会计的对象 1、简要概括:特定对象的资金运动(价值运动) 2、特定对象指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3、资金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等过程。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P7),四、会计的特点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1)经济核算的三种量度:实物(千克、米等)、劳动(小时)、货币(人民币元) (2)前两种基础不同无法汇总,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能够对不同业务进行综合。,2、会计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解释:经济业务发生时最原始的记录和证明。 3、会计以连续

6、、系统、全面地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特征 连续:按照时间先后不间断 系统:科学分类和相互联系 全面:全部经济活动,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 质量要求(掌握),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叫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对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所进行的一些合理推断或人为规定,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1、会计主体:会计人员为之服务的对象。,会计主体包含四个方面的意思: (1)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企业)只能是一个,而不能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区分两个不同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 (2)会计核算的范围只是其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不包括其所有者及其企业职工的经济活动。

7、,(3)会计主体与法人是不同的,所有法人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人。 (4)会计为之服务的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是作为整体存在的。厂内车间或者班组是企业的内部核算单位,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思考问题 你拥有一家旅行社和一家洗衣店。但这两家独资企业是分开经营的,是两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你购买了一辆私人汽车,此项交易是否与两家企业有关?为什么?,2、持续经营 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不会面临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的作用: (1)资产的价值将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是采用现行市价或者其他计价标准,这与

8、资产本身的目的也是相符合的。 (2)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了基础。 (3)产生资本保全问题。(相互促进) 资本保全: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3、会计分期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会计分期前提的作用主要有: (1)正确计算期间损益的基础。(A企业12月份收入为800万,成本费用为600万) (2)强化了会计信息的预计性质。(固定资产折旧) (3)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环比和同比) (4)对价值运动进行划分,4、货币计量 (1)货币计价和币值稳定 (2)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

9、本位币,对于日常经济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 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 (1)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2、相关性 (1)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2)作用: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3、可理解性(明晰性) 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要求的同时,还应假

10、定使用者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并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 4、可比性:纵向可比性和横向可比性 (1)纵向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经济业务(环比和同比),(2)横向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相同的经济活动,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6、重要性 重要性的具体方面可概括为: (1)对于重要的经济活动,应当单独进行反映和详细核算,不得简略。 如:必须设置单独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评价项目的重要性主要从性质和数量上进行判断;总资产的5% (2)对于次要的经济活动,核算时可适当简化或者

11、作出手续方面。 如:单位成本计算中的小数定位;预收、预付账款账户的设置;,7、谨慎性原则(稳健性 ),8、及时性: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外提供(披露)报表: 月度财务报表:会计期间终了后的6天 季度财务报表:会计期间终了后的15天 半年度(中期)财务报表:会计期间终了后60天 年度财务报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9、会计核算基础 (1)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 权:权利,取得收入的权利 责:责任,支付费用的责任 举例:欠钱 (2)收付实现制(现收现付制): 收:收取 付:付出,第四节 会计的方法(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 1、设置账户(会计要素的细划分) 2、复式记账(登记来源和去向)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本章作业,课后习题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