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1976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杜绍华,一、全球结核病疫情严重:,1993年 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 1998年 WHO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 2000年3月 WHO与WB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结核病控制与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2004年WHO估算,全球活动性结核病人1460万人(其中结核病高负担国家1203.7万人) 涂阳病人610万人 新发结核病891.8万人(其中结核病高负担国家710.2万人) 新涂阳393.9万人(其中结核病高负担国家314万人) 死于结核病169.3万人(其中结核病高负担国家136.2万人),应关注的事实:, 因

2、结核病而死亡的青年和成年人比其它感染性疾病多; 每隔4秒钟就有人患结核病,每隔10秒钟就有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的传播与普遍感冒相似,当有传染性的人咳嗽、痰液溅出,交谈或打喷嚏时,通过空气传播。一个未经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可感染10至15人;,;,(4)肺结核病的死亡通常是由于结核杆菌侵蚀肺泡组织,引发呼吸衰竭或大咯血等而死亡; 活动性肺结核病如果没有被发现和治疗,五年后50的病例死亡,25看似痊愈,25发展成为慢性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源; (6)耐药结核病问题给结核病的控制带来挑战和困难。,WHO1998年的推算,全球每年发生的结核病人(808.3万)的80%集中在22个国家(结核病高负担国

3、),即: 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越南、俄罗斯、刚果、巴西、坦桑尼亚、肯尼亚、泰国、缅甸、阿富汗、乌干达、秘鲁、津巴布韦,柬埔寨。 22个结核病高负荷国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3%,但涂阳肺结核病人占全球涂阳病人的80%。,中国每年发生的推算结核病人数为141.4万,在世界上占第2位,仅次于印度(182.8/10万),详见表1 表1全球推算结核病发病率 全部病人 涂阳病人 病人数 1/10 万 病人数 1/10 全球 860万 138 380万 61.2 印度 182.8万 186.1 81.8 83.3 中国 141.4万 112.6 63.

4、6 50.7,二、根据对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我国结核病疫情仍然十分严重,其流行趋势及特点存在“五多一高”: 1、结核病感染人数多: 全国结核病流调资料推算病人数,目前,全国已有4亿多人感染了结核菌,在被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中,其中10%的人将发生结核病。,2、现患肺结核病人多:全国现有500万肺结核病人,占全球结核病人总数的1/4,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75%的肺结核病人年龄在1550岁之间,是劳动力产出的年龄段,而且病程长,病人身体损害严重,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表2我国四次结核病流调情况 时 间 活动性肺结核人数 传染源病人数 1

5、979年 700万 190万 1984/1985年 570万 165万 1990年 600万 150万 2000年 500万 200万,3、结核病死亡人数多:死于结核病人数每年有15万,结核病已成为青年人死亡的头号杀手。 4、耐药结核病人多:我国的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WHO最近公布的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结核病耐药监测资料中,中国被列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表3三次全国结核病流调耐药情况 年份 初始耐药率(%) 复治耐药率(%) 1979 26.2 61.9 1984/85 47.8 64.1 1990 28.1 41.1 2000 18.6 46.5 表4国

6、内不同地区耐药(%) 地 区 初始耐药 复治耐药 城 市 33.3 69.1 城 镇 35.4 61.1 农 村 27.4 38.8,表5国内六省、区耐药情况(%) 初始耐药率 复治耐药率 多耐率 云南(1996) 33.8 82.5 20.0 河南(1996) 35.0 66.0 10.8 香港(1996) 12.2 26.9 1.4 山东(1997) 17.6 50.0 2.9 广东(1999) 13.0 38.1 2.8 浙江(1999) 14.8 59.3 4.5,5、农村结核病人多:结核病是一个贫困病,越是贫困的地区,结核病发病人数越多,我国80%的结核病 在农村,老、少、边、穷地区

