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591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问题及调适心理辅导教育(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心理保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无论身外的天幕是多么的阴暗,那几把染满加州阳光之美的晴雨伞却更显亭亭伫立,它们从来都在竭力为自己喝彩!,一位男老师的日记,人的生活中也许有许多烦恼和忧愁, 细细想来,都来源于作茧自缚。以一 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变得 单纯而丰富!,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心理的问题、现状和危害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 心理困扰的自我调节,教师是世界上情感付出最多,而回报最少的职业之一。,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1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1)心理健康的教师能设计使学生

2、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 教师授课时良好的心境:教与学的双向优化;教师授课时不良的心境:教与学的压抑、憋闷 (2)教师自身就是一种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资源,2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人格力量 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教室中创造 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 浴春风,轻松愉快;人格有障碍 的教师则会带给学生一种紧张或 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 惶恐不安。,受欢迎的教师人格特征,受欢迎的男老师的个性条件 正义感强,要求严格 性格开朗,富幽默感 精力充沛,动作利索 责任心强,可以依赖 头脑灵活 给人以亲切、温和之感,受欢迎的女老师的

3、个性条件 给人以亲切、温和之感 性格开朗,富幽默感 衣着打扮干净利落 精力充沛,动作利索 责任心强,可以依赖 头脑灵活,受欢迎的教师人格特征,新时代的教师形象,能触角敏锐,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能积极进取,创新求变 懂得忙里偷闲,清除自己的压力 对学生要求合理 处事公正,重情重理 因材施教 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团队精神 乐观、坦诚 宽容、接纳学生的过错,(一)现状: 据统计: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 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

4、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二、教师心理的问题、现状和危害,(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教师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 六类: (1)职业适应问题 (2)情绪问题 (3)人际交往问题 (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5)心身疾病 (6)神经症,职业行为问题,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 : (1)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 开始疏远学生 ,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 ,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 ,并过多运用权力关系 (主要是奖、惩的方式 )来影响学生 ,而不是以动之

5、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引导方式帮助学生。 时常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 ,情绪反应过度。如将一个小小的课堂问题看成是严重的冒犯 ,处理方法简单粗暴 ,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 或者有些教师在尝试各种方法失败后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 ,听之任之。,职业行为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 将领导和其他人的关心看作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 (3)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降低 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 ,从而放弃努力 ,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职业行为问题,(4)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 甚至

6、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 ,试图离开教育岗位 ,另觅职业。这种怨职情绪常常会在教师之间得到互相的强化 ,从而影响整个学校的士气。,情绪问题,焦虑、挫折感 主要情绪症状: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过分担心、不安全感、睡眠防碍、内心冲突、过于敏感 主要躯体症状:失眠、头痛、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呼吸不畅和心动过速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教师开始失去自信和控制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产生内疚感和自责,情绪问题,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或情绪归因不当 ,则很可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问题。 如有的教师开始失去自信和控制感 ,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降低 ,从而产生了内疚感并开始自责。

7、 有些教师则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教学上的失败归于学生、家长或领导 ,变得易激惹、好发脾气 ,对外界持敌视、抱怨的态度。 通常这些心理行为问题都是交叠在一起的 ,而且不断地发生变化 ,如有些教师时而感到愧疚 ,时而感到愤怒。,人际交往问题,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身心症状不可能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 ,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 ,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 研究表明 ,一个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往往会发生认知偏差 ,这时 ,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意图作出消极的判断 ,从而相应地作出消极的反应,人际关系问题,对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而言 ,不仅其劳动的特点使教师比其他人更易在工作中产生

8、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而且其角色的多重性 (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 ,又是一家之长、子女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 )也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作出种种心理调节。 教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的具体表现,与他人交流时沉溺于倾诉自己的不满 ,没有耐心听取他人的劝告或建议 ,拒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 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无法用一种理智的、没有伤害性的、对后果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或对他人作出反应 ,如冲家人发脾气、打骂孩子、出口伤人等 另一类行为则是指向内部的 ,如交往退缩 ,避免与他人接触 ,对家庭事务缺少热情等。,调适方法,时常给别人适当的赞美 重视人际

