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文化构建绿色课程-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8811447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绿色文化构建绿色课程-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打造绿色文化构建绿色课程-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打造绿色文化构建绿色课程-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绿色文化构建绿色课程-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绿色文化构建绿色课程-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绿色教育 打造生态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思考与实践重庆市大足区双桥实验幼儿园 郭建佳摘要:大自然为幼儿创造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周边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本文以幼儿园实践为例,论述了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一系列思考与具体做法,以及园本课程开发对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一次利用本土资源提升办园质量的有力尝试。关键词: 绿色 本土资源 课程开发 发展Abstract:The nature creates a broad learning world for the infants, and there is abundant course resources hiding

2、among the surrounding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ractice of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 discussed series thinking and detailed way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s for infants with local resource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ing of infant courses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and i

3、t is also a strong effort for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running kindergarten with local resources.我所在的大足区双桥实验幼儿园有50年的办园历史,地处巴岳山下、龙水湖畔,占地面积6040平方米,绿地超过3000平方米。园内有一片天然小树林,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鲜花不断,被社会誉为公园式的幼儿园。这种充满绿意、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以及周边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我园课程贴近自然、回归生态提供了条件。为此,我园提出了“实施绿色教育、打造生态幼儿园”的办园思路,开始了构建绿色课程的一系列思考与实践。一、对园本课程开

4、发的理性思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水平、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存在很大差异,一体化的课程往往不能关照各地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教育的效果;而广大幼儿教师作为既定课程产品的“消费者”,被排除在课程开发之外,使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因此,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打破课程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给予地方和幼儿园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这一取向,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和课程决策民主化的潮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开始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进入21世纪后,国家明确提出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级体制,进一步强调了园本课程的重要性,标志着园本课程

5、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 自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公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6年来,学前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数量上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要求学前教育从数量的发展转到办园质量的发展上来,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深知:要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永葆青春活力,实现绿色发展,必须狠抓内涵、提升品位、打造特色、树立品牌。而课程的本土化、园本化正是彰显办园特色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必须借助园本课程来打造办园特色,使老园在新的时代绽放“新绿”、焕发“生机”。二、绿色教育理念下的园本课程实践

6、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理论启发我们: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让儿童从学习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开始。 (一)认真分析现状,合理开发资源1.确定四大板块重庆市大足区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好地方,这里有名扬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有传承千年的龙水小五金,还有青青龙岗山、长长濑溪河、黄花岗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故居、反洋教英雄余栋臣的故事。丰富的地方文化、自然资源犹如一口泉眼,为我园课程内容提供了汩汩奔涌的源头活水。双桥实验幼儿园,地处巴岳山下、龙水湖畔,前身为四川汽车制造厂幼儿园,是一个因红岩汽车而建的幼儿园,悠久的重型汽车文化激励了几代人。幼儿园内部绿地面积超过3000

7、平方米,小树林四季绿树成荫、鲜花不断。在众多本土资源中,我们选择了离幼儿园最近的资源,即“巴岳山、龙水湖、红岩汽车、幼儿园小树林”四大板块作为园本课程开发对象。2.精心选择内容巴岳山的山形、地貌、山丘、沟壑、泥土、岩石、山洞、煤矿、树枝、树叶、兰竹、枯藤、木桩、小草,以及花漾龙水湖的青青湖水、花鸟虫鱼,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红岩汽车作为中国重型汽车品牌,远销海内外,在很多大型建筑工地都有它的身影,为全世界基础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的历史沿革、生产流程、汽车构造以及红岩汽车人的精神都值得研究和传承。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只有适合本园的、适合幼儿的、切实可行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兴趣

8、指向,本园师资水平、设备条件,精心选择课程内容。 一是围绕红岩汽车,将红岩汽车历史进行简化让幼儿了解,增强作为红岩人的自豪感;选择红岩汽车车型、车标、颜色、外形、结构、用途等儿童感兴趣的内容进入课程;二是围绕大自然,把生活中常见的树叶,巴岳山和龙水湖的野花、野果、野菜以及幼儿园小树林的大树、各种灌木、花草、果树,泥土里的蚂蚁、小虫、蚯蚓,池塘里的小蝌蚪等作为课程内容,儿童很感兴趣,操作起来也很方便。三是有效利用每天的饮食开发园本课程。幼儿每天所吃的各种食物本来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幼儿园做到食谱经常翻新花样,通过多样化的食物给幼儿提供多种信息刺激。班级根据每天食谱安排,餐前通过形式多样、生动

9、有趣的方式开展饮食文化教育,包括认识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风俗、禁忌等内容,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进行餐前礼仪以及感恩教育。还充分利用大自然创新食谱,组织食物制作活动,如挖野菜、制作茶叶、桑叶粥、柴胡(一种野菜)鸡蛋、蔬菜汁馒头等,既丰富了课程,又开发了绿色食品。四是充分利用废旧物品以及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开展环境创设、区角游戏以及美术活动,如利用鹅卵石、坛子、酒瓶、瓦片、兰竹开展涂鸦活动,用各种木块、木条开展立体造型,利用稻草装饰墙面,利用红岩汽车零部件开展区角游戏、创作艺术品等等。目前,幼儿园利用天然材料,手工制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如兰竹京剧脸谱、野花野果粘贴画、五彩

