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学01-绪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309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物学01-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大学生物学01-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大学生物学01-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大学生物学01-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大学生物学01-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物学01-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物学01-绪论(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8,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黄亚红,1,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蒙民伟楼1301室; Be sure to contact me by sending your feedback to ; Tel: 83593389,13815883889,黄 亚 红, 普通生物学 绪论,考核方式: 平时 paper 期中 期末,生物学(Biology):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起源、演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Life Science),是自然

2、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绪 论,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命?, 生命的定义 难产:自古困扰人类的难题, 至今无普遍接受的定义; 原因: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生命现象极其错综复杂; 生命是物质运动的 最高、最复杂形式。, 生命现象共同的重要属性 生物界、生命现象 绝非杂乱无章; 生命现象有共同的属性 即生物共同的特征 与非生命本质的区别,1.1 生物的特征 1.2 生物界的多层次组构 1.3 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1.4 生物和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1.5 生物界存在统一性 1.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1.7 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1.1 生物的特征,1. 特定的组构; 2.新陈代谢; 3. 稳

3、态和应激性; 4. 生殖和遗传; 5. 生长和发育; 6. 进化和适应,1. 特定的组构 组织结构的高度严密性 生命结构的各层次 具高度复杂、严密的组织 ; 细胞: 各种化学成分 原生质 细胞器 细胞 生命现象;, 细胞是严整有序的系统;,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生存、发展的结构、功能基础; 生命活动:通过细胞活动进行; 生物体生长发育 细胞生长、分裂与分化; 细胞机能失常 生物体病变 ; 细胞破坏、死亡 生命完结;, 生命是多层次的有序结构 生命结构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每个层次的结构单元 各自特定的位置、结构 功能; 协调活动 复杂的生

4、命系统。,2. 新陈代谢 (1)定义 生物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的 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 (2)意义 生命存在、生命活动的基础; 失调 、停止 疾病、生命终结;,(3)新陈代谢的两个过程 同时进行、作用相反 组成作用(同化作用) 分解作用(异化作用),(4)新陈代谢的严整有序性 一系列酶促化学反应 高度有序的复杂网络; 某环节障碍、阻断 有序性破坏、代谢过程打乱 生命受威胁、终结。,3. 稳态和应激性 (1)稳态 贝尔纳(Bernard) 法,生理学家,1857, 尽管外界环境波动很大, 哺乳动物总有某些机制, 维持内环境的性质不变;, 坎农(Cannon) 美,生理学家,1926, 稳态(hom

5、eostasis) 尽管外界环境可能有很大波动, 生物体总有某些机制, 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现代的稳态概念 稳态的性质 没有激烈的外界因素影响时, 生物体的内环境 维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稳态表现在生命各个层次上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稳态的调节 (联系第6章“稳态的实现”!) 生物体是高度自动、精细的 自我调控系统 如:新陈代谢过程的调控 精密程度 人造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机制(负反馈),(2)应激性 定义 生物体感受刺激 合目的的反应; 合目的的反应:对生物体有利; 意义:生存的前提 丧失 生命终结;,4. 生殖和遗传 (1)生殖(Reproduction) 定义:生

6、长发育到一定程度 自我复制 新一代; 意义:代代相传、生命永恒;,(2)遗传(Heredity) 亲代性状 生殖 下一代; 本质原因: 基因(DNA)准确复制; DNA(携带信息) RNA 蛋白质(性状表现),5. 生长和发育 (Growth & Developmennt),(1)定义:由小到大的生理过程; (2)特点:与盐结晶、钟乳石比较 外界物质 吸收、加工、改造 自身物质; 生长方式:由内部长大; 量变 质变:生老病死发展过程;,(3)生长发育的严整有序性 生物形态、结构、大小:一定范围; 生长发育过程:一定模式、程序 受精卵 胚胎 蝌蚪(幼体) 蛙(成体) 衰老 死亡; 原因:基因组严

7、格按 一定的时、空顺序表达。,6. 进化和适应 (1)进化(Evolution) 定义:生物界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螺旋式向上发展; 即: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逐渐演变。, 意义 形成了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 生物 遗传、变异、进化 既保持物种稳定性; 又累积适应环境的变异性 适应性、多样性;, 构成了生物的种族发展史 生物 遗传、变异、进化 推陈出新 种族发展史; 种族发展史的几个重要阶段 原核生物(单细胞) 真核(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真核)生物(接下页), 辐射 各类生物 高等智能生物(人类); 形成今天地球上 庞大、绚丽多彩的生命体系,(2) 适应(Adaptation) 两方面

8、含义 生物体的结构 适于执行一定的功能; 生物体的结构、功能 高度适应其生活环境;, 适应的相对性 特定的结构:只适应特定功能; 特定的结构、功能 只适应特定环境; 适应性的进化 同种个体间适应性程度差异 自然选择 群体适应性加强。,生命现象的总结 生命运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 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 流动、协调、统一 有组织、有秩序的生命活动; 至少具备 3 种能力才是生命系统 新陈代谢、自动调节、自我繁殖;, 生命的存在具时间性、不可逆性; 生命是最高级形式的物质运动 变化复杂、迅速 无生命的物质运动 ; 知之甚少:人类正努力从不同角度 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1.2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

