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584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放线菌,放线菌的概念: 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和无性孢子的G+原核微生物,由于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单细胞生物.一方面,放线菌的细胞构造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细菌相似,与细菌同属原核生物;另一方面,放线菌菌体呈纤细的菌丝状,而且分枝,又以外生孢子的形式繁殖,这些特征又与霉菌相似.放线菌菌落中的菌丝常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状生长,因此叫放线菌.,放线菌分布: 主要存在于含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中,可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改良土壤,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泥腥味”。另外在空气、淡水和海水等处也有一定的分布。 放线菌的生活

2、类型:腐生(多数) 寄生(少数),放线菌与人类关系: 1.放线菌的应用: (1)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得到的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达7000种以上,占已知抗生素的约70%。如金霉素、链霉素、利福霉素等。 (2)生产维生素和酶。 (3)进行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固氮和污水处理(有的对氰化物、腈类化合物分解能力强)。 2.放线菌的危害: (1)有的放线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如人类的皮肤病、脑膜炎、肺炎等。 (2)有的放线菌能使水和食品变味,或破坏棉毛织品和纸张等,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大部分放线菌由分枝状的菌丝组成,菌丝无隔膜,属单细胞。菌丝的粗细与细菌中的杆菌宽

3、度相近(1m左右)。细胞壁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不含几丁质、纤维素,革兰氏阳性。,(一)菌丝,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基内菌丝(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孢子丝(繁殖菌丝),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特征:丝状分枝、,“根”,“枝”,“花”,多核、 单细胞(核质体间没有分隔),“种籽”,1.基内菌丝 培养基内匍匐生长的菌丝,无隔,约 0.2-0.8m。通常会产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功能:吸收营养,所以又称营养菌丝。 2.气生菌丝 由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略粗于基内菌丝,1-1.4m,也有色素产生。功能: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分化出繁殖结构,即孢子丝。 3.孢子丝 可以形成

4、孢子的菌丝(具分类价值), 功能:繁殖。 形态:直形、波浪形、螺旋形 着生方式:丛生、轮生 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一)菌丝,吸收营养、排泄废物,形成孢子丝,释放孢子繁殖,放线菌孢子丝类型:,垂直,单轮(无螺旋),弯曲,丛生,松环、初级螺旋 钩状,松螺旋,紧螺旋,单轮(有螺旋),双轮(无螺旋),双轮(有螺旋),直形单轮生,螺旋形丛生,放线菌孢子丝的光学显微镜图片,孢子,孢子形态: 有圆、卵圆、柱状等。 表面:或光滑或粗糙;有的还带有毛刺、鞭毛。 色素:因种而异。 孢子是放线菌的“种子”(无性)。 孢子对于不良的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散落的孢子遇到适宜条件就萌发长出菌丝。菌丝分枝再分枝,最后

5、形成网状的菌丝体。,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借菌丝断片(液体培养时)进行繁殖。见下图:P64-65,凝聚孢子 无性孢子 分生孢子 横隔孢子 胞囊孢子 断片繁殖,二、放线菌的繁殖,1.凝聚孢子,在气生菌丝顶端,细胞质围绕核区逐渐凝聚成小段,再由细胞膜内陷形成隔膜,变成成串或单个孢子,然后菌丝进一步分裂形成游离孢子。,2.横隔孢子,由菌丝壁膜同时内陷形成横隔后直接分裂形成,孢子常为球杆状,体积大小相似,又称节孢子或粉孢子。,由孢子丝顶端膨大或盘卷缠绕形成孢子囊,在孢子囊内产生隔膜形成许多孢囊孢子。,3、孢囊孢子,放线菌的生活史,(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菌落形状:随菌种不同可有

6、两类: (1)产生大量分枝状菌丝的菌种: 如链霉菌属,菌丝发达、细、分枝多而且相互缠绕,和培养基结合紧密牢固,形成的菌落质地致密,表面呈绒状,坚实、干燥、多皱,菌落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整个挑起。但当气生菌丝形成孢子丝、产生孢子后,菌落表面会发生变化 ,菌落呈絮状、粉状或颗粒状。 (2)不产生大量菌丝的菌种: 如诺卡氏菌属形成的菌落,菌丝不发达,形成的菌落不致密,粘着力差,干燥,一般呈粉质,不易挑起,挑之易碎。,链霉菌,诺卡氏菌,四、放线菌的主要属,1、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最高等的菌属,菌丝分化最好,产生许多著名的抗生素,如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放线菌所产的抗生素中90%

7、由此类产生。 2、诺卡氏菌属( Nocardia ) 多数无气生菌丝,分化低,以横隔分裂方式形成孢子,多为好氧型腐生菌,可用于烃类发酵,污水处理 ,产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等) 3、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 菌丝纤细,无气生菌丝,常为橙黄色或红色,一般是好氧型腐生菌,可产生多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利福霉素等。 4、放线菌属(Actinomyces) 多为致病菌,只有营养菌丝,一般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第三节 蓝细菌(Cyanobacteria) 一、概念 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通过光合作用将