10、圆木块、彩色树枝等作品让幼儿园别有一番味道。3.形成1234园本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实践,形成了1234园本课程开发模式,即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长期深入的探究活动,开发综合课程;通过两个途径进行渗透:将五大领域内容渗透到主题活动中,将主题活动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实现三个整合:目标整合、内容整合、资源整合;把握四个原则:贴近生活、回归自然、动手实践、探索发现。(二) 从教室走向大自然,创新游戏方式 1.投放户外玩具,开展挑战性体育活动我园教室面积狭窄,但室外场地开阔。因此,我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户外场地开阔的优势,增加了长楼梯、人字梯、跳板、大木箱、木凳、汽油桶、轮胎、竹竿、PVC水管、兰竹筒、

11、大型防腐木建构材料等可随意组合搭建的玩具,开展了大量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幼儿胆量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运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小树林增加了大量拓展玩具,如滑滑梯、吊环、爬梯、钻洞、转转乐、梅花桩、荡桥、轮胎山、水循环、战壕等玩具设施,树与树之间用大量绳子进行连接形成高大爬网、网状迷宫,Y形树丫上悬挂了多副软梯。幼儿可以开展走钢丝、过电网、速滑、打仗、爬云梯等小有刺激的游戏。小树林逐渐变成了一个神秘而又极富挑战的野趣园。2.依托天然环境,尝试情境性野趣游戏 园内的小树林为情境性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以童话故事为载体,设计丰富多彩的情境性野趣游戏,深得儿童喜欢。具体做法是:将小树林布置成

12、童话故事里的场景,让幼儿扮演成童话故事里的角色,将户外设施布置成一个个障碍,如用大木箱搭成高山,用楼梯搭成大桥,用轮胎模拟山洞。让小朋友熟悉故事情节,游戏前交代任务,如拯救小白兔,让孩子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自己想办法翻过高山、穿过丛林、越过大河、钻过山洞、逃过巫婆怪物的追击,克服重重困难达到目的(如救出了被大灰狼抓走的小白兔)。这样的情境性野趣游戏整合了角色扮演、体育、搭建等多种游戏,促进了幼儿智力、体力以及合作能力、勇敢精神的培养,是对传统游戏课程的一种高度整合。 3.农具变玩具,大力开发劳动游戏我们把大家已经遗忘的“鸡公车、风车、打斗、苇席、斗架、扁担、蓑衣、斗笠、簸箕、竹筛、石磨、煤炭灶

13、、柴灶”等农耕文化也引入了课程,大量设计劳动游戏,在劳动游戏中获得智慧。如用鸡公车运送玩具,用簸箕、风车、竹筛分离轻重不同的几种物质,研究柴火的奥秘,用土灶生火做饭,磨豆子、点豆花,稻田网鱼巴笼装。通过劳动游戏,带领孩子亲近土地、回归生活的原点。幼儿在与农具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既锻炼身体,发展动作,也收获了无限的快乐。(三) 改革课程模式,转变学习方式1.改善办园环境,打造天然教材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儿童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为了丰富课程资源,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小树林,修建了沙池、水池,喂养了鸡鸭鹅、鸽子、金鱼、鲫鱼等小动物,开辟了娃娃菜园,增加了樱桃、李子、柚子、葡萄、金桔等

14、果树,目前果树已经达到10余种;四季交替种植四季豆、花生、地瓜、番茄、葫芦等各种蔬菜,每阶段确保蔬菜品种达到10种以上;还开辟了水稻田,交替种植各类水中植物,如高笋、藤藤菜等。营造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打造了一部纯天然的教科书。每个班认养1种蔬菜,1种果树,1种动物,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户外种养殖教育活动,并形成观察记录、照片等。通过户外课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2.以主题方式建构课程,带给孩子系统完整的生活经验我国学前教育之父陈鹤琴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儿童的生活是整体的,幼儿园的课程应围绕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以单元主题的方式来组织。因此,我园尝试采用瑞吉欧方案

15、教学以及美国项目教学法建构课程,鼓励班级自行确定主题,围绕核心主题开展长时间的探究活动。 比如,围绕“红岩汽车”这个主题,我们形成了主题网络,通过寻访前辈、访谈工人、参观车间和展览馆、搜集汽车和车标图片、建设红岩汽车吧、创编绘本故事等形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对红岩汽车进行了深入研究。边研究边拓展内容、生成新的课程,推进主题活动纵深开展,形成更大的主题网络(图1)。其它的主题活动,如 “香香的蔬菜”“花儿世界”“青蛙变形记”“种子变身”“竹林里的发现”“茶乡情”等等,都投入了大量时间,从几个星期到一两年不等。通过长期深入的主题研究,幼儿获得的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点状知识,而是系统完整的生活经验。通过对

16、30余个主题活动进行梳理,已经形成了于、由“红岩汽车、动物养殖、植物种植、花儿世界、神奇的树叶、饮食文化、绿色美术”等七部分内容构成的主题活动方案和项目教学纪录集。图1 3.幼儿亲自动手,亲身实践,尝试研究性学习方法皮亚杰认为:动作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尽量创设条件,让幼儿动手参与探究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如在“四月槐花香”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发现了幼儿园内的五颗槐花树,老师告诉他们槐花可以吃,还可以包饺子,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可是槐花树这么高大,怎么样才能摘到槐花呢?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尝试了各种摘取槐花的方法,并迁移到其它高处取物的具体运用上。随后,又带着孩子们亲自制作槐花饺子、清蒸槐花。在制作槐花饺子的过程中,由于要用到面粉,为了让孩子感知面粉的特性,老师又设计了玩面粉、干湿面粉比较等活动。老师先让儿童通过看、吹、闻、拍打等方式观察干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