9、统 生物界的11个组构层次: 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个体:自然界能独立存在的 基本生命单位。 向上(一定空间内) 互交繁殖的同种个体 种群 多种种群的集合体群落 生物和非生物生态系统,生物圈(biosphere): 全部生物和一切生物所 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生物圈;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 全部水圈; 大气圈的下层。,人类的 家园, 向下(多细胞生物个体): 系统(人体11个) 器官 组织(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 细胞器 生物大分子,生物物种数量巨大: 已知生活的约有200万种,加上已经绝灭的约1500万种,至少有1700万种。,1.3 生物界划分

10、为5个界,(1) 命名法; (2)分类阶元; (3)生物的分界,(1) 命名法 俗名(Common name) 苍蝇、大熊猫; 蚯蚓、蛐蟮、地龙 earthworm 一个名称包含许多相近物种; 一种生物有很多名字。, 学名与双名法 林奈 Linnaeus,1707-1778, 瑞典,植物学家 学名(Scientific name) 双名法 物种名 = 属名 + 种本名;, 家犬 Canis familiaris 格式 拉丁文(拉丁化); 斜体;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2)分类阶元 (Category) 阶元:分类的单位、等级; 7 个基本阶元 种、属、科、目、纲、门、界,(3) 生物的分界

11、自然分类系统 真实反映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亲缘关系、类缘关系) 二界 三界 四界 五界系统; 五界 四界、六界、八界、 三原界 , 二界系统 林奈,1735 动物界(Animalia) 植物界(Plantae) 沿用至1950,流行 200年;, 三界系统 法,海克尔 Heackel,1886 显微镜 许多单细胞生物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动物界(Animalia) 植物界(Plantae) 1960才流行;, 五界系统 三界系统未解决的问题 细菌、真菌的地位? 五界系统:惠特克 Whittaker, 美,生态学家,1967, 逐渐广泛采用,1990s; 并非简单地多分出两个界!

12、,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界(Monera) 真核生物 单细胞生物(简单多细胞)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多细胞生物 真菌界(Fungi) 植物界(Plantae) 动物界(Animalia), 五界分类系统的意义 反映了原始生命出现后 生物进化史的三个阶段 a. 非细胞原始生命 原核细胞(单) b. 原核细胞 真核单细胞; c. 真核单细胞 (真核)多细胞。, 原核、真核生物的划分 分类学上的一大进步 反映了多细胞生物进化 营养方式 3 个方向 3分支 自养营养 植物界(自养) 腐生营养 真菌界(异养) 吞噬营养 动物界(异养),三原界系统 Whittaker & Margulis,19

13、78 生物共同祖先 3个基本类型 (类群、域domain 、原界) 真细菌原界 Eubacteria 原核 古细菌原界 Archaebacteria 原核 真核生物原界 Eukarya 真核 进化:真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4 生物和环境相互联结成网络 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各种生物分别担当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的角色: 植物、藻类、蓝细菌、光合细菌为生产者; 各种动物为消费者; 极大多数异养细菌及全部真菌为分解者,1.5 生物界存在高度的统一性 体现在诸多方面 (1)化学成分; (2)新陈代谢生理过程; (3)遗传物质、密码、信息流

14、,(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元素成分; 分子成分 多种有机分子 生命过程的产物:生物分子; 脂肪、糖、维生素、 蛋白质、核酸(生物大分子), 各类生物中生物大分子 结构模式相同相同的单体: 蛋白质:20 种氨基酸 核酸:8 种核苷酸, 各类生物中生物大分子功能相同 供能物质:葡萄糖; 传能物质:ATP; 催化物质:酶; 遗传物质:核酸。,(2)新陈代谢生理过程同一性 各种生物基本代谢生理过程相同 如:动、植物细胞呼吸, 不需氧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 需氧,(3)遗传物质、密码、信息流同一性 遗传物质:核酸(DNA、RNA) 遗传密码 三联体密码子 几乎适用于所有生物; 信息流动:中心法则;,1.6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无一成不变的方法或程序,具相同的关键要素: 观察、提出问题、假说、预测和检验 善于在观察中有所发现, 研究四步骤 观察现象; 思考:科学思维方法最重要; 提出假说 解释现象; 验证假说:假说必须是可验证的 重要原则 设计实验、预测结果; 实施实验 验证假设;,例: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现象:纯种紫花纯种白花 F1(紫) 自交 F2(紫白 = 31) 思考、假说 1 对因子 - 控制 1 对相对性状; A:显性、紫; a:隐性、白; 合理解释了上述现象(第20章), 验证假说:对新、未知现象预测 预测:P 纯种白 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