8、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以前曾归于藻类,因为它和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光和色素-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后来发现它与细菌有更多相似之处,如原核、G- ,70s核糖体,含肽聚糖等。 蓝细菌含多种色素,呈现蓝、绿、红等颜色,且可随光照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但多数细胞中藻蓝素占优势。它分布广泛,耐高温和干旱,在水体、土壤甚至沙漠中都可生长。,微囊蓝菌属,二、蓝细菌的分类 蓝细菌按其形态和结构,可分为两个纲: 1.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个体或群体,群体种类向外分泌果胶物质构成胶质鞘膜,并融合成较大胶团,呈球状或块状。其中微囊藻属和腔球藻属可引起水华。 2.藻殖段纲:藻体为丝状体

9、,含异形胞和殖段体,外包以一层胶鞘。其中鱼腥藻属可引起水华。 P56-57,58-60,藻殖段纲,异形胞,色球藻纲,三、 蓝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重大的经济价值 具有固氮能力,是良好的绿肥 ,Eg.满江红鱼腥蓝细菌 食用种类 , Eg.发菜念珠蓝细菌(Nostoc flagelliforme) 普通木耳念珠蓝细菌(N.commune or 葛仙米、地耳) 钝顶螺旋蓝细菌(Spirulina platensis) 最大螺旋蓝细菌(S.maxima) 在污水处理、水体自净中起积极作用。 (2)危害 海水“赤潮”和湖泊“水华”的元凶,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 Eg.微囊藻属、腔球藻属、鱼腥藻属

10、少数种类可产生诱发人类肝癌的毒素,第四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一、螺旋体(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 螺旋体是菌体细长并弯曲成螺旋状、运动活泼、介于细菌和原生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有细胞壁但不及细菌的坚韧,菌体柔软,无鞭毛,但能借轴丝收缩而作扭曲运动。螺旋数6个以上,具有细菌的所有基本结构,主要由原生质柱、轴丝和外鞘3部分组成。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大多数螺旋体为厌氧或兼性厌氧,广泛分布于水生环境和动物体中,分为腐生和寄生,寄生有致病和非致病 。,二、立克次氏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1、概 念 立克次氏体,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 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寄生于活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

11、微生物。 H.T.Ricketts 1909年,首次发现洛杉矶斑疹伤寒的 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 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2、特 性 (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a.体内代谢系统不完全,只能利用谷氨酸,不能利用葡萄糖,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 b.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为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质,但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则易死亡。 大小介于病毒与一般细菌之间,其中伯氏立克次氏体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 一般个体:球状体:0.2-0.5 um杆状

12、体:0.3-0.5 x 0.3-2 um;以二等分裂的方式繁殖。,(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 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为媒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 有的立克次氏体酿成严重疾病,如人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热、Q热等, (3)立克次氏体对热、光照、干燥及化学药剂抵抗力差,6030分钟即可死亡,100很快死亡,对一般消毒剂、磺胺及多种抗生素敏感,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均可有效地抑制立克次氏体生长。,三、衣原体(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 1、概念 衣原体,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

13、类原核微生物。 过去误认为“大病毒”,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更接近细菌而不同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观察到的衣原体微菌落,2.特性 (1)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具有类似的细胞壁,细胞壁内也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70S核糖体也是由30S和50S二个亚基组成)。 (2)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2-0.3 um,能通过细菌滤器;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衣原体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被称为“能量寄生型生物”。 (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 (5)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少数

14、致病; 沙眼衣原体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 (6)衣原体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多年。 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四、支原体(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 1、概念 支原体,是目前已知的可独立生长和生活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也是最小的细胞型生物,多数为致病菌。,肺炎支原体,2、特性 (1)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立克次氏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是目前已知的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的最小生物,大小:球状体:0.2-0.25 um,最小达0.1 um;丝状体最长可达150 um,能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15、 (2)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细胞构造不规则,多变化,细胞球形或呈丝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不产芽孢,不具鞭毛,繁殖方式二分裂、芽殖等。 (3)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油煎蛋” 状,菌落很小,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不产生混浊,人工培养通常加入动物血清及牛心、酵母浸出液和固醇等。 (4)支原体对热及干燥抵抗力弱,45C30分钟可被杀死,对石炭酸等化学消毒剂敏感,而对青霉素及其它影响肽聚糖合成的抗菌素不敏感。 (5)少数为腐生菌,多数为致病菌,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支原体菌落,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总结,第五节 古菌 自学内容 P30-38,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区别? 2.细菌细胞有哪些基本形态和异常形态? 3.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4.简述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5.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特点和功能? 6.简述细菌细胞染色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7.放线菌的菌丝分哪三类?其功能如何? 8.放线菌的繁殖有哪些方式? 9.简述蓝细菌的分类及与人类的关系。,本 章 思 考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