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799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幻灯片: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共59张ppt)(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升,基础自主梳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_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式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数字式:如1500 000(或 ) 线段式:如,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缩小,返回目录,2方向 (1)一般地图 面对地图,上_下_,左_右_。 (2)有指向标的地图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的指向来判断方向。若指向标箭头指向的是北方,与之相反的是南方,作指向标的垂线,左西右东。也可以移动地图,使箭头指向正上方,这样又可以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的方法了。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北,南,西,东,返回目录,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_;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_。如: 图21,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图例,注记,返回目录,二、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 图22,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海平面,返回目录,2陆地地形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_。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_、高原、_、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3等高线和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地面上

3、海拔高度_的各点联结成线,叫作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联结成线,叫作_。,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地形,平原,山地,相同,等深线,返回目录,4常见的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5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上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般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变化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完善

4、提醒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常用示坡线表示山顶和洼地。 表示山顶, 表示洼地。,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反映了按等高线地形图上某条直线下切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的状况。,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返回目录,四、地图的正确选用 1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如在某一陌生城市乘公交,应选用城市交通图。 2根据查找的信息,选择合适比例尺的地图。如查找某地的详细资料,应选择_(大或小)比例尺地图。,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基础自主梳理,大,返回目录, 探究点一 比例尺的大小、缩放和应用

5、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幅地图上,各部位的比例尺大小是一样的,如大比例尺地图和经纬线没有变形的经纬网图,如图23甲。但如果在经纬线变形的图中,不同纬度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如图23乙,纬度越低,比例尺越小;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 图23,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 两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大,表示

6、的内容简略;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3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 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 ,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例如将 的比例尺缩小 ,即比例尺缩小到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比例尺缩小。,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

7、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4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图24甲中,已知该图的比例尺,求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 甲 乙 图24,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图24乙中,已知A、B间实地距离为30千米,求该图的比例尺。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5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 (1)在等高线地形图

8、上,比例尺表示的两点间实地距离,是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不考虑两地之间地势的高低起伏。 (2)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3)若等高线疏密、比例尺、图幅面积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陡;等高距越小,坡度越缓。,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例1 读图25,完成(1)(2)题。 甲 乙 图25,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1)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乙大于甲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两图图幅相等,乙图表示的范围大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2)下列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站与

9、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B.沿公路从汽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大致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C比例尺表示方式与乙图相同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解析 (1)C (2)B 第(1)题,乙图比例尺换算成数字式为118 000,其后项大于甲图比例尺的后项(15 000),乙图比例尺比甲图的小;两图图幅相等,乙图表示的范围大;甲、乙两图均为地图;注记指的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动物形象不属于注记。第(2)题,读图可知,沿公路从汽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先是顺着指向标的指向向北,然后垂直指向标向东,B项正

10、确。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汽车站与学校相距只有几百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也是只有几百米;甲图的比例尺为数字式,乙图的比例尺为线段式;比例尺放大1倍(放大到原图的2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增大到原图的4倍)。,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 探究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高原:海拔高度大(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较稀疏,弯折部分和缓。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河谷横剖面呈“

11、V”字形。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内部等高线比较稀疏,周围比较密集。,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2)判断地形部位(局部地貌形态) 图26,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3)判断高低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值、小于大值”的法则读出数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

12、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法则。如图27(单位:米)中A处海拔为300400米,B处海拔为100200米。 图27,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陡崖高度的判断。若有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n1)hH(n1)h。如图28中陡崖A的高度H为(31)100H(31)100,即200(米)H400(米)。 图28,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4)判断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等高线下疏上密,

13、为凹形坡。 图29,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山地应考虑迎风坡、背风坡和阳坡、阴坡的区别;盆地、谷地易出现逆温,造成大气污染。,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3)地形与登山线

14、路、野外宿营地的选择 登山线路宜选择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相对较小的地方;野外宿营地应选择在平整的高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陡崖和沟谷底部扎营。,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4)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例2 图210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图210,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

15、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解析 (1)D (2)C 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海拔580米山峰附近的等高线海拔为500米。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判断湖泊、瀑布、桥梁等两侧的等高线海拔为300米,Q点西侧的等高线海拔为400米,Q点的海拔在400500米之间,D项符合。第(2)题,瀑布的落差为72米,桥梁在瀑布的下游,桥梁两侧的河岸海拔在200228米之间,与山峰的高差在352380米之间,C项在此区间内。,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 探究点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图211,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考点互动探究,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返回目录,2.如何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 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再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