7、更为严重。 6、传染性肺结核病疫情仍居高不下:10年来,全国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无明显改变,为157.8/10万,西部12个省(区、市)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97/10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疫情呈蔓延趋势。,7、有关结核和 AIDS的8个事实: 结核是HIV阳性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结核和 HIV是一对致命的因素,彼此加速进程; 13的HIV阳性患者同时感染结核; 由于HIV导致近五年来结核的发病率升高13; HIV阳性和感染结核杆菌的人患结核病的可能性是 HIV 阴性人的30倍; 在2000年末,有3610万人患有 HIVAIDS :其中70.1居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 在印度,有20

8、0万人同时感染 HIV和结核杆菌; 在非洲和亚洲,AIDS患者的死因中结核占40。,我国HIV/AIDS与结核病情况 HIVAIDS 加快结核病流行,累计至2006年11月我国报告 HIV 感染183733例,其中40667例为AIDS病人,死亡12464例。据有关专家估计病例数在75万至80万之间。HIV感染和艾滋病呈急剧上升趋势。结核病和艾滋病相关联,30的 HIV感染者死于并发的结核病。,1 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患病率 时间 结核病患病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 1979年 380 10万 64 10万 1990年 538 10万 78 10万 2000年 496.75 10万 171.29 1

9、0万 依据2000年流行病调查结果估算,全省共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8万人。每年因肺结核而死亡的病人7000余人;每年有新发肺结核病人近5万人。结核菌涂阳的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患病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镇雄1659/10万、个旧867.94/10万、广南842.45/10万。,三、云南省结核病疫情现状,2 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情况 (项目办统计),1999年13541例 2000年15430例 2001年17289例 2002年16755例 2003年18732例 2004年23369例 2005年32538例 2006年26888例,3肺结核登记管理情况:,1980年至

10、1998年间全省仅登记结核病人26201例,其中涂阳病人6158例; 2002年2006年全省登记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37511例;2月未痰菌阴转人数32505例,痰菌阴转率86.65(达国家80标准);3月未痰菌阴转人数35105例,痰菌阴转率93.59(未达国家95的目标要求)。 全省共登记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11461例;3月未痰菌阴转人数10183例,3月未痰菌阴转率88.85,未达国家95的标准。,20022005年全省共治疗管理涂阳肺结核病人34625例,治愈30451例,治愈率87.95,已达到85的项目管理要求目标。其中复治涂阳治疗管理肺结核9388例,治愈7792例,治愈率为

11、83,未能达到85的国家要求。,4我省肺结核病流行特点:疫情态势严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经济落后地区高于经济发达地区,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1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结核病传染源系指涂阳性肺结核病人,控制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环节。 2充分发挥化学疗法的作用:现代化学疗法几乎可以治愈所有新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并迅速恢复病人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化学疗法如使用正确,可使大量排菌病痰菌较快的阴转,迅速失去传染性。因此化学疗法不仅是治疗的有力武器,也是消灭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预防武器。,3认真执行直接面视下短

12、程化学疗法(DOTS),也保证化学疗法的落实。这是WHO 推荐的结核病控制策略,也是卫生部要求全国认真执行的结核病控制技术策略。 4强调痰菌检查的重要性,传染源是通过痰菌检查才能发现,在病人的诊断,确定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结核病流行病学等方面,均以痰菌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五、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措施:,1政府承诺 2实施国家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 3立入法制管理 4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六实施结控策略和几项应注意的问题,1病人的发现、误诊、漏诊、疫情的漏报; 2地方政府承诺及执行力度不够,必需的设备及诊疗经费缺口较大; 3项目工作的不断增加,工作任务重,人力资源不足,全省16个州(市),应有专业防治人员240人,至目前为止有73人;129个县(市、区)应有专职防治人员645人,实有592人,有78个县专职人员少于5人。,4结防人员待遇低,专业队伍不稳定,人员更换频繁,专业素质偏低,痰检、线摄片、诊断、治疗、疫情报告与项目管理技术水平不足,使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 5流动人口中的病人落实DOTS难度大; 6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处理困难,易引发医疗纠纷; 7、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转诊管理系统不规范,造成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率低。 8缺乏开展涂阴结核病人,耐药结核病人及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者抗结核治疗的技术支持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