9、间的互助关系 弹性处理问题的态度 与人相处要讲究应有的礼节 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 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 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反应方式。 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 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 不良倾向。 教师的人格障碍属于严重者,实际很 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 缺陷。,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 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的躯体疾病。 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病疡、 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 常见病。 一般没有任何

10、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 变,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 神经症一般类型有:神经衰弱、强 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 抑郁症、癔症等。 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 师表现的也较多,主要表现为强迫 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 危害自己: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引发生理问题:心理压力应激状态(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心跳加剧、四肢出汗等)内分泌失调内生态环境失衡免疫功能下降病毒、病菌侵袭 危害学生:教师存有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潜在威胁是无时不刻的,这颗“情绪炸弹”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爆炸”,给学生心理上以伤害。 危害社会:教师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一大批受过心理问题教师的熏陶的学生走出社会,

11、其结果可想而知。,(三)教师心理问题危害,像关注身体一样关注教师的心灵!,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敏锐的观察力和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 具有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 具有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 创造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2正确的角色认知,即正确地了解自己,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并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只有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形成正确的认知,并接纳它,喜欢它,教师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行为的示范者、心理的辅导者、活动的组织者,才能真正地做好教育工作。,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

12、教学中得到成就感。,4积极稳定的教育心境,教师的心境组成教师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即是在脑中为心理活动提供的空间活动范围。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13、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教师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人际圈小: 学生难教: 家长难处: 成就难得: 结果:自我是无能的,他人是无情的,社会是残酷的,教师心理健康:难以回避,自我是无能的 难以自知自律,教师心理健康:难以回避,他人是无情的 难以悦己怡人,教师心理健康:难以回避,社会是残酷的 难以乐观现实,四、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工作压力 心理挫折 消极情绪状态 个性特点 人格异常 人际交往障碍,21世纪“压力时代“,角色模糊 人际应激 职业发展 组织结构 家庭与工作 技术应激,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过度拥挤,社会压力,

14、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 剥夺个性的发展,高血压人格 抑郁型人格 敏感型人格 酒精型人格,人格因素与压力,缺乏相互独立 缺乏交流沟通 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压力,受压時的生理反应,呼吸急速,透气困难 心跳加速 口渴 肌肉紧张 小便频密 胃酸分泌增加、血压上升 血糖和胆固醇浓度升高等,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师的压力来源: 由体制和课程改变引起的问题,教育改革推行得太快 、太多,应接不暇 繁重的非教學工作,排山倒海的教育任務 由角色冲突与角色混淆所出现的问题 由儿童行为与态度产生的压力 不良的工作条件带来的压力 来自上级管理部门的压力 中级管理者的压力 師生人数比例太多 額外進修要求 不断增加的社會

15、期望 ,教师的职业倦怠: 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 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就是长期奉献而没有产生预期回报的事业。 教师职业倦怠三个方面: 情绪倦怠:疲劳感,烦躁易怒,容忍度低,敏感 紧张 去人性化:逃避社会交往,不愿意与学生接触,对学生冷漠、厌烦,挖苦讽刺同事等 成就感的降低:认为工作中不再有值得做的事, 自我贬损,教师职业倦怠的外部原因 1、传统的环境决定论:无视学生的差异 单一的要求指标:升学率,完成一件 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各级下达的指标) 2、工作超负荷(10个小时以上) 3、扮演角色过多(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言 人、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的朋友

16、、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者、学生的榜样) 造成教师角色的错位。 4、课堂氛围 5、道德氛围,我真的不想做班主任了,我的孩子没有人照顾 家里的一切都需要我来料理 我对不起我的家人 我想快乐,我想出去玩玩 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感到工作到了穷途末路的境界,教师角色的错位,先知: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 圣人:老师是道德楷模,要作社会认可的 教师 法官:对学生的争执作出裁判 侦探:必须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 保姆: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教师要 负责 告密者:让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 替罪羊: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教师认知障碍及调适,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认知失真,认知失真:指歪曲现实、丧失客观性的不合理认知,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不合理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