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寄生虫药(黄仁彬)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570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寄生虫药(黄仁彬)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抗寄生虫药(黄仁彬)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抗寄生虫药(黄仁彬)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抗寄生虫药(黄仁彬)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抗寄生虫药(黄仁彬)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寄生虫药(黄仁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寄生虫药(黄仁彬)(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8章 抗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由按蚊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脾脏肿大、贫血为主要特点。恶性疟亦可侵犯大脑,引起头痛、谵妄、昏迷、抽搐等危险发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脑型疟疾) 疟疾分类:良性疟:间日疟、三日疟 恶性疟(无红外期),一.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分为两个阶段: 1.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阶段 当雌性按蚊叮咬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人血后,把病人血中雌雄配子体吸入蚊胃,二者经成熟分裂变为雌雄子,二者结合形成合子,继续发育为中合子,后分裂为子孢子,进入蚊唾液腺内,成为感染性按蚊,这种蚊再度叮咬人体,就可将子孢子注入体内,进行无性生殖.

2、,2.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 (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子孢子进入人体,在血液中停留半小时后,即迅速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形成大量裂殖子,最后肝细胞破裂,放出裂殖子,进入红细胞,为原发性红细胞外期,这一时期是疟疾感染的病因,为潜伏期.,(2)继发性红细胞外期 在良性疟,原发性红外期所产生的裂殖子大部分进入血液侵入红细胞,小部分则再次侵入其它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形成的裂殖子长期的(2年)在肝内反复增殖,成继发性红细胞外期.这一时期虽无症状,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其裂殖子又可侵入红细胞成为疟疾复发的根源.,(3)红细胞内期 从肝细胞侵入的裂殖子,入红细胞后发育为小滋养体(环状体) 、大滋养体、裂殖体,

3、最后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后者又可重复侵入其它红细胞,重复增殖过程.经过数次增殖以后,具有一定数目的裂殖子红细胞大量破裂,就引起疟疾的发作.,(4)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若干裂体增殖后,由于体内免疫力的增加或药物治疗不利其生殖,部分红细胞裂殖子不再发育为裂殖体,而分化为雌雄配子体.这期并无症状,但若被叮咬吸入蚊胃则可进行有性生殖,使疟原虫得以传代,成为疟疾流行传播的根源.,常用抗疟药 抗疟药主要作用于疟原虫无性生殖阶段,根据其对疟原虫作用环节及临床应用,把它们分为三类: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喹、奎宁、青蒿素、甲氟喹 2.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

4、3.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乙胺嘧啶,TMP, 磺胺和砜类,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 喹 氯喹是人工合成的4-氨喹啉衍生物 作用及应用 1.抗疟作用:对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有 强大的杀灭作用-控制症状 特点:作用快、效力强、作用持久、 排泄慢.,机理: (1)主要是与DNA结合,抑制DNA复制 及RNA的转录,并使RNA断裂: 氯喹啉环上带负电的7-氨基与DNA 的鸟嘌呤上的2-氨基之向产生静电 吸引,把氯喹插入DNA双螺旋两股之 间,形成稳定而不易解聚的DNA-氯 喹复合物,抑制DNA复制与RNA的转 录,并使RNA断裂,干扰疟原虫的繁 殖.,(2)氨基酸供应缺乏: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主要

5、依靠其蛋 白分解酶,将宿主的血红蛋白分解 获得所需的氨基酸.氯喹为碱性药 物,进入疟原虫体内后则改变红细 胞内pH使pH增大,造成对疟原虫蛋 白分解酶的不利环境,血红蛋白分 解减少,氨基酸供应缺乏,疟原虫生 长受抑,干扰摄食机制.,临床上用于良性疟的急性发作,控制症状,对于良性疟不能根治,但由于作用持久,故能延迟良性疟的复发,能根治恶性疟. 2.抗阿米巴作用:杀灭溶组织阿米巴滋 养体治疗肠外阿米巴病 3.免疫抑制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肾 病综合症有一定作用.,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治疗剂量不良反应少,主 要有头痛、头晕、胃肠道反应等. 2.严重反应:大剂量,长

6、时间使用可致. 视力模糊,失明,少数可致心肌损害、心律失常、阿斯综合症、心跳停止.,奎 宁 奎宁是一种植物金鸡纳树皮中提出的生物碱,是古老的治疟药,现主要用于脑型疟疾 抗疟作用及临床应用 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作用弱,效果差,毒性大主要用于耐药恶性疟,尤其严重脑型疟疾.,不良反应 1.金鸡纳反应:恶心、呕吐、耳鸣、头痛、 视力减退、暂时性耳鸣 2.心肌抑制作用: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传 导和延长心肌不应期,静注血压下降和致 死性心律失常 3.特异质反应:少数恶性疟用小量奎宁产生 急性溶血,发生寒战、高热、呕吐、背 痛、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4.子宫兴奋作用:奎宁对妊娠子宫有兴

7、奋作 用,可加强节律性收缩,孕妇忌用 5.中枢神经抑制:微弱的解热镇痛,也可引 起头晕、精神不振.,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 青蒿素 是菊科植物黄花蒿全草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高敏、速效、低毒的抗疟药. 对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用于治疗间日疟和恶性疟,可透入血脑屏障,临床用于治疗间日疟和恶性疟,尤其对抗氯喹的恶性疟及脑型恶性疟均有显著效果.最大缺点是复发率高.,蒿甲醚 为青蒿素的12-甲基二氢衍生物,为澄明的油针剂,作用强于青蒿素,近期复发率较青低. 不良反应少见,偶见四肢麻木和心动过速,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对原发性红

8、外期的疟原虫(良、恶) 有杀灭作用,病因预防. 2.对红内期,仅对未成熟的裂殖体有作 用,奏效慢,一般不作控制症状,仅作 休止期抗复发 3.对配子体:对配子体无作用,但可阻 止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阻断传播.,原理 疟原虫不能利用周围环境的叶酸,它必须以对氨苯甲酸(PABA)为原料,自身合成二氢叶酸,后者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形成四氢叶酸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乙胺嘧啶的作用原理同TMP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影响核酸合成而抑制疟原虫的生长繁殖.,不良反应 毒性小,治疗量安全 1.长期大量服用可干扰叶酸代谢,导致 巨细胞性贫血或白细胞下降 2.急性中毒:略带甜味,儿童易误食中 毒.症状:恶心、呕吐、发热、发绀、惊厥 甲氧苄氨嘧啶(TMP) 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亦有抗疟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