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737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讲义(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型H1N1流感防控技术,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家兵,内容,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 国际 国内 我省 甲型H1N1流感监测 学校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处置 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 几个问题,国际,截至格林威治时间10月25日,WHO报告全球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超过441661例,死亡病例至少5712人。 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统计病例数,尤其是轻症病例,WHO统计的数字将远小于实际病例数。,WHO六个地工作区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死亡病例,国内,截止11月9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报告5947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4662例。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42例,已治愈

2、53例,死亡30例。 截至11月9日12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累计完成批签发235批次3960.0万人。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签收甲型H1N1流感疫苗仍为2631万人份。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开展对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累计完成接种874.5万人。,我国甲型H1N1流感累计病例县区分布图,我国疫情形势和特点,以学校暴发疫情为主。 疫情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持续蔓延。 甲型H1N1流感流行强度持续增加,部分地区已进入高发期。专 我国疫情已经提前开始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流行规模和强度将明显高于往年,此次流行周期将持续到明年3月份。 期间,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发生严重变异的可能性不大。 局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规模疫情,流行高峰将在不同地区交替出现,全国总体疫情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专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感染人数持续增加,重症和死亡病例也将会持续增多 疫情将造成全国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并给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造成较大压力,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我省,截至11月9日,全省105个县区中,90个县区累计报告病例1766例(含重症2例,临床4例)。累计报告高危人群发病19例,已治愈15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疫情数字,已无法准确掌握新甲型H1N1流感的实际发病数 原因 不就诊 自购药治疗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就诊 在非哨点医院就诊 在

4、哨点医院亦无力对所有流感样病人进行检测 其他因素 报告病例数远小于实际病例数,我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1、流行范围更广 17个市、90个(85.7%)县(区)有病例报告。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由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蔓延的趋势。 2、传播速度加快 6月到10月每月的发病人数分别为2例、8例、63例、743例和659例,传播速度呈现加快的态势。 3、以输入为主转变为以本土比例为主: 我省疫情出现的早期,以输入性病例为主,9月份初后已基本是本土感染病例。,4、学校聚集性疫情不断增多 截至11月9日,我省共报告聚集性疫情62起,其中59起发生在学校,呈现从大中专院校为主转

5、变为中小学为主的特点,同时农村中小学开始出现聚集性疫情。 5、疫情从城市向农村地区蔓延 早期病例基本上发生在城市地区,目前已开始向农村地区蔓延,9月份开始出现农村病例,10月份已近50%,并呈现加速蔓延的趋势。 6、出现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不可避免 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病例至少5000人,我国已出现176例重症病例,死亡16例。 我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持续快速增长,高危人群发病也在增加,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7、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成为流感优势菌株 全省25个哨点医院共监测报告门急诊流感样病例7万多人,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样本5114份,最近一周流感

6、阳性率占43.43%,在阳性样本中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占83.19%。 近期,全省25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的比例显著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显示人群中流感样病例发病人数明显增加,实验室监测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逐渐成为流感的优势毒株。,甲型H1N1流感监测,我国已建立起流感监测网络,其中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411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566家 我省共有18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包括省疾控中心和17个市疾控中心;有25家监测哨点医院 监测的任务主要是: 报告门急诊病例总数、流感样病例数 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分型:PCR、病毒分离 掌握流感流行趋势、病毒变异及耐药性等情况,简要介绍,一

7、、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 (一)监测病例定义。 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他实验室诊断依据。 (二)监测时间。 所有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均开展全年流感监测。,(三)监测诊室的设置。 1城市综合医院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 2城市儿童医院在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和(或)发热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 3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包括所有内科诊室。 4如哨点医院儿内科门诊有细分的科室,儿内科门诊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的诊室应包括所有儿内科诊室。,(四)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哨点医院监测诊室

8、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每天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由哨点医院主管科室每日收集、汇总后,每周一负责将本院各监测诊室数据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五)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 1.采样对象:发病3天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 2哨点医院每周采集20-30份标本,标本采集量应均衡分布,避免集中、突击采样;标本采集后应在4条件下保存,每周至少向网络实验室送检标本两次。,(六)实验室检测。 1. 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哨点医院的常规监测标本后,要求在48小时内进行标本处理和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在符合生物安全和检测条件的实验室内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和

9、鉴定。所有流感毒株送省级疾控中心保存、鉴定。 2. 各省级疾控中心和其他符合生物安全和检测条件的网络实验室,要开展甲型H1N1流感标本病毒分离工作。 3.各网络实验室对于不能区分型别或亚型的毒株和阳性标本要在48小时内送国家流感中心。 4.实验完成24小时内将标本信息和核酸检测、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5.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到暴发疫情标本后,要在24小时内进行标本处理和核酸检测,学校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和处置,学校甲型H1N1流感局举行疫情开始都是从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开始 几个定义 1、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2、

10、流感样病例暴发: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 3、暴发疫情预警指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4、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或确诊病例。,职能分工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督导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学校甲型H1N1

1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格局。,(一)卫生行政部门 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 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 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 协调和指导学校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按照

12、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三)教育行政部门 与卫生等部门配合,共同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 督促落实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 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 检查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 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需的物质、经费等保障; 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

13、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四)学校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 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 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物质、场所、人员与经费; 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五)其他相关部门 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和做好相关的

14、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报告 发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小时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所有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均要进行个案的网络直报和相关资料报送,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个案病例的关联。,调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流感样病例或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报告后 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核实疫情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并尽快采集病例的临床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1核实疫情。 接到疫情报告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核实报告病例的诊断,并确定暴发的存在。 2开

15、展病例搜索和调查,确认暴发规模。 采用流感样病例定义,在出现暴发疫情的场所以及疫情可能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主动搜索病例。 建议利用流调表和个案一览表收集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等信息。 描述、分析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点,确认暴发疫情规模。,3调查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 确定暴发疫情中的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并对其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分析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与续发病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 目前,比较困难 4调查重点病例。 对暴发疫情中的住院病例、重症或死亡病例进行重点调查,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重症临床表现或死亡的原因。 5收集相关信息。 收集出现暴发疫情场所(如学校、

16、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气象资料、地理、空间分布、人口分布、教学/生产活动、疫情发生前后的人群聚集、人群流动等信息。,6分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 动态分析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点,以及病例(尤其是重症或死亡病例)的发病、就诊、病情进展和转归等,结合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综合评估暴发疫情的影响,评价处理措施的效果,分析疫情发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查策略和控制措施。,暴发疫情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 每起暴发疫情应至少采集20例患者的呼吸道样本。如果现症病例在20例以下,应全部采样。 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住院重症或死亡病例必须采样。 对不能明确病原学诊断的,可酌情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 流感病毒之外的呼吸道病原检测,可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已排除的实验室结果,拟定检测项目和计划后开展检测。,处置,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 所有病例(包括老师和学生)应停止上班或上学。 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及临床医生的建议,采取居家或入院治疗。 其家庭成员和医务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