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7373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应急处理,学习目标,1.说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2.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3.叙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意义及原则 4.叙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措施,第1节 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1.突发性 2.公共属性 3.危害的严重性,(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2、)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

3、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4、。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

5、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9)市

6、(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 4.职业中毒 5.其他严重影响 公众健康的事件,(1)自然灾害 (2)重大环境污

7、染事故 (3)核事故和放射事故 (4)恐怖事件 (5)其他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 危害的突发事件,第1节 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意义,1.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3.紧急救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害公众 4.促进国家公共卫事业的发展 5.完善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法律法规,(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4

8、.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5.依法规范、保障健康,第1节 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包含四方面的工作内容 (1)通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突发事件资料,发现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评估突发事件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 (2)调查和跟踪可疑病例并进行辨认分析,评估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监测治疗效果等。 (3)根据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将收集的资料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提出并

9、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 (4)将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馈,使得这些信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作用。,(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种类 (1)传染病监测 (2)不明原因疾病和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的疾病及其相关症状等的监测 (3)卫生监测: 食品卫生(如食品、食源性疾病) 环境卫生(如水源污染、公共场所环境、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 职业卫生(如职业病、工作场所) 放射卫生(如放射源) 学校卫生(如饮水系统、食堂、运动场所等) 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等的监测 (4)境外传染病、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和染疫食品等的监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3.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的主要

10、原则 (1)时效原则: (2)规范原则: (3)安全原则: (4)开放原则:,(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分类 (1)按时间分类 (2)按预警类别划分,近期预警: 短期预警: 中期预警: 长期预警:,无警用绿色表示, 轻警用蓝色表示, 中警用黄色表示, 重警用橙色表示, 特警用红色表示。,(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

11、作方法 (1)确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目标 (2)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计划 (3)选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机 (4)选取预警指标 (5)设置预警界限和预警信号 (6)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的监测 (7)收集和整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外的信息资料 (8)分析、评估预警结果 (9)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结论,并适时进行报警。,(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注意事项 (1)以调查研究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的目标和任务 (2)客观而科学地取舍由广泛收集而获得的资料 (3)在系统分析中建立资料数据库 (4)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 (5)预测结果不能轻易外传,(三)突

12、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1.按照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版)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包括 (1)重大传染病疫情 (2)其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报告方法和时限 (1)报告原则: (2)报告方法和时限: (3)报告方式: 3.举报制度,第1节 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反应 2.县级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 3.地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

13、 4.省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应急反应,(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地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 2.地市级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 3.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 4.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四)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 2.国务院的应急反应 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第2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

14、生事件 的应急处理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应急处理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目的,1.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2.快速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 3.维护社会秩序和增强公众健康意识,(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程序,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2)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搞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系统。 (5)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质储备。 (6)对公众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教

15、育,增强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程序,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控制处理措施 (1)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3)组建强有力的突发事件控制队伍。 (4)采取控制事件扩散蔓延的紧急措施。 (5)开展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研究。 (6)保障相关医疗物资和其他相关物资的供给。,第2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应急处理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应急处理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应急处理,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应急处理,(一)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 (二)SARA疫

16、情的应急处理 1.加强疫情监测 2.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3.就地隔离,及时治疗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5.及时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 6.疫源地消毒和处理 7.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防护 8.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 9.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预防控制 10.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疫意识,第2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应急处理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应急处理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应急处理,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一)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 (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理,1.快速实施医疗救治 2.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3.开展以切断传播途经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4.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5.保护易感人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