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9229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刚性接触网幻灯片_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 市 轨 道 交 通 接 触 网 系 统,技 术 交 流,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您将要看到的内容,接触网系统功能介绍,接触网系统技术特点介绍,接触网系统施工流程,接触网系统主要施工设备及检测、试验仪器,接触网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接触网系统内外部接口,合理化建议,接触网系统功能介绍,接触网系统是轨道电力牵引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在线路沿线的支持装置上悬挂接触网导线,并利用动力车组上方的受电弓和接触导线之间的滑动接触,将牵引变电所的输出电能在电力牵引机车的运动轨迹上不间断地提供给动力车组,保证动力车组的持续牵引动力,实现轨道电力牵引的运输目的。,接触网系统主要设备

2、功能,1分段绝缘器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缩小事故范围,在上、下行线路间、停车场独立车场间、站场股道间的接触网通过分段绝缘器来达到电分段的目的。 2隔离开关 接触网各个电分段是通过电分段设备及隔离开关来完成的,在电气方面既可以做到相互接通,又可以做到相互分开。 3避雷器 高架段、地面段、停车场、车辆段牵引变电所馈线上网处支柱上安装避雷器,在地下段隧道入口及出口设置避雷器,正线高架区段上下行每隔约180m在接触网支柱上安装避雷器,限制雷电波侵入接触网及牵引变电所,保护供电系统设备。,接触网系统工作原理,地铁车辆就是靠电能运转的电动车组,由于地铁车辆本身并不能生产电能,因此需沿地铁线设置一

3、套完整的供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来给地铁车辆供电,而牵引供电系统一般又由地铁以外的容量较大的电力系统供电。这样就保证了地铁不间断地得到电力供应,得以牵引列车驰骋在地铁线路上。 牵引供电回路的构成是: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地铁车辆、钢轨、回流线。在这个闭合回路中,通常将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接触网系统是地铁最终的能源供给线。直接与地铁车辆受电弓接触的架空输电线路及其系统设施为接触网系统。,接触网系统运行模式1,牵引变电所将馈出线引至接触网的上网点处设置电动隔离开关,接触网供电隔离开关上端头与牵引变电所的直流开关柜通过直流电缆相连接。直流电通过电缆、开关向接触网供电。接触网电

4、动供电开关的操作满足三级(当地、牵引所、远动)电动控制和操作要求。,接触网系统运行模式2,正常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直流电缆接触网供电开关k1、k2接触网地铁列车受电弓地铁列车回流轨经回流箱返回到变电所的负极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气回路。另外,接触网系统有贯通于线路的架空地线,并在每座牵引变电所处通过电缆与变电所的接地母排联接,也达到了一部分回流有效地返回到变电所内,保证的线路上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在正常供电的情况下,k1与k2为常闭开关,分别向各供电分区送电。每个供电分区由其相邻的两个牵引所分别向其供电,确保了其供电的安全性。K3为常开开关。 越区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直流电缆接触网供电开

5、关k1、k3、k2接触网。当其中的一个牵引变电所发生故障时,本供电系统可实现越区供电,确保接触网受电。例如:当牵引所3发生故障时,通过SCADA控制合上牵引所3处接触网开k3,确保了供电区4接触网带电。,接触网系统技术特点介绍1,承建工程结构形式包括地下隧道线路、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停车场线路。 接触网系统采用DC1500; 高架及地面段:采用门型支架或带弯臂结构单支柱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 地下隧道区段:采用弹性底座简单悬挂或刚性悬挂; 停车场:采用软横跨或连续门型梁支持结构,停车场出入段线及试车线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为带弹性吊索的全补偿简单悬挂; 通过绝缘锚段关节和分段绝缘器划分供

6、电区域; 全线贯通的架空地线作为接地保护,接触网系统技术特点介绍2,高架桥柔性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连线的高度一般为4600mm,最低不得低于4400mm(隧道口过渡段除外); 敞开段导线高度由4040mm过渡到正线处4600mm。 地下段隧道内刚性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连线的高度为4040mm; 4.车辆段(停车场)内接触网简单悬挂的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连线的高度为5000mm; 5.车辆段列检库内及库前线路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连线的高度一般为5300mm;静调、双周三月检库接触线悬挂点的最低高度为5700mm。,接触网系统技术特点介绍3,柔性悬挂结构高度一般为1400mm; 高架及地面柔性悬挂跨距最大

7、跨距一般不大于50m; 隧道弹性底座间距812m; 刚性悬悬挂点的间距一般为68m; 柔性悬挂拉出值一般为200mm,最大不超过250mm;刚性悬挂拉出值一般为250mm; 在正线和试车线柔性悬挂设置防断中心锚结、车辆段、停车场软横跨设置防窜中心锚结,刚性悬挂采用“V”形拉线式中心锚结。,附图1高架桥及地面区段接触网,附图2隧道内弹性底座简单悬挂及刚性悬挂,附图3停车场场内接触网,附图4停车场库内接触网,附图5分段绝缘器,附图6隔离开关及上网引线,附图7电连接,附图8防雷及接地保护,接触网系统施工流程,接触网系统主要施工机具1,刚性悬挂汇流排安装平台,低净空轨道车(地铁专用,小限界低净空作业车

8、(地铁专用),接触网限界检测车,接触网系统主要施工机具2,轮式挖掘机,轨道平板吊车,接触网系统主要施工机具3,刚性悬挂架线小车,锚栓拉力测试仪,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接触网多功能冷滑检测设备,接触网系统主要施工机具4,刚性悬挂接触网 分段绝缘器调整器,BLC-H避雷全自动测试仪,接触网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1,难点1:施工干扰大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多专业、多系统、多施工主体的施工大会战,交叉施工项目多,包括隧道、车站、轨道以及其他机电设备安装等,各专业间需要相互交叉施工。,解决对策1:科学施工 接触网下部施工采用交桩测量定位的施工工艺,于轨道线路施工前完成了接触网基础及全部支柱安装施工,避免交

9、叉施工干扰。,解决对策2:精心安排 加强与相关专业施工项目部的联系和走访,全面了解其进度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分段或分线组织施工,尽量减少交叉施工。,解决对策3:成品保护 接触网线索架设后,设置专门治安巡逻队伍,建立保卫机构,做好电缆、线索的防盗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并同时考虑对其他专业施工成品的保护。,接触网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2,难点2:预留项目多 高架桥接触网基础、隧道口处预留下锚预埋件、停车库悬挂底座和下锚底座大多由前期土建单位预留,由于各专业施工性质的差异,给接触网专业施工安装带来很大困难。,解决对策1:提前介入 审核图纸,清理土建单位预留项目,在土建单位施

10、工前与其加强联系,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认真核查,发现遗漏和偏差及时将问题上报监理、设计及土建单位,并一起制定补救方案,以满足土建和接触网系统的要求。,解决对策2:过程交接 土建单位在接触网预留项目施工完毕后,向我方交接,我方进行复核测量检验,对发现的问题与各相关系统施工单位进行技术协调,充分利用各系统的允许误差范围,合理改进,尽量确保各系统都能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对不能改进项目 ,报请设计及业主制定方案。,接触网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3,难点3、整体布局及景观要求高 城市轨道交通除满足交通功能外,对城市景观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方面均考虑的景观要求,做到结构形式布局合理,施工

11、工艺整齐划一。,解决对策1:统一施工工艺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并进行施工前交底,确保工程结构形式一致,布局合理,接触网各零件安装位置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同时,安装朝向一致,工艺整齐划一。,解决对策2:加强产品保护 施工前加强工程设备材料的检查,保证其外观和性能良好,施工过程中加强产品保护,防止产品防腐层损坏,对局部镀锌层有损害的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处理。,接触网系统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4,难点4、施工工期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先土建,后机电”的特点。接触网系统工程是地铁工程建设接近尾声的工程项目之一,其施工受土建结构、轨道线路等因素制约。因此,接触网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间必然要受前

12、期施工项目的进度滞后的影响 。,解决对策1:建设单位统筹安排 建设单位统筹安排各专业特别是结构和轨道专业施工进度,尽量分段、分线施工,努力创造接触网施工工作面,尽早安排接触网专业进场施工。,解决对策2:施工单位科学组织 接触网施工单位提早介入,加强现场调查,掌握前期专业工程进度,做好人员、机械、物资等各项准备,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分段施工,见缝插针的方法,优化施工组织,采取先进工艺,提高施工效率。,接触网系统内外部接口与牵引变电所,接触网专业,牵引变电专业,供电电缆敷设至隔离开关及连接,接地母排,隔离开关至接触网上网电缆敷设及连接,架空地线,接触网系统内外部接口与信号系统,与信号专业

13、解决接口配合方案,施工前,共同核对设计图纸,确认回流箱、均流箱安装位置。,接触网系统内外部接口与轨道系统,轨道专业,接触网专业,提供轨道中心和轨面标高,做为接触网施工定位的依据,短轨铺设及长轨焊接提供一侧线路行车,确保接触网施工车辆运行,制定占用轨道施工计划,与轨道专业协调配合,确保各专业同步展开施工,接触网在安装和调试前须确认轨道已经稳定并达到设计标准,合理化建议1,1、停车场咽喉区渡线接触网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改变线索锚段布置及线索走向,减少了接触网支柱设置,解决了停车场咽喉区渡线原设计方案线索落锚转角大造成线索无法调整到位和跨中分段绝缘器无法安装的问题,缩减了工程量,避免了返工,降低了工程成本,该方案获集团公司科研成果三等奖,合理化建议2,2、停车库隔离开关联络电缆桥架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对停车列检库隔离开关联络电缆敷设路径、安装结构形式进行优化,在保证其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了工、料、机的投入,保证了库内设施整体景观效果。该方案获集团公司科研成果二等奖。,原设计安装位置,现安装位置,合理化建议3,3、大跨度门型硬横梁施工工艺的改进 根据每组门型梁跨长、承载线索及配件载荷、钢结构儒变系数、风载、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力学计算方法,核算出各组门型横梁安装预留挠度,保证了受力后门型梁水平状态,挠度满足规范要求。,您的关爱我们的成长! 您的选择我们的希望! 与您携手,共创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